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組策劃
前言
五月份熱熱鬧鬧的舉辦了一次由22歲至35歲年齡層的對話:〈好男好女好逗陣〉,與談來賓多達八位。在他們精彩的對話中,讓我們再度看到年輕中堅份子的見識和膽識,令人激賞且欣慰。
本期的封面故事是該次對話的下半場〈非常男女愛相挺〉,請諸位慢品。
與會貴賓(按姓氏筆劃)
◆ 王曉瑜老師 新竹磐石中學專任老師
◆ 吳思華小姐 北醫呼吸治療系
◆ 吳象天先生 電腦工程師
◆ 吳象元小姐 政大史研所
◆ 林德宇先生 文字編輯
◆ 張又璿小姐 大學語言學系畢
◆ 黃漢強先生 輔大翻譯研究所
◆ 劉敬明小姐 室內裝潢設計
主持人:趙榮珠女士(見證月刊主編)
= = = = = = = = = = = = = = = = = = =
趙榮珠(以下簡稱趙):綜觀歷史,幾乎全世界對男性、女性都有約定俗成的定義,如男主外,應出外賺錢養家,女性縱使外出工作,回家還是得操持家務等。不知在座對這些看法如何?大家也談到溝通、相輔相成、信仰價值觀等很重要,並表達現代理想男性與女性的一些特質。現在請再談談該如何與另一半的人類共融相處?
固定形象的包袱
象元:我認為,現代男性在今天的社會還是存有固定形象的傳統包袱,同時還得面對現代女性愈來愈多的自主性,所以滿辛苦的。然而相對的,男女互相學習的機會也更多。如過去男性很少進廚房,今天卻有很多男生很會作菜;我的很多男同學,過去到海邊不擦防曬油,認為沒有男子氣概,結果回來後全臉曬得通紅,才改變觀念,畢竟回到學校還滿丟臉的。這就是一個慢慢調適溝通的過程。
女性的優勢
而女性在這個時代,嘗試的機會也變多,更能不斷透過新的事物去傳達自我的價值;不管是旅行、透過部落格書寫文字和食譜、「樂活」理念的生活方式。女性較為細膩的情感,會讓自己在新的階段中重新省思內心走到了什麼地步,還有女性之間的朋友,讓女性可以在自在地透過分享去釋放生活中的壓力,我覺得這是女性的一種優勢。
過去會把會運動的女生等同男性化,可是這個時代已出現了既會運動又能兼顧女性特質的女孩,這也是一種調和。
最近重新翻閱小時候的讀物-林 良的《小太陽》。林 良雖然是透過一個父親的眼光去看家庭中的大小事情,並將其記錄下來,但這位父親卻包含了母親的溫暖,揉合了女性的細膩特質,是這個時代才會有的一個成果。
趙:象元提出一個現代重要的趨勢,即主流化的性別意涵──男性、女性的刻板印象比以前較為薄弱。男性可以烹飪,女性也可以運動,這也是一種進步的現象。過去男子必須遠庖廚,現在也可進廚房,幫忙女性,角色較為中性化。
女性主義(Femininism)v . s.婦女主義(Womanhood)
其實婦女運動也是如此,從女性主義變成婦女主義,「Femininism」、「Masculinism」變成「Womanhood」、「Manhood」。
約莫十多年前,神學院邀請女性神學家莫妮卡(Monika K. H. Hellwig)來台主講「婦女與神學的關係」,我擔任同步翻譯。有人問她是否是女性主義?她說,我不是女性主義,我是位關心女性的人、女性的神學家。
當時的女性主義確實有一些受迫害的情結,這是事實,但也可以理解。因此,一些有性別歧視的字,如「history」、「mankind」、「chairman」被要求改為「hertory」、「humanity」、「chairperson」。因為要突破,就必須較激烈,也因此讓人聞之卻步。其實男女相互依存、互助、互補才是最好的狀況。
歷史已走到今天這百花齊放的時代,請大家再分享成為現代男性、女性如何還可以更好?
