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瑞德
供稿
供稿
許多人認為靜觀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我們坐下來,靜下心,獨自祈禱。
其實,靜觀是一種很積極的靜默。通過默禱,我們淨化自己的意圖,讓自己回到心靈之源;當從靜觀返回日常生活時,來自深淵的這股能源,將是我們所有行動的原動力。
這個剛建立,或剛意識到的能源中心,正推動著我們去接觸他人。我們會變得比較仁慈,也敏於察覺周遭發生的事,並興起想要援助他人的念頭;想向求救於我們的人伸出援手,想幫助他人更有效地祈禱。就如我願意在女兒學校裡的一個叫「彩虹」的單親活動中服務,接觸來自單親家庭的孩子們。
靜觀使我們變得更富有愛心,好像可以不費力氣地去愛人。即使是不討喜的人,我們還是能夠感受到他們的愛,所以這愛之源,一定是來自我們內心的深處。
靜觀也讓我們更信賴天主,比較不恐懼死亡,雖然還是害怕,但已不像未開始靜觀前那麼恐懼。
靜觀探索過程
筆者在一家銀行工作了大概十年,停止工作後,成了全職的家庭主婦,育有兩個孩子,長子當時八歲,女兒五歲。
有好幾年,作者享受家庭主婦的生活。漸漸開始有「神修饑渴」的感覺。由於丈夫工作忙碌,自己也是個盡心盡力操持家務的母親,所以我們只是每個主日到教堂,沒有其他神修活動。而神修饑渴,引領我們尋找一種更能滿足我們的祈禱方式。
我們有很多佛教、興都教(印度教派)的朋友,他們練習一種「禪坐」的祈禱方法;靜坐,並誦念一句禱詞。這是我們想做的,但因為從小在教會學校受教育,並受洗成了天主教徒,所以對禪坐的方式無所適從。
我們開始尋找,有天在一家天主教書店裡,無意間發現文立光神父的書《內在之光──耶穌信徒默禱之路》。讀後,發現書中所教的祈禱方式,正是興都教及佛教朋友們所練習的方法,以一句禱詞來做默禱。書中也有以天主教的立場,教導為何要默禱。
這本書對筆者來說,就像一個寶藏,使一切變得很明朗。不過,除非知道這是一種可以讓人很有信心,並放心練習的方法,否則我們無法開始這樣的旅程。文神父解釋,作為基督信徒,我們相信自己是聖神的宮殿;在默禱時,我們靜坐,讓身心靜下來,全心全意感受聖神在我們內。
文神父書中富有啟發性的教誨,讓我們在沒有與導師面對面的情況下,便開始了這種祈禱方式。筆者認為這就是我想做、我該做的。
與小組一起默禱
小組聚會讓彼此有機會互相認識,互相勉勵,加強實踐,一同步上靈修之路。當我們覺得似乎沒有進展,想放棄時,與其他同道見面,討論自己面對的挑戰,可以幫助自己持續這段旅程。
筆者覺得當人們聚在一起祈禱時,是心靈上的結合;大家都保持靜默,可以有很深入的溝通。這一層的溝通,與日常的語言溝通不同。我們雖然不清楚彼此的私生活,但可以因此成為很好的朋友。
默禱與筆者和孩子們的關係
當我們開始默禱時,兩個孩子分別是五歲及八歲,所以不太能接受父母把自己關在房裡保持靜默。但是,漸漸地,他們習慣了之後,知道我們默禱時不接電話,或是也會等我們默禱完後才敲門。
筆者認為默禱應該是毫不費力的。同時默禱讓我們瞭解到,我們很難要求別人作他們不合適,或覺得沒有必要的事。當我們面對孩子時,不再像從前那樣焦慮。雖然我們他們都抱有很高的期望,希望他們的人生有所成就,如學業成績優越、事業有成……等等。但是,我們開始默禱後,較懂得不再焦慮,不再為日常生活擔憂。孩子快樂,我們就快樂。孩子無法達到我們的期待,我們也不再焦慮。我們只知道,最重要的是他們都懂得愛人,且都討人喜歡,那才是生命的目標。
默禱與筆者和丈夫的關係
筆者與丈夫都默禱。我們都發現自己變得較平靜,家庭也因此受惠。因為我們不輕易發脾氣,他也平靜了。可說我們是受惠於彼此的平靜。無可否認,當我們一起默禱時,彼此間的距離更近了,也更瞭解彼此。
當然,一起默禱並不會使生活中的衝突完全消失。在我們尚未開始默禱前,一個主要的衝突是,我雖與先生在一起,但感覺他並沒有與我同在。他在家常做著自己的事,沒真正花時間陪我。現在我知道了,他當時沒有全心全意地與我在一起,也沒有和我有深入的交流。但是,自從我們開始默禱後,我不再像以往那樣想念他,我們之間的誤解減少了,所以能和睦相處。
由於我們下意識裡要珍惜「當前」,不再為過去或未來費神,所以更能享受與彼此在一起的時光。我可以與他有更深入的交流,然後瞭解他所經歷之事,認識真正的他,嘗試瞭解他人生的掙扎,而不再只是挑剔他的缺點,反而更確定要支持他尋求完整的人生。
因此,我們不再為從前常爭執的事爭吵,我們有其他的人生目標,我們要更愛對方,物質生活的追求,已不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