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抱朴
耶穌說:你們讓小孩子來罷!
不要阻止他們到我跟前來,因為天國正是屬於這樣的人。
不要阻止他們到我跟前來,因為天國正是屬於這樣的人。
(瑪十九14;谷十14;路十八16)
耶穌愛不愛小孩?三部對觀福音同時都說:非常愛!路加福音這樣記載:「有人也把嬰孩帶到耶穌跟前,要祂撫摸他們;門徒們見了便斥責他們。耶穌卻召喚他們說:『你們讓小孩子們到我跟前來,不要阻止他們!因為天主的國正屬於這樣的人(路十八15~16)。』」耶穌不只愛小孩子,甚且要求大人都得變成小孩子,否則難以進入天國!
剛回國那一陣子,常帶著孩子到不同的教堂去參加主日彌撒,其中只有一個教堂貼有警示,原文是甚麼我已經記不得了,意思是說:不要讓你的小孩吵到別人!那一臺彌撒望的提心吊膽,「我們全心安撫小孩」,生怕吵到別人惹人生厭,至於彌撒中該說「我們全心歸向上主」時照樣說,雖然很像當面向天主說謊。之後,我就很少到那個教堂了!
但小小孩在禮儀當中有時真會是個問題。雖然彌撒中把小小孩帶到神父跟前,請神父降福是絕對動人的事情。可是一臺彌撒一個小時左右,小小孩除非睡著了、或者忙著吃東西,要不然很難不東走西跑、大聲抗議、哭閙……。
有過小小孩的父母通常比較會有同理心,遇有這種情況會笑瞇瞇地逗逗小孩,以理解和鼓勵的目光看看家長,讓他們不要過度緊張;但也有人不是那麼欣賞這種事,因此臉上整個表情就寫著「不要吵」幾個大字。當父母的木頭人不多,很容易警覺到前後左右這種無聲的訊息,因此難免坐立不安,下回儘量不要到教堂來就是!
這兩種反應那個好?就禮儀的精神來看,其實都不理想。
我曾經待過一個本堂,教堂不大而小小孩不少,小小孩成了大人間互動最好的媒介。這在禮儀之外當然是再好不過的事,但在禮儀中就不一定了。聖堂內時時有小小孩發出的各種聲音,不耐煩的、愉快的、抗議的……,還加上大人頗為壓抑地喝斥聲或笑聲,以及因之而來彼此間愈來愈熟絡的互動,真是一片矛盾的天堂景象。彌撒還是行禮如儀,臺上還算莊嚴,臺下不算不熱閙。在這種場合中,到底有多少人真能老實對越天父?我看除了那些神修極為高段的少數同道外,剩下的就很可疑了,我自己當然是不行的。久之,大家習以為常,愛德充滿整個團體,至於全神貫注、神樂滿盈…這些關乎信仰的事就不好判斷了!
至於後者,那不用說,信仰可能是好的,於愛德上可就有些虧欠了。但聖雅各伯說,愛德出了問題,信德就是死的;可是千萬不能怪這些人,人家來參加彌撒又不是來社交,主要還是為了舉心向上,只是被迫要不斷地與分神對抗。
宗教學者定義禮儀的主成分是,標準化行為的一再重覆。既是標準化而且又一再重覆,這就很容易轉化為只有行為,而不在意精神了。其實天底下的事都這樣。遠離家鄉數十年頭一次回來,踏上土地都能淚流滿面,久之就沒有感覺了。教友參與禮儀也是一樣。領洗之初,參與彌撒偶有分心,就駭異不已,久之反而覺得不要吹毛求疵,才是符合做人的原則,也是心理健康的表現。
教會歷史充滿了吹毛求疵和從善如流的擺盪,但在這兩端該有個平衡吧!
有一次在一個小小孩的洗禮中,我看著神父拿著聖水瓶走向小小孩,小小孩霎時驚惶萬狀,高聲嘶喊道:「不要!不要!」其聲淒厲而引人同情,我們在場的大人們互相看了一眼,心裡暗想:怎麼會這樣?我自己認為,神父手上的聖水瓶,很不幸的看起來真像是一支超級大針筒,這應該是問題所在,但旁人怎麼想,我就不知道了。至於小小孩淒厲的「不要!不要」的嘶喊,能不能算是清楚明白地拒絕天主?我想大概是不行的。洗禮過後,我開玩笑地向神父說:「這次洗禮恐怕是無效的,小小孩已經大聲地表達她的意願了!」神父瞪了我一眼,沒說甚麼。
禮儀在一個充滿象徵性和暗示性的場合中進行。凡是在禮儀中所使用的禮服、聖物、聲音、行為都必須經過精心設計,使得這些安排都恰切地引領人心,以其象徵性和暗示性,指向天主;但未經安排的或設計不當的事物、言、行則可能模糊掉、甚而產生反方向的指引。
雖說彌撒是最後晚餐的重演,但我們不可能把教堂裝飾得像個五星級飯店,輔祭也不會穿成飯店侍者的模樣,司儀也不是節目主持人……,而參禮的教友當然不能像是來看秀場表演的觀眾。其實,禮儀場中任何人的一言一行,都具有象徵性和暗示性,在禮儀中愈是重要的人和事物,其象徵力和暗示力就愈強。想像一下,司禮者一副滿不在乎的表情象徵甚麼?暗示甚麼?
留學時代,有過一位義大利裔的房東,頂討厭的一個人,倒是說了一句發人深省的話:「小小孩有時候像天使,有時候像魔鬼。」禮儀中小小孩在教堂中四處觀光、哭泣、歡笑,到底象徵甚麼?又具有甚麼暗示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