漢強:誠如主持人與象元所說的,現代的男性與女性在互動中,愈來愈向中間靠攏,男性多一點女性的特質,女性多一點男子的氣概。我分享一個身邊的有趣例子。我有一位同學,身高一百八十多公分,體重一百多公斤,來自豔陽高照的高雄,黝黑高壯,在科學園區當工程師。誰也沒想到,他的寶貝女兒出生後,他竟決定留職停薪半年,回家當奶爸。此舉當時雖讓我們感到相當驚訝,但是大家後來想想,也都轉而支持他的決定。這種觀念的改變,也算是台灣社會一個很大的進步。
趙:這是個很好的例子。我知道德國十分先進,該國的父母,可享有三分之二月薪的育嬰假,而且每月最多可領1800歐元,最長可領12到14個月。
敬明:我想分享有關子女養成方面的問題,因為廿年後世界是他們的。常有人說男生不能哭,因為哭是軟弱的表現。以前男友和我分手時問到,為什麼我不能哭?妳真的了解我嗎?後來我仔細想想,男性內心也有許多感覺,可是在成長環境中,他覺得必須要照顧女朋友,所以不能表現軟弱。客觀來講,我覺得讓男性儘量去表達自己的感情,長大後才更能掌握自己的情緒。
談到女性,有次我聽愛樂電台主持人說,父親回家,可以多抱抱小女生,小女生才不會因被父親擁抱得不夠,長大後一直期待外人的擁抱。
父母的愛越完整,子女越健全
所以不論男孩女孩,從小在父母的調教下成長,未來子女的生活模式很多是模仿父母。如果父母給予的愛一樣又完整,那麼子女長大後也會更健全成熟。
德宇:今日家庭的觀念價值在轉變,家庭又是國家的最小單位,所以要改變氛圍或觀念,應從家庭着手。
主持人提到男性遠庖廚,其實我們看到一些似乎屬於女性範疇的,例如知名的大廚或日本插花大師多為男性。而這又是外面與家中分開的,我在外面可以掌廚,但回家絕對不進廚房。
還有男性家中地位不等於外面職業,但是外面職業卻樹立家裡的地位。男人外面事業不好,回家會被老婆冷嘲熱諷,這是一般男人的壓力。
漢強剛才所舉的例子,也許夫妻倆商量後,因妻子工作較輕鬆,做完月子去上班,又有收入。而先生在美式人性管理的科學園區工作,可以有育嬰假,何樂不為!現在性別議題已從家庭做一根本改變,社會、國家也較能接受,因此在觀念尚未全面轉換時,國家在立法或制度上給予一些幫助,應可使兩性平等互補上更上一層樓。
談到男女平等,有時有好康,是「女士優先」;搬重物時,「這是男人的事」。當然在體能上男性是力氣大些,但我也看過嬌柔的男性。所以男性、女性該做什麼事,已沒有強制性的要求。這是我們可以看到的進步。
象天:談到兩性議題,曾有人問我一個有關性別迷思的問題。有對父子出了車禍,被分別送到不同的醫院。當兒子被送到急診室時,醫生說,這是我兒子,我無法幫他開刀,我下不了手。如果在邏輯上,我們問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狀況?他的父親不是被送往另一間醫院嗎?這表達了我們對男性女性職業根本的想法有刻板的印象。因為答案是:醫生是他的母親。
談到男女平等的問題,到百貨公司時,為什麼女生可以從一樓逛上去?而男生沒得逛,只好直接上六樓?所以在買東西時,我從來沒有聽過男女不平等!(全場大笑)
趙:男生負責提包包就可以了!
象天:哦!提包包這件事,我也可以補充。女生如果要買包包,可以買男生提起來比較帥的款式。(全場大笑)
此刻再看〈賢婦贊〉,身為現代男性,我還有一些回應。如其中提到「一生歲月,只叫他幸福,不給他煩惱」,如果都不給我煩惱,那我要幹嘛?我希望晚上她還是可以和我分享她今天的憂傷。又「她弄來羊毛細麻,愉快地親手勞作」,這我也可以幫忙呀!還有「她以勇力束腰,增強自己臂力」,我則希望她的手臂比較細些。「她為自己做了華麗的舖蓋,身穿的細麻和紫錦的衣裳」,我也希望她能問我她穿得漂不漂亮?「她一開口即傾吐智慧」,我也希望讓我有機會可以向她傾吐智慧。
希望另一半多分享
總之,這其中有許多是她自己完成的事,我都希望她可以跟我分享。我也期待在與她交往的過程中,是她了解我,我了解她,彼此可以分享。這篇〈賢婦贊〉中女性要做的百分之百,我只希望對方做到五成,留下五成由我來做,這樣就很好了。
又璿:亞洲文化一直以來都是父系社會主導,女性的地位不高。王老師提到要立法幫助女性站起來,但我認為要突破文化這層樊籬並不容易。亞洲文化一直是以父系社會為主。要是要顛覆這個我們從小到大所遵循的文化-男性在家中地位總是比較高,這還真的需要努力一下。
王曉瑜(以下簡稱王):男性掌權高於女性,不只亞洲,這是全球性的現象。只是歐洲比較早覺察這種狀況,於是女性開始自覺。而這對男女互動有恐慌性的影響,如德宇所說,我在外職業不夠好,相對地在家中地位也就被貶低,這是女性需要自覺的部分。難道女性是以金錢或權利去判斷男人?
