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超朋
「身分」在人的社會中十分重要。我們會根據國旗和國歌分辨國家;從運動員的服裝,知道他屬那個隊;通過海關時,以護照區別國籍;甚至有時要用身分證來證明我是誰。
我們都會根據別人的身分來判斷他是誰;同樣,別人也會按我們的身分、認出我們是誰。若一個人身著神父的服裝,大家一眼就會認出;若一個人在念玫瑰經,他百分之九十九是個天主教徒。
「身分」就是一些特質,人們根據它來界定我是誰,或我屬於那一個團體。那麼,究竟應該具備什麼樣的特質,才能使別人認出我們是基督的門徒,擁有基督徒的身分呢?
《若望福音》第十三章31~35節,耶穌的答覆是:「你們若彼此相愛,眾人將因此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所以,基督徒身分的特質,就是彼此相愛。「愛」是基督徒的身分或制服。根據這項特質,別人能認出我們是不是屬於耶穌。
「愛」講了幾千年了,現在還在講,到底要講到什麼時候。相傳若望宗徒年邁時,口裡老是嘮叨著:你們要彼此相愛。教友們聽膩了,就建議他講講別的有關耶穌有趣的事蹟,他說:「除非你們都做到了,否則我還是要講。」
今天教會還大力地宣講著愛,因為大部分人還沒有做到,或是做的不夠。愛的反面不只是恨,而更是麻木和漠不關心;對人間的不幸和悲慘,慢慢失去了同情心和同理心,對事、對人、對天主失去了興趣。
印度聖雄甘地曾說:「我十分敬重基督宗教,常常閱讀山中聖訓,並獲益良多。據我所知,在人類歷史上,沒有人比耶穌對人類做的更多。事實上,基督宗教沒有什麼問題,有問題的是基督徒沒有活出耶穌的教導。」
這個評價,值得所有基督徒深思,而懷著這份深思,我們再次聆聽耶穌的臨別贈言:「我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你們要彼此相愛,如同我愛了你們,你們也該照樣彼此相愛。你們若彼此相愛,眾人將因此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