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記要
305 A.D. 中興羅馬帝國的戴奧克里先皇帝(Diocletian, 284–305)在位21年。他發動幾波對帝國境內基督徒的迫害,大規模而且慘烈。去世前,他將帝國領土一分為二,分別授予二子──東羅馬封給阿卡地(Arcadius);西羅馬封給洪諾利(Honorius)。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決定,東西羅馬從此確定。帝國的重心逐漸東移。基督徒則在西羅馬迅速擴展,羅馬城的主教在全體教會內的首席地位日益鞏固,且被尊稱為「教宗」(Pope)。
313 A.D. 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大帝頒佈「米蘭詔書」。天主教從此成為帝國內的合法宗教。
340 A.D. 有「哥德人的宗徒」(Apostle of the Goths)美譽的烏弗拉主教(Bishop Ulfilas),開始在沿著多瑙河(Danube,亦即,羅馬帝國與化外蠻族的邊境)以北的各蠻族(含,東哥德人、哥德人、汪達爾人、布根弟人等)地區傳揚天主教,並以哥德人的語言(以拉丁和希臘字母書寫之)翻譯部份的聖經。但是,他所傳揚的是天主教正統所排斥的「亞略異端」(Arian heresy)的教義。皈依亞略異端派的各蠻族,日後入侵遷徙西羅馬各地區,因此與當地的正統天主教會未能融洽相處。
378 A.D. 西哥德人(Visigoths)在巴爾幹半島的亞德里亞堡(Adrianople)附近擊敗了東羅馬帝國的軍隊,瓦倫斯皇帝(Valens)戰死。這次慘敗的戰役,對羅馬帝國統治階級的心理影響,極為重大。
391 A.D. 羅馬皇帝狄奧多修(Theodosius I, 379–391)正式立法,以天主教為國教,並棄絕其它的異教(例如,羅馬神教)。
410 A.D. 西哥德蠻族軍隊洗劫羅馬城(Rome)三天。此事件對羅馬帝國和天主教會威望的打擊最大。號稱「永城」(eternal city)的羅馬城所樹立的權威號召,在廣大的帝國人民心目中幻滅了。
432 A.D. 聖派屈克(St. Patrick)被立為愛爾蘭(Ireland)的主教,致力於歸化塞爾特族人(Celtics)。歷經25年的努力,461年他逝世時,愛爾蘭已全境皈依天主教。聖派屈克被奉為愛爾蘭人的主保聖人(patron saint)以迄於今。
455 A.D. 從東歐向西流竄,經高盧、西班牙,渡直布羅陀海峽而到北非迦太基的汪達爾人(Vandals,蠻族),從北非跨越地中海而來,洗劫羅馬城。
※ 羅馬城於410年和455年兩次淪陷於蠻族的入侵,男丁被殺,婦女被擄走(戰利品),人口銳減。476年以前的羅馬帝國時代,羅馬城人口約一百萬人,至第九世紀時僅約二萬五千人。相對比之下,回教徒西班牙的首府科多巴(Cordoba)在十世紀時約有十萬人,而塞維利亞(Seville)約有六萬人。
※ 重要的教會人物:
教宗大利奧(Pope St. Leo the Great, 440–461)
451年,匈奴(Huns)蠻族領袖阿提拉(Attila)兵臨城下,教宗勸服阿提拉退兵而去。
聖瑪爾定主教(St. Martin,Bishop of Tours, 371–397)
聖盎博羅主教(St. Ambrose,Bishop of Milan, 374–397)
曾兩次以教會的立場指責皇帝狄奧道西二世(Theodosius II)的行徑,皇帝最後都屈服了。他的名言──「皇帝是在教會之內,而非在教會之上」──被後世教會的主政者奉為圭臬。聖奧斯定在他手中接受了天主教的洗禮。
聖奧斯定(St. Augustine,Bishop of Hippo(位於北非),396–430)
