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德力
今天大家聚在這裡追思並為郭彬生先生祈禱,我們中有些人從台中中學生同學會就已認識他了,也有人是郭先生還在台中作傳教員時認識的,也有些是在活力運動時,在台灣牧靈中心、南懷仁研究中心時認識的。全台灣絕大多數的人是透過郭先生所組織、規劃、設計、帶動的各類活動中認識他。此外,大陸許多認識他、仰慕他的神父和教友們,也和我們一起為他祈禱。
我們都知道今天我們追思的不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教友,而是一位慷慨回應天主的召叫、來成為祂在中華教會的傳教人員。事實上他可稱為傳教士的模範,在台灣開教150年的歷史中,他已佔有一十分獨特的位置。我個人認為能夠從1959年7月16日開始認識他,是一份極為珍貴的禮物與祝福,他在我的傳教士生涯中也是我的老師。
1959年7月16日初遇郭彬生,當時剛從新竹華語學院唸完中文,蔡文興主教和聖母聖心會派我去台中的聖神小修院教拉丁文、擔任神師的工作,並成立中學生同學會。
還記得當時是由墨啟明副總會長帶我到台中天主教中心,一進門,就遇到一位17歲的學生名叫郭彬生,他問我:「您是中學生同學會的新指導神師嗎?」我回答:「是的!」這位年輕的郭彬生立即說:「神父!歡迎光臨!」並接著說:「在台中有許多的傳教工作要由中學生同學會來作」,之後,他就向我解釋他腦海中整個的傳教活動方案,我立即理解:這實在不是個一般的年輕男孩,他是個被天主啟發指引的人,直到今天我始終相信我與郭彬生的相遇,絕對是天主厚愛的恩寵與安排,這也是我與郭先生之間51年來無數次交談的開端。
郭彬生小名郭海,民國30年農曆五月初五、晚上12點整生於四川省,因此他們家每年都是包粽子來為他慶生。二次世界大戰後,全家遷來台灣台中,住在大雅路邱厝里的空軍眷村,我去過他們家好多次。
郭彬生的聖召成長並成熟於中學生同學會,我們當年每個主日下午都在一起祈禱、玩遊戲、唱歌。也一起去醫院、監獄、和教友家報佳音。每年暑假辦夏令營,在這麼多的活動中,都是由郭彬生擔任最粗重的工作。他花了很長很長的時間來準備會議,當完事後,也是由他一個人忙忙忙到最後,全部善後之後才離開。他的領導完全是謙卑服務式的領導,無數的學生是在他的這種服務精神下成長,信德也因而更成熟。因而人人都稱他為「郭大哥」,在他的一生中,無論老少都尊稱他一聲:「郭大哥!」
郭大哥向他的同學們傳遞了理想主義及服務的熱忱,他在台中大甲鐵砧山夏令營的開幕式上曾說:「我們都年輕,也希望能永遠年輕,如果我們時時忠於理想就永不會老,會永保年輕!」這種精神我們是以我們的會歌來表達,有些歌會在營火會上唱,有時會在街上遊行時唱:
快起來同學們,挺起胸膛前進
步伐整齊,歌聲嘹亮
以無比的歡樂,奉獻出一切
我們是中華公教的青年
更是耶穌基督的侍衛
我們有百折不撓的意志
不怕艱苦與危難
以顯榮主救靈使命
步伐整齊,歌聲嘹亮
以無比的歡樂,奉獻出一切
我們是中華公教的青年
更是耶穌基督的侍衛
我們有百折不撓的意志
不怕艱苦與危難
以顯榮主救靈使命
有個主日天晚上,活動完後在回家的路上,我騎著我的小摩托車,他騎著他的腳踏車,我問他一個老早就想問他的問題:「你有沒有想過要當神父啊?」我這一問就把郭彬生的話匣子打開了,他說:「當神父是我這一生唯一且最優先的願望與選擇,但我家中的狀況不允許我這麼做。」
這是我們陸陸續續交談的開始,他也因此而沒去念軍校,後來他服了三年的憲兵役,被派駐在老蔣總統府,每天可以看著老蔣總統在他眼前出入好幾回。有一天我到總統府後的宿舍去看他,因為想和他談談他去台中聖保祿傳教學校唸書的事,在聖保祿兩年的學程中,讓他可以具備成為傳教員的基本理論和訓練基礎。
郭大哥在傳教學校畢業後,到台中雙十路天主堂李紹唐神父那兒服務,在那裡經驗到了不少當傳教員的酸甜苦辣。他去拜訪教友,帶慕道班,介紹梵二後的中文禮儀。也就是在這段時間,郭大哥遇到了他的另一半:就是郭大嫂──羅密女士,他們二人有著共同的夢想,希望能一起訓練福傳員,一起為福傳工作獻身。
他們二人的婚禮在當年是雙十路天主堂最大、最熱鬧的喜事,有好幾百人參加婚禮與婚宴,這也證明了當時他們受到教友多大的關愛與祝福。
