武金正
如何實現解放神學?首先我們需要聖經的光照,讓此光芒引領我們,為我們照亮天主解放的行動。
天主在所有受造物之上按自然律實現自己的全能,只有人,天主做了一件特別的事,祂給予人自由、理性和意志,人能夠辨別祂的旨意,決定跟隨祂,或者拒絕祂。在聖經中我們可以看見天主和人之間的這種關係。
在聖經的起頭已有極為具體的描寫與象徵,接下來,我們也能夠從聖經裡看見,天主照祂的肖像造了人(創一27),而人能夠做什麼?人能夠跟隨祂,遵行天主旨意而活,與天主一起共享所有受造物;人也能夠背離祂,像耶穌比喻的那個浪子帶著父親一半的家產,離家遠去。如此,人的原罪便這樣刻在人的決定之中。
接著,聖經開始說著後來發生的故事,後來…人和天主的距離越來越遙遠(創六1~8),跟隨祂,與天主共享受造物,都變成一件不太容易的事;但是,故事裡出現了一個義人,名叫亞巴郎,在亞巴郎的一生中,我們看見天主如何具體介入人的生活,召叫人──人類的自由──人類的錯誤決定,此刻開始終於有了希望與意義。
救恩的歷史如綿延長河,流經梅瑟的支脈,在他的故事中,天主呼喊了他的名字,喚他前來,去解放那些勞苦重擔的人。我們在天主的聲音中,再仔細的聆聽「解放」,以及到底為何解放。
亞巴郎原本住在一個迷信占星的地區,對他們而言,人的生命都已經預定好,固定在夜空裡星星的排列與形狀下,看來宗教信仰在亞巴郎的家鄉無異於迷信。在亞巴郎聽見那聲音之後,首先他必須做件事:明認雅威是唯一的天主,因為只有尋求與跟隨祂,才能得著生命的真正幸福(創十二1~12)。
接下來,就是行動,亞巴郎和他的家人承行天主的旨意,離家遠去,去了天主要他去的他方,做了祂願意他做的事,讓天主的旨意成為生命的真實,這就是亞巴郎的回應,也就是天主的召叫,就是解放的行動!
亞巴郎離家遠去,過著遊牧的生活,他實踐了自己的信仰,得到自由,但這一切卻只是開始,亞巴郎放棄了原有的家鄉與親人,因為他相信天主會實現祂的許諾,祝福他的生活與後代。
歷經了漫長的等待,亞巴郎期盼已久的願望成真了,他年華老矣所生的獨生子依撒格,逐漸茁壯時,雅威說(又是那個聲音)將你所鍾愛的獻上為祭。次日清早起來,亞巴郎依然回應了那個聲音。
這是亞巴郎的故事中,解放行動的最高峰,因為人不能依靠自己,只能跟隨,即使這跟隨已超越了理智與情感的極限(創廿二1~19)。當人說,我將自己完全交托於祢時,才是真正的解放,而這樣的解放,在先知與聖人身上,特別是耶穌自己,都曾經如此活過與實現過。
提起解放神學時,我們也總是同時聽到舊約裡的出谷紀,梅瑟所代表的解放,與亞巴郎不同,是風起雲湧山崩地裂的,天主計畫著,祂讓梅瑟在埃及皇宮中長大。梅瑟是個極具勇氣與正義感的人,也因此,他殺了人,逃往山上去,天主在荊棘叢後呼喚他,使他成為以色列解放的領袖。
後來埃及人緊追在後,以色列人出了紅海,進了天主的應許之地,但在途中,天主就與以色列立定了盟約(出三1~21)。這樣,解放就不只是從奴役中解脫,同樣重要的是與天主立約,這是以色列解放歷史的開端。
故事後來又提到,當以色列進到福地時,異族的迷信誘惑了他們,他們違反了天主的盟約,他們反反覆覆的被提醒,甚至被警告,先知們就是這個時期解放的代表人物。
梅瑟與亞巴郎的故事,同時也代表了解放神學中,團體與個人的解放,這兩者到底有什麼樣的關係呢?按照社會學的知識論,人一生下來時是沒有求生能力的,是整個家庭與社會支持他生存下去,他們養活他,同時也教育他,給他家庭與社會的價值觀。當孩子逐漸長大,能判斷時,他會批判,也會改善,當然,也有可能會放棄。這個孩子意識化與反省的過程,就是亞巴郎的故事,當孩子開始批判、要求團體價值的改善時,這是梅瑟的故事,於是,我們得見個人的解放與團體的解放是具體相連的,而這也正是聖經的光芒所在。[1](程乙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