正如主持人所言,女性主義者在剛開始時非常激進,出發點雖是關心,但用的手段有時過於激烈,讓人恐懼。甚至有些女性也不認同,因為大部分女性希望關係是和諧的。
但某些勇敢的女性覺知社會某些現象不公平就會大聲說出。這也是表達對兩性關係的關心,但有時會破壞了女性在男性心目中賢婦的形象。如果男性可以平心靜氣地表達:「我聽到了妳的聲音」,然後彼此溝通,而不是因害怕而緊抓權力不放,壓迫對方一定要順服,相信兩性關係會更和諧。而這是男女都需深思的議題。
活出自已是過程
剛才有人提到活出自己,這基本上是一個過程。而性別平等的目的就是要大家活出自己。例如,一般人希望女性是順服的,可是有些女性就是喜歡為不公平不正義fighting(抗爭),像我一樣;但身為女性的我內心又有一拉扯的力量,認為我不應該這樣,會讓男性不悅。當我看到男性不悅時,其實我很害怕。因為那是我對父親的投射。我常常在和他抗爭完後,又非常害怕自責,怎麼讓一位長者不高興,內心充滿了衝突與矛盾,認為自己不符合聖經中所說的「要順服」。
因為我們將人刻板地分為男人和女人兩大類,各照著社會要求的某些刻板印象生活,但是天主造人是變化莫測的,常常有人是超出我們所想像與認定的,於是有些人是活在被壓抑的環境中。例如,男性被要求要有好的工作,要有強壯的身體,但有些男性並不非如此時,就會被自己或他人貶抑。所以活出自己就是走向性別平等,營造一個性別多元發展的社會。
活出天主給的特質
象天講的很好,男生、女生都可以照著自己的樣子活出自我。至於自己的特質是什麼?這是天主給予的恩寵,只有天主與我們自己知道,這是需要仰賴與天主有好的關係,我們就能活出天主給的美善特質。
談到信仰,也是分兩個部分。一是外在儀式的部分,德宇提到在教會很溫暖,因為我們有共同的儀式、活動,所以造就我們彼此非常投契。另一個是價值觀,因為我們是在教會福音的價值觀中生活,大家都純潔如鴿。但到了教會外,都成了「乳鴿」、「烤鴿」了。所以教會還要教導大家「機警如蛇」,因為教會內外的思考模式不同,碰到有衝突時,該怎麼辦?
這就回到思華所說的,有時我遇到衝突,很難過,因為察覺我心中的理想與對方的表現有差距。她是用一種包容的態度,認為對方也有選擇生活方式的權利,為什麼要去強求!