不久之後郭彬生和他家人搬到台北,住在大理街。但是沒多久,他又受邀到菲律賓的東亞牧靈中心(EAPI)專攻牧靈要理。在那裡,郭彬生表現出他自己是個一流的溝通高手。他懂不了多少英文,卻要跟一些韓國、印度、日本等學生一起唸書。他跟每個人溝通,不是用文字,就是比手劃腳。因此還成為班上的明星人物。每堂課後,孫姆姆(聖心會)花幾個小時給郭彬生解釋課堂裡說了什麼,包括有趣的事,郭彬生就都做筆記。他做得很仔細,以至於所有的考試都得以順利過關(只不過是用中文)。還不只這樣,在之後幾年,有些從台灣去EAPI唸書、但英文也不太行的學生,就向郭彬生借筆記,而這份做得仔細又正確的筆記,就也幫忙他們一一通過考試。於是郭彬生在EAPI儼然成為一位很有資格的「培育者的老師」。
當我們在台灣著手「基督活力運動」,他也一開始就成為主要推動者之一。今天在座的許多基督活力的弟兄姊妹,每當想起他多次以「教會領袖」的主題傳道時,都很感動;他參與了幾十期的在台灣、香港、甚至在美國舉辦的基督活力培訓班。基督活力運動的歌「金十字掛在胸前……」,用在他身上最為貼切,他至死都是個忠貞不二的戰士。他的一大遺憾,也是所有其他基督活力員的感受,就是還沒能把基督活力運動帶到中國大陸教會。
郭彬生在台灣牧靈中心成為一位真正的「傳教士的老師」。從1970年中心成立以來,他就是中心的領導成員之一。他帶領活動多年,而且,在當年的王愈榮神父、以及宋之鈞神父當主任後,郭彬生從1985年接棒任中心主任直到1994年,當時在台灣,他是以教友身份領導牧靈中心的第一人。
對中心許多學生而言,他是一位模範傳道者,他教書很有說服力,會以感人的話語傳揚福音,除了在課堂內,更是在祈禱及禮儀中。研習所的學生必須到堂區實習,先學習把信仰的訊息整合到他們自己的信仰內,將來才能與別人分享。郭彬生教導學生,不靠口才的理論教學,而是用各種遊戲、活動、與學生互動的活動,寓教於樂。
在中學同學會年代,我們在台中的小修院為年輕學生舉辦領袖培訓營。郭彬生繼續發展這套方式,到台灣各教區辦講習,到堂區、學校、醫院,去訓練教友成為使徒。
他在台灣廣傳徐錦堯神父的書,邀請Lobinger和Oswald兩位神父從南非到台灣來介紹「隆國」(Lumko)教學法《我們共同的旅程》,使堂區和學校的教理教學得到啟發與改變。
當然,我們也都記得當年成功的「與主同行」的朝聖。還有每當主教們在輔仁大學的中美堂舉辦大型活動,就由牧靈中心的同學安排禮儀。郭彬生寫得一手好書法,他有特別的天賦,能為一些大禮儀把大、小教堂佈置得美輪美奐。他把這些重點也都教給了學生。曾經有一次在大禮儀之前,為了把會場和禮儀準備得夠完美,他與學生工作到午夜兩點。
他是禮儀的大師,希望把禮儀的形式中國化,也因此,郭彬生變成「敬天祭祖」禮儀的推動者。每年過年他在家裡都這樣做,由他在前面帶領著家人行禮,在堂區他也這樣推動。至於我們在魯汶的辦公室,有他準備的中式祭台,並配上一幅中文對聯。這些年來,我們在比利時的各種場合,做了超過三十次的「敬天祭祖」禮儀,呈現給海外教友中國教會的本位化。其中一次「敬天祭祖」禮儀,還是由狄 剛總主教主持,且直接在比國電視台轉播。郭彬生是這一切的推動者。
郭彬生在擔任牧靈中心主任期間,就已經與我們台北南懷仁研究中心合作,去大陸推行牧靈培訓的工作,曾於1989年與我們南懷仁的團隊一起到內蒙、陝西、山西去做牧靈訪問。1998年郭彬生正式加入南懷仁研究中心工作。他把在牧靈中心時代、活出快樂的同樣精神,帶到中國大陸去,他為大陸神父、修道人、與教友舉辦培訓班。他每次都做充分的準備,仔細地描述他要傳遞的訊息內容。
記得郭大哥總是花費幾個禮拜的時間製作出掛圖,寫上漂亮的書法,做很多講義、圖表,來說明他要表達的訊息。然後,帶著好幾公斤重的文件、書籍,長途跋涉,到從前熱河省的朝陽地區、河北省的邊村、上海,以及很多其他地方。在他的帶領之下,南懷仁研究中心在大陸不同的教區開辦了五十餘次的研習班,於是,中國大陸的神父、修道人、與教友都漸漸知道郭彬生這個人,以及他讓人難以置信的才能和精神。許多人聽說郭彬生的去世都紛紛來電話或電郵給我們,表達他們的追悼之意。
在台灣開教150年的歷史中,郭大哥有他一份貢獻。郭彬生是台灣教會園地裡所綻放的美妙花朵,但是,如果沒有他家庭的支持、允許他為台灣教會做這麼多,這朵花就無法盛開、燦爛。這也是今天、當我們紀念郭彬生,我們要深深感謝的一鞠躬,向羅密、孩子們、以及郭彬生的全家人致敬。我們謝謝他們對台灣教會的重大貢獻。
我們此刻紀念這位偉大的「所有傳教士的老師」,我們都知道我們非常懷念他。少了郭彬生,我們覺得非常孤獨寂寞。我們懷念他兄弟般的忠告,他的祈禱與信仰的楷模,他的歡笑……等等。不過,我們也都知道,在上主之內,他常常還是離我們很近。而且,凡離開我們、讓我們最懷念的朋友,就是最靠近我們的人,因為我們天天都想到他。願上主賜他永遠的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