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雁萍
(香港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
(香港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
我想,我們是幸運的。
香港這個小地方一直蒙受上主的眷顧,在神職人員、修道人士和平信徒的努力下,我們一直知道,信仰不能與社會關懷分割,因為耶穌基督邀請我們特別關顧在世上受苦的弟兄姊妹;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的香港,他們選擇了辛苦勞動的工人。
那時的香港工業興盛,但工人卻遭受各種不公平的對待,一群來自外地或本地的神父和修女,不但在堂區服務教友,更選擇在工廠工作,因為他們相信「作為傳教士,就是要多關心尚未信從主耶穌的人,不可僅是『講耶穌』。工人每日在工廠工作10小時,我們最少也要與他們一起8小時。耶穌三年傳教,而祂之前30年都是跟隨父親若瑟當木匠。祂分享了工人的生活。」這是積極參與社會運動的甘浩望神父(甘仔)所說的話。
因此,當時有不少「紅鬚綠眼」、操著不同語言、原可擁有高薪工作的高學歷人士,就在被視為身分卑微的工人當中工作。他們也與工人一樣,受到別的工友欺侮,遇到不獲發應得工資、無理遣散、僱主無理要求,甚或被不合理解僱等待遇。有神父形容,工作令他「精神上死亡」,卻同時讓他體會到機械式的工作如何影響工人的精神生活。
在承受著種種不合理對待的同時,他們會指責僱主不妥當的地方,也鼓勵工人要勇敢地為不合理的待遇向僱主表達,以及爭取合理的權益。他們不會自視為「公義之士」作工人的代表,只是身體力行地參與工人的生活。他們的行為是要將基督的福音在勞動中,以非語言方式活生生地展現在工人當中。
除此之外,他們更積極介入各次工潮,成立不同的團體和組織關心工人,包括於1957年從歐洲引入的「公教職工青年會」,並陸續在多個堂區成立支會。隨著關心工人的教會人士對成立一個專責勞工的正式委員會的呼聲日高,香港教區終於1990年成立「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下簡稱「勞委會」),標誌著教區以具體行動關心工人的生活問題。
勞委會不但以「教會與工人,承擔並同行」為方向,透過各類培育工作,鼓勵教友履行基督徒社會使命,又透過政策研究,倡議保障勞工的法律和政策。教區更陸續於港九新界各區成立「勞工牧民中心」,直接在工人工作或居住的地方提供服務,幫助工人覺醒和團結,願意為自身和勞工階層爭取權益,及維護工人的尊嚴。
二十多年來,勞委會盡力實踐先知和僕人的角色。由於委員會直屬教區,財政上不需依靠外來資助,不像其他社團束手縛腳,可以就必須爭取的議題作尖銳性的批判,尤其為最邊緣、最不被重視的工人發聲,例如關心非法勞工的權益及外傭的居港權問題,委員會早於外界、率先關注工人被拖欠薪金所牽涉的政策問題,同時為南亞裔居民提供適切的支援。而在民間積極爭取最低工資立法之時,勞委會就提出更符合教會社會訓導的「家庭工資」,認為工資不應只足夠工人的生計,而應維持工人整個家庭適足的生活,更應對家庭的未來和發展有保障。因此,最低工資立法只是第一步,還要關心工資的水平,以及各類政府政策的配合。
可惜,自八十年代末香港工業轉型,政府致力發展金融和服務業之後,工業式微令神職人員不再有機會在工廠工作;加上接受司鐸聖召的人數減少、堂區事務繁重等因素影響,教會期望在俗教友承擔更重要的職責,神父則擔當先知角色帶領教友各司其職。
但不可否認,這樣的改變影響了年輕神職人員對基層困境的體會,及對制度性剝削的理解。雖然,在教區的聖職培育中,修院也會安排修生到勞工牧民中心實習,接觸基層、服務基層,但要像昔日神父修女般成為基層,就需要時日的磨練,需要投入在工人的生活和感情中,才能達到。
因此,「與工人同行」的理念不容易傳承,這不但影響了堂區的牧民方向,在堂區的管理上有時也出現問題。勞委會就收到教區職員查詢或投訴的來電,只因覺得神父作為主管,在處理勞資的問題上有欠公允。事實上,有些神父也只抱著「依足勞工法例」的原則處事,卻忘記了人的尊嚴和工作的價值更為重要。
在牧民的方向上,有些神父也避免就社會事件表達立場,特別在政治爭議越趨激烈的社會環境下,一種「政治潔癖」的氛圍更容易出現。這種去政治化的想法,導致教會不敢大膽地對社會不公義作出批判。例如,當經濟壟斷及地產霸權已被視為香港極其嚴重的問題之時,一些教會人士仍不贊同高調地指斥壟斷者、反對地產霸權的言論或行動,這與昔日先知怒斥富人「使房屋毗連房屋,田地接連田地,而只讓你們自己單獨住在那地域內的人」(依五8)迥異,實在令教友或更無所適從,或更「政治冷感」。
這現象可從一些調查中引證。以教友認識社會訓導而論,早在1999年,一份名為「天主教社會訓導問卷調查」訪問了神學班、教理班、各堂區慕道班及主日學的導師及學員。在300多位受訪者中,有近4成「未曾聽過或看過社會訓導」。五年後(即2004年),由7個教區機構組成的「堂區關社支援小組」進行了「教友之信仰與社會參與問卷調查」,並於2008年提交報告,在收集到的2529份有效問卷中,最多受訪教友參與的堂區活動是「禮儀類」,即是與聖堂的彌撒或禮儀有關的活動,最少教友參與的活動,則是「社會公義類」,只佔受訪者7%。
所幸,教會中仍有不少人士努力播種公義和仁愛的種子,讓種子在教會和社會開花,勞委會也一直盡力成為當中的推動者。就如在今年(2013三月底)發生的國際貨櫃碼頭罷工工潮中,有堂區主動為工人的罷工基金籌款,牧者與教友親身到碼頭關懷罷工工人,神父更帶領修生到罷工現場,了解工人工潮起因,反省香港不公義的經濟制度。這些努力正在一點一滴地累積,延續著過往牧者與工人同行的榜樣,為在黑暗中的工人燃點光亮,令教會成為真正的「人性專家」、「窮人教會」(《社會事務關懷》通諭41、《工作》通諭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