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良
(聯合勸募協會副秘書長)
(聯合勸募協會副秘書長)
隨著人口結構的變化、經濟的轉型與社會變遷,過去二十多年以來,台灣的社會福利在政府預算增加以及專業服務方法的引進下,社會服務工作已從慈善性質的弱勢關懷,逐漸往人人都將是服務使用者的方向發展。因而,教會的社服機構,無論是被迫轉型,或是在辨認時代訊號之下所選擇的轉型,服務使用者看待它們,不再只是從接受幫助者的角度,甚至,開始浮現「消費者」的態度。
過去這幾年,天主教機構接受政府委託,或是申請政府與民間組織的經費補助比例不斷提高,因而許多服務工作乃至組織運作的自主性,面臨許多挑戰。以前那種以傳教士理念所感召的「追隨者」,逐漸被專業的「受雇者」所取代。
因此,機構的信仰氛圍與價值必須以新的形式來穿透於組織的文化之中。在天主教社福機構裡面,除了機構名稱、儀式和活動之外,福音的精神、人之所是貴乎人之所有的價值、教會社會訓導的「輔助原則」(principle of subsidiarity或譯:上下互助原則),如何融入服務的方法,成為組織的文化與價值,以及工作人員陪伴服務使用者時,又如何幫助人回到成為天主肖像的工作上,展現更具福音精神與智慧的專業能力,都是可以努力的方向。
近年不少單位以紀念機構創立四十或五十週年的機會,重現創辦人精神。將創辦人成立機構的歷程,及其成長故事,以類似撰寫福音的方式呈現;同時讓員工、接受服務者、長期的志工與支持者,透過回顧當年追隨這些神父、修女的記憶,以及重新了解創辦人無私奉獻的理由,進而影響更多的人。就公共關係的手法來說,這是非常好的「梗」。然而,教會機構應該超越這種以創造公關故事,來營造媒體公關與募款績效的層次才是。
前米蘭總主教馬蒂尼樞機主教,在他出版的《從靜觀到基督徒的美德》這本每日默想材料中,從福音中慈善撒瑪黎雅人的比喻,引申兩種截然不同的服務方式,並且指出盲點,值得我們深思。現節錄如下:「有的人不用心、不實際地去思考社會生活的複雜性,只零星偶而做點愛心工作就滿足,忽略對社會和政治工作的訓練;相反的則是非常重視技術、科學與政治的層面,而忽略那不能替代的、個人的投入以及馬上去作的愛德行動。」他認為這是教會傳統慈善事業的危機。
因為,「過去在不了解結構性問題時,傳統的慈善工作聚焦於救濟被排擠在社會邊緣的個人,而現在的社會進步,我們需要把這種排擠人的制度攤在陽光下,並且設法推動改進之道。過去面對身心障礙的人士,愛德的服務是在志願組織的領域範圍內,做與不做決定於個人或團體的慷慨。現在由於公民良心與國家社會福利與衛生保健制度的進步,使人想到是否可提供給所有人更完善的福利與培訓?使得每個人都能享受到更完美的照顧,使沒有能力、站在邊緣的人也能獲得生活的能力,再度走入社會。」因而,他認為:「那些由教會自由志願去作的慈善事業和工作,是否應讓位給國家,由國家去盡這義務,去提供這些社會服務?」這是很嚴肅的問題,逼迫我們去反省,並從各個角度去看事情。
越來越多的教會機構,事業龐大,為了維持事業,只好引進更為進步的公關手法募集資源,非常辛苦地討論組織管理與領導的訓練,到處尋找教友當中符合相關專業背景的擔任職務。但是,卻很少去認真研究,並多角度的反省,在政府領導人客氣致詞、讚美有加時,這些真的是教會該作的嗎?繼續接受政府資源補助,讓國家運用天主教會的機構,執行結構上可能不符合福音精神的服務,是幫助政府扮演該扮演的角色嗎?我們的服務做不完,必須變賣教產來補政府資源的不足,然而會不會因為政府的公共政策走向不利社會邊緣人的生存,而在幫助弱勢之時,卻是與政府攜手成為共犯結構?
最近觀察到的危機是:有些教會領導人以為上得了媒體、公關就是福傳;神父修女們忙於管理機構人事;主任們忙著適應主教神父們;社工和專職人員們則在過度忙碌中,想跳離環境找新工作;接受服務者的故事上報紙版面的同時,結構性因素仍舊被忽略。而我們的過度感性,卻以為這是愛德的展現,並且停留在這上面。
耶穌在福音中教導我們,「鹽若失了味,可用什麼使它再鹹呢?」緊接著這句話尤其提醒我們:「它再毫無用途,只好拋在外邊,任人踐踏罷了!」(瑪竇五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