被尊為天主教會的聖師,傳世鉅著有:《天主之城》(City of God)和《懺悔錄》(Confessions)。
聖熱羅尼莫(St. Jerome, 347–419)
曾在羅馬城精研希臘和拉丁的文學與哲學,閱歷豐富,著作等身。傳世之作是全部聖經的拉丁文譯本──「拉丁通俗本」(通稱「Vulgate」)──但直到1546年的脫騰利大公會議(Council of Trent)才被宣佈為「唯一的法定拉丁文版本」聖 經。
476 A.D. 西羅馬帝國滅亡。東哥德人(Ostrogoths)趁著羅馬城內的混亂局面,趕走了羅姆勒斯‧奧古斯都皇帝(Romulus Augustulus)。從此,再也沒有一位皇帝被立,後世史家因此以這一年為西羅馬帝國的正式結束。
486 A.D. 法蘭克蠻族(Franks)一支的領袖克洛維(Clovis, 481–511)在高盧北部的斯瓦松(Soissons,今法國的北部)擊敗了羅馬將軍史雅格里士(Syagrius)──史家認為這是西羅馬帝國最後致命的一擊。
496 A.D. 法蘭克國王克洛維(Clovis)和他的3000名戰士接受洗禮(baptised),成為正統的天主教徒。此舉有別於當代其他各蠻族的接受「亞略異端」派的基督宗教信仰,因他們侵犯所到之處均已隸屬於正統的天主教會。高盧地區的整體天主教會因而心悅誠服地與他合作,對於克洛維王國的創造局面並傳諸後代──梅羅文加王朝(Merovingian)──極有幫助。
527 A.D. 拜占庭(Byzantium,亦即,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Justinian, 527–565)登基,是帝國的中興皇帝,收復了北非、義大利半島等失土。索非亞大教堂(Santa Sophia,或稱 Church of Holy Wisdom)的興建和查士丁尼法典的編纂,最為後世所稱道。
590 A.D. 大格列哥里教宗(Pope Gregory the Great, 590–604)派遣一支41名本篤會修道者(Benedictine monks)組成的傳教團,去開始歸化英格蘭人(Britons)的使命。597年,在英格蘭的肯特(Kent)登陸,領隊的奧斯定(Augustine of Canterbury)被立為坎特伯里的主教(英格蘭首席的主教)。傳教工作雖有進展,但英倫三島的全部皈依天主教,仍是數個世紀後的事。
※ 聖本篤(St. Benedict of Nursia, 480–547)
累積了多年修道的經驗後,於529年在卡西諾山(Monte Cassino)創立了一個「經典式」的修道院,制定了眾修道院所仿傚、傳世的「本篤修道準則」,而被尊稱為「西方修道院之父」。
※ 回教(Muslim或Islam)的創立與回教帝國勢力的擴張──
‧622A.D. 穆罕默德(Mohammed,約 570–632)創立回教。這一年是回曆的元年。可蘭經(Al-Qur’an)是他死後,其門徒收集他的宣道而成書。「聖戰」(Jihad),意指用武力強迫「異教者」皈依回教。632年他逝世時,已有大約1/3的阿拉伯人皈依回教。
‧西向的征服行動──
最先,自拜占庭手中征服了敘利亞(Syria)。
639 A.D. 佔領耶路撒冷(Jerusalem)和巴勒斯坦。
639 – 640 A.D. 從拜占庭手中征服了埃及。
641 A.D. 滅波斯(Persia)王朝。
698 A.D. 佔領北非迦太基(Carthage,淪陷蠻族後,又被原拜占庭收復的失土)。
711 A.D. 越直布羅陀海峽,征服西班牙。725年,繼續北上越過庇里牛斯山進入高盧境內。732年,在高盧南部的都爾城(Tours )被始建加洛林王朝的查理‧馬特(Charles Martel, 714–741 )所擊敗──這是一個劃時代的戰役;從此,基督與回教勢力涇渭分明。
‧東向的征服行動 ──