我們可以分兩個向度來看,如果是外在的,譬如一個人長相、智商就是如此,是不易改變的,如果去要求,就非常不公平。另一方面則是內在的價值、生活態度,這就有討論的空間。
必須回到信仰
此刻我們必須回到信仰。我的信仰養成我的價值觀,當對方的生活態度與我的價值觀衝突時,就要問自己,那些可以放掉,那些應該堅持?有時發現在信仰中成長的孩子後來迷失了,大概是包容性太大了,信仰漸漸鬆動而同流合污了。所以堅守信仰的價值,並活出信仰非常重要。
好幾次看大愛台的節目都深受感動。劇情內容是妻子受到先生大男人的欺壓非常難過,後來經過證嚴法師開示一套佛教的價值觀,回家後活出這個價值觀,先生看到妻子的表現受到感動而幡然改過。所以我們也可以這樣,活出福音的價值觀,以生活見證來感動、吸引別人。
最近聽到一個信仰見證,妻子以前對先生的不體諒充滿抱怨,後來用信仰去反省,發現不是只有先生不對,自己在某些部分也是太堅持、太要求,所以產生許多衝突,造成夫妻關係的緊張。這個例子可看出當事人的感情面太強烈,但是若以聖經的教導理性面作協調,結果是讓對方和自己都能活出自我。
趙:活出自己是談論兩性議題一個非常重要的向度。謝謝王老師精彩的回應。現在請大家做結論。
男、女性的新十德
漢強:今天的主題讓我想到一則大陸的新聞,報導現代女性的新十德是: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寫得了代碼,查得出異常;擋得了稅務,鬥得了工商;開得起好車,買得起新房;鬥得過二奶,打得過流氓。
至於男性的新十德是:睡得了地板,住得了走廊;跪得起搓板(洗衣板),補得了衣裳;吃得下剩飯,付得起藥方;帶得了孩子,養得起姑娘(女兒),耐得住寂寞,爭做灰太狼(怕老婆的卡通人物)。
然而經過今日座談之後,大家應該都會認為以上純粹博君一笑,因為我們心中理想的男性或女性,絕對不是這麼物質層面的。
為我而言,所謂理想的男性或女性是成熟的男性或女性。什麼是成熟?就是做自己。之前有個很有名的繪本,叫做《失落的一角》,內容是有個大圓,缺了一角,一直要找自己所缺的一塊。但在找的過程中,都沒有合適的,不過卻把那個缺口磨掉了,變成一個比較小的圓。在它繼續滾動時,終於找到一個和它一樣的小圓。然後兩個小圓一起向前滾動。這個故事表達出理想的男女不是找另一半來補全自己,而是倆人各自成為完全的人,然後一起往前邁進。
又璿:不論男女,理想的另一半不外乎就是要互信、互助、互讓、互惠,還有傾聽也十分重要,就是溝通。世界上沒有人是十全十美,都需要互相協助與扶持。
敬明:身為現代女性,我還在經歷許多以前女性無法嘗試的事情。所以我也鼓勵現代女性繼續活得更精彩。男生方面,希望你們要換下一個女朋友之前,多給女生一些時間。而當你付出多點時間,好好認識彼此,才會發現男女關係中最棒的經驗。不要在分手之後,才回想對方有多好,多給對方一點時間,多了解彼此。希望這些能從小孩子的教育開始,如此未來男女之間的關係,才會更加平順和諧。
德宇:從創世紀亞當厄娃的兩性關係,到所羅門王〈賢婦贊〉塑造這樣一位賢淑的女性,1910年在丹麥開始的女性主義,一直到今天2010年的現代,對男性女性的想法不斷在改變,而我相信能使之往好的方向改變,就是我們的信仰。
象天:我認為要成為一位理想的男性或女性,最重要的是信仰。兩年前,我從青年會的成員成為青年會的輔導,在陪伴的過程中,我去看這些曾經和我一樣的國、高中、或大學生,發現信仰為一個成長的年輕人,是會帶來轉變的。這些年輕人和我們以前一樣,愛玩、愛開玩笑。但是當他們願意在信仰的環境中生活時,把他們課業上、生活中遇到的困難交給天主,也因此生活變很更好,人也更快樂。
社會上普遍的認知是天主教的信仰是會讓人喪失自由的,有時我們自己也會這樣想,所以有人會認為教會青年應遠離世俗的污染,如遠離網路、媒體。但我們必須體認工具並不是罪惡,而是要去看工具所產生的果實。我相信天主給我們一天廿四小時,八小時辛勤工作,八小時休息,八小時休閒。在辛勤工作之餘,有時去看書、電影、電視、撰寫部落格,或和朋友約去咖啡廳聊天。這是我們的日常生活,如果我們能將這些放在信仰中完成,天主常會給我們一些意外的果實。
所以身為天主教徒,我們比社會上其他的年輕人更有福氣,就是我們可以省下很多時間去尋找信仰,剩下的就是我們是否願意和天主合作。
與天主合作的好處
與天主合作有什麼好處呢?《牧羊少年的奇幻旅程》一書中提到,當你願意全心全力努力的時候,全宇宙都會來幫助你。這還是一個不認識天主的人的發現,更何況全宇宙的主宰就是天主!
