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金正
我們的教會剛剛經歷一個非常有趣的歷險,就是教宗本篤十六訪問英國。這是天主教會與英國聖公會相互瞭解與溝通的重要契機,更是一個高度世俗化的社會與基督宗教觀點的接觸及對話。
一般來說,大家都不看好,並認為教宗此行是冒著巨大風險前進英國。因為國際媒體在獲知此一行程後,特別是英國媒體,都紛紛預言,教宗不但不會成功,而且會灰頭土臉垂頭喪氣的離開。在英國反教宗的抗議聲浪沒有停息過,更因為教宗的訪英行程而加倍高漲。
教宗在英國停留四天(2010/09/16~19),四天之後發生了讓人難以置信的現象,從一開始就高聲反對教宗來訪的BBC廣播電台作出以下評論:這位還沒來訪就舉國反對的訪客,來了之後竟然成為一顆大受歡迎的閃亮明星(Pope Star)。
事實上,根據義大利Zenit通訊社的記者Edward Pentin報導,從英國北部的蘇格蘭有五十萬人迎接與聆聽教宗訊息的盛況來看,教宗的光芒閃耀無比。然而,教宗真正直指人心的成功,並非數字上的堆疊與累計,而是心靈層面的召喚。
教宗帶來的訊息,是連英國聖公會的領袖也不敢輕易觸碰的,特別是英國這樣一個充斥著世俗化與無神論思想的國家。「教宗怎麼辦到的?」相信是大家心裡既訝異又想知道的問號。其實,別無其他,教宗以誠懇謙遜的態度,用虔誠柔和的聲音,說出勇於反省的心聲與震撼人心的忠告。
從這個事件來看,教宗在世人眼中似乎留下二種印象。我們都知道教宗先前是教廷信理部部長,訪英引發的反對聲浪似乎就代表這個形象還揮之不去,教宗當選之後,許多人都懷著疑慮:「他是否會以之前的強硬作風來引領整個天主教教會?信理部部長如何滿足多元的牧靈需求?」
然而,如同訪英之後在英國引發諸多正面的效應,我們可以看見,教宗展現的柔軟與平和,是一個牧者的姿態,胸懷牧養全人類的展望。「教宗變了嗎?」我們不禁會這樣問。事實上,教宗的轉變與否,從教宗與解放神學的關係也可略知一二。
在解放神學的歷史中,教宗任職於信理部部長時所扮演的角色不容忽視,很有趣的是:正如同訪英一樣,一開始他也被視為一個反對者,在他任部長時公佈了《有關解放神學的某些觀點》訓令,這個訓令聲明解放神學只是一種意識型態,而非真正的神學,徹底的將解放神學數落一番。
二年後,信理部又頒佈另一訓令《有關基督宗教自由和解放》,此一訓令正面回應並肯定解放神學的思想,我們是否又有這樣的疑惑,「信理部部長變了嗎?」然而,從教宗的英國之旅來看,教宗的立場鮮明,對話交流而非迎合,信理部部長時期亦若是。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教宗始終一貫,然而,扮演的角色不同,因此展現出不同的思考與因應之道。
雖然教宗一直是解放神學中爭議性的人物,但是,我們仍然想知道,解放神學的核心精神與教宗的牧者信念是否相連?從美得琳會議召開以來,為窮人奮鬥,以他們為優先選擇,透過意識化的教育過程,使整個社會都意識到不公道的結構對人類的危害,至今一直是解放神學的信念和使命。教宗,普世教會的牧者,對解放神學使命的回應是什麼呢?
《在真理中實踐愛德》通諭中,教宗表達出他深切關心窮人與受壓迫者,認為他們是經濟風暴中最需要關懷的受害者。甚至,他認為窮人並不是經濟的包袱,而是經濟的資源,而且是風暴過後的一道曙光。窮人雖然沒有財富,但因為他們貧窮無所依恃,只能倚靠天主,因而擁有湧泉般的信仰經驗與道德力量,成為天主在世上的見證。(見《通諭》35號)
直到結束英國的訪問,教宗也不忘提醒我們,基督徒在窮人的需求上有重要的使命與責任,他也指出,雖然整個世界都受到經濟風暴的席捲,但是窮人的需要不能被犧牲。
教宗看這個世界的眼光是,洞察了風暴中社會人人自危的心態,喚醒了人內在分享與相依的溫暖;因為他不被眼前的意識型態矇蔽與操控,而是像窮人一樣,全心倚賴天主,要引領整個世界走過困境。
但是,教宗並未全盤否定資本主義,因為他也看見人運用資本主義的技術與資源,建立了一個公共的社會和制度。所以,他認為我們更要強調生活是一個禮物,歡喜接受亦歡欣給予。在教宗身上,我們更看見了布柏拉會議的精神:相通與對話。教宗將這精神更具體化,成為全人類彼此守望相助的信念。
是的,教宗曾經批判過解放神學,也曾經對解放神學提出正面的回應。他現在更將解放神學的理念發揮在牧靈工作上,這難道不是解放神學中「實踐就是解放」的精神嗎?(程乙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