724年,回教軍隊的勢力到達印度河與中國西疆接壤之處。751年,在席捲中亞和西亞之後,回教阿拔斯王朝(Abbasid Caliphate,即,中國史稱的「黑衣大食」)與唐朝的高仙芝所率軍隊交戰,唐軍潰敗。
717 A.D. 拜占庭皇帝利奧三世(Leo III, the Isaurian)擊退回教軍隊的大舉進攻,阻絕了回教勢力進攻東歐的野心,也因而保衛了業已破碎、無力自保的西歐地區。
732 A.D. 都爾城之役(Battle of Tours)阻絕了回教勢力從西班牙進攻西歐的野心。
753 A.D. 羅馬教宗史蒂芬二世(Pope Stephen II)往訪法蘭克(加洛林王朝)國王丕平(Pepin the Short, 741–768),並締結盟約。丕平兩度出兵打敗義大利北部的蠻族倫巴底(Lombards)王國,並將若干新領土贈予教宗,是謂「丕平的捐獻」(Pepin’s Donation)──是往後以迄於1870年一直存在的「教宗國」(Papal State)的基礎。與法蘭克人的長期結盟,因而受其武力的保護,在天主教會歷史上是個影響深遠的關鍵關係。
※ 聖邦尼斐斯(St. Boniface of Credition, 680–753)──「日爾曼人的宗徒」(Apostle of the Germans)──從英格蘭渡海到歐陸傳教,最後歸化了現今德國境內的各日爾曼族人。
800 A.D. 聖誕節早上的羅馬城大教堂內,法蘭克國王查理曼(Charle- magne, 768–814,丕平之子)被教宗利奧三世(Leo III, 795–816)加冕為皇帝(emperor),儼然是古羅馬帝國的繼承人。他東征西討,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帝國。
825 A.D. 英格蘭修道者安斯卡(Anskar)渡海至丹麥,在諾曼人(Norse- men,或譯「北蠻」)居住的地區中傳教。827年,因當初支持的國王敗仗,傳教士退回漢堡(Hamburg),再伺機前往短期傳教,百年之中僅在丹麥和瑞典境內建立了少數的基地。直到第十二世紀,威京人(Vikings,即上述的Norsemen,第九、十世紀的海盜,曾長期肆虐、洗劫西歐各沿海地帶)才歸化入「基督王國」(Christendom)。
843 A.D. 查理曼大帝的三個孫子──羅亞爾(Lothair,保有皇帝尊號)、禿子查理(Charles the Bald)、日爾曼的路易(Louis the German)──在多年爭戰後,訂立維當條約(Treaty of Verdun),三分天下。以後,依蠻族的繼承習俗由諸子均分,以及貴族等因素,眾小國林立。查理曼的統一大帝國僅維持了不到百年。
846 A.D. 一支回教軍隊由海路登上台伯河(Tiber)河口地,洗劫羅馬城牆外的聖伯多祿(St. Peter)和聖保祿(St. Paul)兩所大教堂。羅亞爾皇帝派遣其子路易(Louis)南下,驅逐阿拉伯人(Saracens)在義大利南端的橋頭堡。
883 A.D. 義大利中部卡西諾山(Monte Casino)的古老修道院被回教軍隊摧毀。
862 A.D. 因斯拉夫族(Slavs)莫拉維亞公爵(Duke of Moravia)的請求,拜占庭皇帝邁可三世(Michael III, 824–867)派遣博學而且精通斯拉夫語的聖麥道篤(St. Methodius)主教和修道士聖西瑞爾(St. Cyril)兄弟兩人前往。由於斯拉夫語的特殊發音,他們借助希臘文、希伯來文和埃及的各種字母(alphabets)創造了斯拉夫的文字所需使用的字母,是謂西瑞爾字母(The Cyrillic alphabets),沿用至今日。他們也被譽為「斯拉夫人的宗徒」(Apostles of the Slavs)。
