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金正
「第三世界」是一個多面的複雜概念和迅速變化的現象。它原本是一個政治用語,用來說明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的景況,為了分類並幫助剛從殖民主義解放出來貧窮、落後的國家。
美國總統杜魯門(Harry S. Truman)在1949年用「未發展」來描述這些國家的貧困,他的原意是要說明事實,而後1955年的Bandung國際會議則以「第三世界」的概念來表明。在政治上,第三世界是由第一世界與第二世界帶領的國家,第一世界即美國和其他相似的國家,第二世界是冷戰時期的蘇俄與共產國家,第三世界則是不在上述之內的國家如印度、非洲、印度尼西亞等國,這些第三世界的國家共同的特徵是貧窮、經濟落後、技術未發展。
世界政治變化快速,從冷戰到東歐共產瓦解,到亞洲四小龍的興起等現象,原本是未發展的國家,如今卻能與第一世界的經濟強國競爭。在二十世紀的後半,第三世界的概念變得更加複雜,從解放神學來看,第三世界的神學是什麼?
眾所周知,解放神學的誕生,是從「發展性的神學」走向解放神學,給了神學一個新的思考方向:不是按照已經規定的方向與基礎來發揮思想,而是從罪惡中走出來。因此,思考的工具和模式便有些不同:從哲學、猶太的思辨、形上學走向人文科學的知識,特別是從社會學的角度出發,來瞭解與反思事實的現況。
於是,「作」神學成為新神學的作風,特別注重以實踐為優先。神學家關心的是如何向受壓迫者、窮苦人說明,宣告天主的仁愛,要學習如何認同他們,甚至從他們身上看到社會的事實,發覺罪惡的枷鎖與極權。神學成為「作」神學,所以更應重視「脈絡中」的神學,特別是在福音的光照下將人從結構性的惡解放出來。
解放神學雖是從拉丁美洲出發,但也迅速地成為第三世界的神學,一方面,覺察具體受迫害的事實在第三世界的神學得到實際的體認與支持,另一方面,他們也意識到拉丁美洲的解放神學,不全然符合第三世界的情況;因此,第三世界的神學發展出在脈絡中的解放神學。這也是梵二所倡導的理念,每個地方教會需要落實在自己的文化、社會、歷史之間,回歸自己的信仰與特恩,將信仰與時代訊號相連,形成一個在地化的普世教會。
在梵二大公會議的精神領導與推動下,教會成為多面貌的教會,如在禮儀中,可以本地語言來進行,使普羅大眾都能積極參與聖事,也能夠以自己的文化象徵來表達發自內心的虔誠。這是一個真實的本位化神學,也是每一個地方教會的責任與權利,而地方教會的主教是這責任與權利的領導者。
如同拉美教會由不同的主教會議所發展,第三世界教會的組織則為「第三世界神學的大公聯盟」(EATWOT)。這個聯盟的特色在於逐步認識不同的個體,並且將不同個體的合作,理解為對自己的解放,因為每一份子都有其不同脈絡,並提供相異的觀點與看法,能挑戰、豐富、支持其他成員。於是,合作就是解放。
他們的目的是:「繼續發展第三世界基督宗教的神學,為在世界傳教的教會服務,在基督內為新的人類作見證。這見證是經由正義的社會奮鬥而表達出來。」見證的方式會因為每個地方教會的具體文化與社會現況而有所改變。如此,便有不同的神學主題和時代要求逐漸成為議論的焦點,如婦女神學、和平與正義神學、環保神學、宗教交談的神學等等。這是第三世界發展出的新神學:在多元中有合一,在合一中肯定他人。
EATWOT的理念刊載於《第三世界的聲音》(Voices from the Third World)。它的內容主要是記載地方或國際會議中所發表的論點與交流,亦按照教會禮儀年的精神,將禮儀年關心的主題,與解放神學有關的神學反省相連。如1989年將臨期的主題便是「在荒野中發出聲音的時刻」,在1990年的六月則是「邁向解放中的靈修」。這本雜誌創始於1978年,2004年榮譽的結束,共發行了26期。
接棒的雜誌則是《神學和解放的第三世界舞台》,注重的是脈絡化的神學,並以不同語言發表。EATWOT也有不定期的開會,或國際會議,如2006年在南非為「對另一個新地球的神學」,2007則是「對另一個新地球可能世界的靈修」。2009年在巴西約有1000人參加「基督宗教對人民和其使命」活動,如討論會、工作坊和禮儀。解放神學成為第三世界的活力,引發並推動不同的領域,並發現地方教會的時代訊號,而第三世界的神學也是在福音的光照之下作神學的具體見證。(程乙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