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南洲
由於受到大學時「求真、篤信、力行」校訓的深刻影響,三十多年來我無論從事建築專業或文字出版,甚或深度參與在台灣社會與政治轉型的各項運動中,無時無刻都在努力思索作一個基督徒的角色與本分,也就是在進退行止間應當如何言所當言、為何當為。簡言之,也就是如何在困知勉行當中進行信仰實踐,並探討各種處境與議題中的倫理原則、思維方法與實作路徑。
●
就一個小弟兄如我者,不識太多神學大道理,僅能扣緊耶穌一生最執著的「遵行天父旨意」、「傳揚天國福音」、「關懷社會弱勢」及「彰顯上帝榮耀」等神聖基業,決意「誠實心靈」而不與「偽善」妥協,而貫乎其中的便是倫理的一致性,這也是基督信仰者的立足地。台灣曾以民主成就自豪,誰知政黨輪替之後,先前不少民主鬥士竟自動站到人民的對立面,享受特權不盡。固然權力使人腐化,但嚴重缺乏倫理一致性的信念恐怕才是根本原因。
倫理學往往是最難教難學的,不像其他學門的領域,有一定的框架;倫理學必須實際進入所處身的情境,幫助人安身立命,其中有較個人性的私領域範疇,也有較社會性的公領域範疇;小自個人誠信及家庭情感問題,大至社經政教以至全球文化與環境問題,都是倫理學必需面對及處理的議題。
以實況倫理為範疇的當下議題總是橫看成嶺側成峰而難達定論,實例討論又大多會隨時空移轉而失去關注;但對於盼望在生活中擁有一點安身立命的自在,並在生命中找尋價值與意義的芸芸眾生而言,我們都需要一些倫理上的支撐;也要給努力進行倫理實踐的工作者多一點鼓勵與肯定,那我們就會有更多的良師益友了。
●
論到倫理的實踐,過往二十餘年來,《曠野》雜誌的種種感受、意識、思想與行動之抉擇或許不盡然全屬正確無誤,然而信仰心智的反省與前進都始終是勇於精進而自強不息的,其間唯一也是所有秉持的,乃是耶穌和祂的十字架,這是勇氣與眺望的泉源,並非對二千年前的考古,而是將其精義轉化為此時此地、關乎萬民前景的眺望,這需要勇氣,也需要智慧。然而,我可以用《曠野》一路舉目仰望雲火、摸索前進的日子為見證,靠著主的憐憫與所加添的力量,我們雖未然但已然(already but not yet)走上一條合神心意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