910 A.D. 第一所克魯尼(Cluny)修道院在法蘭西東部布根第(Burgundy)的克魯尼地方建立。是亞奎丹的威廉公爵(Duke William of Aquitaine)所捐贈,由聖德的伯諾院長(Abbot Berno)主持,聲譽卓著。各方爭相邀請往設分院,在約二百年的期間,歷經五任德行高超的總院長,修道院遍及西歐各地,數目最高峰時達到二百餘座。有鑑於以往的流弊──俗世人的修道院產權制,因而干預院務和買賣行為──克魯尼修道院體系採行總院長的中央集權制,經常巡行各地分院,督導、勵行「聖本篤修道準則」的清規;俗人不得干涉院務,即便是原始的捐贈人亦然。立竿見影,克魯尼修道者的令譽風吹草偃式地影響各地的教會和眾人。尤其,當修道者受邀擔任地區的主教或被選任教宗,則得以在體制內展開教會內部的改革。這就是後世史家稱頌「克魯尼修道院運動」的原因。
962 A.D. 日爾曼鄂圖一世大帝(Otto I, 936–973)在羅馬城接受教宗的加冕,是史稱「神聖羅馬帝國」(Holy Roman Empire)的開始。這是近代德國歷史所宣稱的三個日爾曼帝國的「第一帝國」。
987 A.D. 修‧卡佩即位法蘭西國王(Hugh Capet, King of France),從丕平與查 理曼延綿下來的加洛林王朝告終。奠定近代法國基礎的新王朝國祚綿延,直到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
980年代末期 威拉狄米爾王(Vladimir, 978–1015)在位期間,俄羅斯人皈依基督信仰(屬於希臘東正教的系統)。
※來自北歐的維京海盜──
約略第九至第十世紀期間,西歐沿海(大西洋)及其通航河流沿岸各地(也包括英格蘭和愛爾蘭島),備受來自北歐的蠻族入侵洗劫。這些維京族的海盜,史上稱為北蠻(Norsemen,或譯「諾曼人」)。
※封建制度(Feudalism)與莊園經濟(Manorialism)──
西元四至六世紀,各地區的蠻族一波又一波、不同方位的入侵西羅馬帝國。476年是後世史家認定為西羅馬滅亡的年代。因為,整個帝國潰散了,從此未見起色,形成為時數百年之久的文明退化,史稱「黑暗時代」。由於僅有零散的天主教會各地區主教或修道院的小地區性的歷史記錄,可供後人去了解這段時期,可想像的是──碎散的大、小地區,各自成為自給自足的小社會,而早已在地方上建構完備的天主教會,在既有的、地方上的宗教服務之外,兼具民政上的服務功能。
八世紀在高盧興起的法蘭克人(原是日爾曼族裔的蠻族)的「加洛林王國」,在查理曼大帝時登峰造極,締造了一個幅員廣闊的大帝國。然而,隨著他於814年的逝世,以及諸子均分財產的蠻族傳統,帝國隨之分裂,終至瓦解成大大小小的 「封建列國」──在政治上表現為「封建制度」,而在農村經濟上則表現為「莊園經濟」。
「封建制度」並非忽然而來。羅馬以來的制度和習慣的歷史演變,在失去中央王權保護下的地方勢力和人民,因自保和結盟等的需要,因而逐漸形成一種政治體制,因時而異,隨地不同。這些由農民和提供保護的領主所形成的,或大或小的,自給自足的經濟和社會圈(manor),在歷史的演變中彼此 串聯在一個或數個社會勢力的關係之下。
大致說來,第八、九世紀是「封建制度」的形成期;第十和十一世紀的前半是定型期;以後的兩百年是全盛期;第十三世紀以後,因中央集權化的王權鞏固,工商業興起的中產階級的崛起,封建制度乃逐漸衰落。
1046 A.D. 因羅馬教宗選舉的長期積弊,日爾曼皇帝南下義大利插足教宗的選任,先後立了三位日爾曼籍的教宗。其中,第二位教宗利奧九世(Leo IX, 1046–1054)是位賢明且有聖德者,致力於教會的改革運動。
1054 A.D. 東、西雙方的天主教會(亦即,後世所稱的西方羅馬天主教和東方的希臘東正教)正式宣告分裂。縱然,雙方在此後的數百年內有多次和解的行動,但都終告失敗。因此,後世史家認定這一年是關鍵的標識。
1059 A.D. 教宗主持的拉特朗教區聯席會議(Lateran Synod),制定了教宗出缺時的正式選舉辦法──僅樞機們(cardinals,當時,包含樞機主教、樞機神父和樞機執事)有權選舉教宗。此辦法歷經多次的考驗,一直維繫住,直到今日。