最近青年會的青年要領受堅振,也提醒我,我們都是領受過堅振的人,領受聖神的人,天主應許要給我們上智、明達、聰明、孝愛、超見、剛毅、忍耐七個神恩。如果我們認真活出這樣的價值,相信不論我們的身分或在哪個階段,我們都能確立自己的目標,也希望有一天能成為別人心目中的理想男性或女性。
象元:今天的結論,大家都有志一同回到信仰,我也有同樣的感受,我們擁有比別人寶貴的禮物,就是我們擁有信仰。我曾經想過,假如今天我沒有信仰,我會成為怎樣的人?這是很令人感到不安的問題,所以真的很感謝天主,讓我保有這份信仰。
和一般人相較,當我們感到痛苦或難過時,我們有許多方式,尤其是透過祈禱、透過信仰的眼光去理解,帶我們走出困境,重新找到平安。透過祈禱, 我們能使自己回歸到內心的聲音,而不是和大家走一樣的步伐;透過信仰, 我們能在痛苦的時候,獲得內心的平安,而我也相信,天主會賜給我們內心的勇氣去走該走的路。
因為擁有天主教的信仰,我們呈現出來的就會有所不同。這些不同或許與教會外有很大的差距;但反過來看,我們也可以成為別人的天使。
我有許多不是教友的朋友,當他們遇到困難時,沒有地方可以求助,而當我對他們說「我願意為你祈禱」時,他們都非常感動,久而久之,他們就會想了解我的信仰。此時,我發現自己從小到大所遇見的挫折,曾讓我失望的人事物都成了一個禮物,而我也找到了最寶貴的東西,那就是信仰。
如何成為理想的男性或女性
所以回到問題的核心,如何成為一位理想的男性或女性,我想擁有天主教信仰是一個最好的基本條件,我相信每一個人都有這樣的機會。
思華:最近聽到一首基督教的歌,很受感動。曲名是「好好戀愛」,內容大致是描述一位渴望戀愛的女孩,向天父祈禱說,是否能趕快告訴她適合的Mr. Right在那兒,她等好久、也找好久,都找不到。天父對她說:「傻孩子,其實一切我都已經為妳預備好了,妳只要學習著愛我,愛妳身旁的人,愛自己,適合妳的那個人總有一天會出現。」
我覺得身為基督徒很不一樣的地方,就是擁有一個教導我們如何去生活、去包容以及愛己愛人的信仰,或許我們一生中都在尋尋覓覓心目中的理想女性/男性,跌跌撞撞之後才發覺,原來天主藉著這些經驗牽著我們成長,讓我們更了解自己和異性,相信不論遇到多少困難迷失,天主都有他的計畫。
王:今天的結論真是令人感動,可見我們的信仰真是一件禮物,我們很幸福。就如象元所講,如果沒有信仰,就沒有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引領我們,真的會是一個惶恐。
我們不可否認活在一個多元文化與價值的社會,雖然百花齊放,呈現欣欣向榮的景象;但也隱藏許多暗流,也就是靈的部分,所以需要謹慎。
我們看看耶穌基督,祂就活出男性與女性的綜合體。祂是如此擁有權柄,像個戰士,反抗權威,四處宣講;祂也慈悲為懷,關懷窮困之人,甚至順服至死。聖母也是如此,我們大多是讚揚她柔性的一面,但她也是一位非常勇敢的女子;才十幾歲,天使告訴她要懷孕,變成未婚媽媽。這是個多大的挑戰,但她也是順服,接受挑戰。我們都肖似天主,所以我們的內在,兼具男性、女性的特質,應該活出來,成為一個滿全的人。
如果真能如此,回到象天所講的是一種內在真正成功的、自由的、快樂的生命,而非外在的、世俗的。
趙:謝謝大家。從諸位的分享看出你們的思路與眼界。思路決定你們的出路,眼界也訂定了你們的境界。
世上有一半的男人和女人,天空是無限的寬廣。請時時記住我們的思路、眼界是什麼,又如何和另一半的人相處,共同攜手打造更美好、更海闊天空、更適合人居住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