1066 A.D. 法蘭西的諾曼地大公爵(Duke of Normandy,第九世紀以來肆虐的諾曼人Norsemen後被安撫而受封於此地,故名)渡海征服了英格蘭(史稱「征服者威廉」William the Conqueror)並稱王,為英王威廉一世。但是,他和他的繼承者,在封建制度(feudalism)的體系下,也是卡佩王朝(即,以法蘭西國王為「領主」)的諾曼地封臣(vassal)。
1071 A.D. 拜占庭帝國遭到雙重的大挫敗。諾曼人(Norman,即北歐蠻族海盜的後裔)遠道而來,攻佔了義大利南方的巨港巴里(Bari),將長期的拜占庭勢力從此逐出義大利半島。塞爾柱土耳其人(Seljuk Turks)經過三十年不斷的前進,越過小亞細亞的東疆,侵襲拜占庭,於1071年在亞美尼亞(Armenia)地方的曼西格(Manzikert)擊敗了拜占庭的軍隊,並俘獲了拜占庭的皇帝羅曼諾斯四世(Romanos IV),佔領了拜占庭命脈所在的小亞細亞。
1075 A.D. 教宗格列哥里七世(Pope Gregory VII)對抗日爾曼皇帝亨利四世(Henry IV),開始了雙方「俗人授職爭議」(Lay Investiture Controversy)的長期鬥爭。
1089 A.D. 嘉都西隱修會(Order of Carthusians)的第一座修道院,由布魯諾院長(Bruno of Cologne)創辦於法蘭西境內。這個避世型、強調苦行、靜默和祈禱的隱修院體系,逐漸在西歐各地建立多屬小型的分院,雖遲緩但穩健地擴展,至今已遍佈全世界。
1095 A.D. 因教宗烏爾班二世(Pope Urban II)在法國克雷蒙(Clermont)宗教大會上的號召,第一次的十字軍東征(First Crusade)巴勒斯坦聖地的運動於焉開始。
1098 A.D. 第一座熙篤修會(Order of Cistercians)隱修院,由聖羅伯特(St. Robert of Molesme)創建於法蘭西的熙篤(Citeaux)地方,是布根第公爵(Duke of Burgundy)所捐獻的。但該修會真正的始祖應屬於1112年加入的聖伯納(St. Bernard of Clairvaux)。這位對當代教會和西歐各國政治影響巨大的奧秘者(mistic,天主教會的用語,指某人具有神秘不可解的宗教上的魅力)縱橫各地,在他1153年去世時,全歐各地已建有343所熙篤會修道院。至1300年時,更高達約700所。對天主教會的改革運動,貢獻卓著。
※ 第十一世紀的歐洲,幾乎完全涵蓋於「基督王國」的領域。對照於西羅馬帝國滅亡後五百年來熙熙攘攘的社會劇烈動盪,在此時期內人們過著相當和平樂利的生活。這種安全感反映在一般的教會生活上,就是各地教堂和修道院的大量增加,有著宏偉的外觀和精巧的內部藝術裝飾。
1107 A.D. 為解決「俗人授職爭議」,英王與教宗訂定了「倫敦條約」(London Concordat),為15年後的「伏姆斯條約」立下了架構的基礎。
1122 A.D. 從1075年開始的教宗與日爾曼皇帝之間,關於地區主教任命權「俗人授職爭議」的長期、公開的鬥爭,在此暫告一個原則性解決的逗點,雙方互有妥協讓步,訂定了「伏姆斯條約」(Concordat of Worms)。這是一個具有標竿性的解決方案,此後的教宗與其它各國之間的協定多仿傚之。為慎重批准伏姆斯條約,教宗加利篤(Callixtus, 1119–1124)於1123年在羅馬城召開了「第一次拉特朗大公會議」(First Lateran Council)──這是在西方的拉丁教會領域內第一次召開的、屬於全體教會性質的大會。
1139 A.D. 全體天主教會性質的第二次拉特朗大公會議(2nd Lateran Council)召開。關於「教士獨身」(priests’ celibacy)的戒律,從第三、四世紀開始的教會傳統或清規,或地區性的主教會議均屢次重申和要求,但這次的決議案是首次成為全教會的法律(canon law)。
1198 A.D. 中古時期最偉大的教宗,伊諾森三世教宗(Pope Innocent III, 1198–1216)當選教宗,時年僅37歲。
1204 A.D. 所謂「第四次」的十字軍(4th Crusade)東征,在威尼斯商人的誘導和利用之下,洗劫拜占庭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並在此建立了一個「拉丁帝國」(Latin Empire)。這是一個污衊了宗教名義的十字軍,況且,大軍從未越過亞洲去解救巴勒斯坦聖地(十字軍的原始目標)。因此,教宗將全部參與者均處以「開除教籍」(excommunication)的處分。
1208 A.D. 在法蘭西南部土魯斯(Toulouse)談判解決「阿爾比異端」(Albigensians)的教宗代表,在土魯斯伯爵的縱容下,遭人謀殺。此舉引發了教宗伊諾森三世正式號召武力解決的十字軍討伐。政治上大致解決後,阿爾比異端派仍然存在,需要宗教領域上的宣道說服和紀律上的懲處,因而有1233年教宗的「宗教裁判所」(Inquisition)的制度性的宗教法庭首次介入。
1209 A.D. 著名的托鉢修道者(mendicant),亞西西的聖方濟(St. Francis of Assisi, 1182–1226 ),創立了以貧窮和宣道自持的「方濟修會」(Order of Franciscans)。1219年,聖方濟(在第五次的十字軍行動中)在亞克城(Acre,中古時代稱為Akko)登陸巴勒斯坦,開啟800年來天主教方濟修會在聖地的服務。
1214 A.D. 以宣道為職志的聖道明(St. Dominic de Guzman, 1170–1221)創立道明修會(Order of Preachers,簡稱O.P.,或稱Dominicans)。
1215 A.D. 英格蘭國王約翰敗於貴族的聯軍,因而被迫簽下了歷史上著名的《大憲章》(Magna Carta)。
1227 A.D. 蒙古人滅西夏。同年,創建橫跨歐亞大帝國的蒙古人成吉思汗(Genghis Khan, 1162–1227)去世。
※ 1206年帖木真(即,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國。1218年成吉思汗夷平中亞的花剌子模國(大屠殺),1220年攻陷哈拉特城(160萬人死亡),攻佔尼夏布城(約174萬7千人喪生)。1225年,窩濶台在阿爾泰山以西成立了「窩濶台汗國」。
1235年,蒙古人第二次西征(「拔都西征」)。1237年征服莫斯科(Moscow),數十萬人被殺。1240年攻佔基輔(Kiev),1241年進攻波蘭、匈牙利、捷克,直抵維也納(Vienna)附近。1242年,因蒙古大汗窩濶台去世而班師回朝。
1252年,蒙古人第三次西征(「旭烈兀西征」)。蒙哥大汗派旭烈兀出兵,由忽拉古汗(Hulagu Khan,成吉思汗之孫)率領的一支蒙古大軍,於1258年滅了巴格達(Baghdad)的回教阿拔斯王朝(Abbasid Caliphate),再征敘利亞,佔領大馬士革(Damascus),1260年在安‧傑魯(Ain Jaut)敗於北上抵禦的埃及蘇丹王的「曼勒克」(Mamluks)禁衛軍。
1256年,旭烈兀在高加索建立「伊兒汗國」。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去世,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爭大汗王位,後勝出。
1291 A.D. 繼1289年埃及禁衛軍攻佔的黎波里(Tripoli)後,十字軍在巴勒斯坦最後的據點亞克城(Acre)陷落。延續約二百年的十字軍運動狂熱,歷經多次時代的考驗,於焉完全消失。
1294 A.D. 方濟會士孟高維諾神父(Fr. Monte Gorvino)經由海路在(福建)泉州登岸,進而抵達北京。傳教頗有成果,後被教廷任命為北京總主教。
※ 多瑪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 1225–1274)──
中古學術頂峰的士林哲學派(Scholastism),因阿奎那的造詣,而達於登峰造極的領域。他將古典希臘哲學大師亞里斯多德(Aristotle)的理則學(或譯「邏輯」,logic)引進為學術上理性思考的嚴謹方法,為後世的各項科學奠定了方法上的基礎。而亞里斯多德的理性哲學,也被他應用來證明天主教所傳的啟示真理(revealed truth)──理性與信仰並不矛盾;神學與哲學是一致的。
1298 A.D. 著名的《馬可孛羅遊記》(The Travels of Marco Polo)在熱那亞的獄中完成。書中敘述威尼斯商人馬可孛羅(Marco Polo, 1254–1324)在17歲那年(1271 A.D.)開始,歷時24年的東方見聞錄(這篇遊記是否其本人的親身經歷和所見所聞,或者僅是道聽途說而已,姑且不去討論)。
1300 A.D. 義大利的「文藝復興」(Renaissance)在此時初現曙光。文學的但丁(Dante)和繪畫的喬托(Giotto)業已登場。
※ 法蘭西國王腓力四世(Philip IV, 1285–1314)因長相俊美,史稱「美男子腓力」(Philip the Fair)。他無情地擴張王權和鞏固王室勢力──制度化地朝向現代國家的體制與中央集權化。這也代表著一個大時代的轉變,十三世紀末到十四世紀,類似的狀況普遍地發生於西歐各地。
1302 A.D. 為了籌款,他召集了法蘭西第一次的「階級大會」(Estates)或稱「三級會議」──第一階級是天主教的教士;第二階級是貴族;第三階級是市民(亦即,新興的城鎮的代表)。
1303 A.D. 兩次在重大事件上與教宗邦尼斐斯八世(Boniface VIII, 1294–1303)對抗後,公然派人前往北義大利的安納尼鎮(Anagni)去恫嚇教宗本人。年邁(已逾八十歲)的教宗受此奇恥大辱後,不久即去世。在腓力國王安排下,選出了一位未曾到過羅馬的法籍教宗克萊門五世(Clement V),且從此駐節於法蘭西南部的亞維農(Avignon),開始了前後共七任法籍的教宗,共計73年(1305–1377),史稱「巴比倫流亡期」(Babylonian Captivity,取喻於聖經中,猶太族人被擄往巴比倫的流放)。
1312 A.D. 廢除(解散)了崛起於第一次十字軍東征時期的「聖殿騎士團」(Knights Templars)。腓力國王不但因此而不必償還他所欠的巨款,並且還沒收了聖殿騎士團在法蘭西境內各地兩百多年來累積的鉅額財富。
1315–1317 A.D. 歐洲的大饑荒期。農地的開發已達飽和狀態,與人口的增長大幅度地失衡,饑荒一發即不可收拾。譬如,法蘭德斯(Flanders,今比利時境內)地方的伊普瑞(Ypres)在六個月內死亡了約1/10的人口。
1337–1453 A.D. 英法百年戰爭(Hundred-year War)。起因於法王腓力六世(Philip VI, 1328–1350)和英王愛德華三世(Edward III, 1327–1377)的爭奪法蘭西王位的繼承權。
1348–1350 A.D. 黑死病(The Black Death)肆虐西歐各地,歐洲總人口1/3強的人死於鼠疫。英格蘭喪失了約3/8的人口。勞動力大量減少,經濟因而蕭條。
1356 A.D.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四世(Charles IV, 1347–1378)頒佈「金印詔書」(Golden Bull)。這詔書對日耳曼統一民族國家的延遲出現(直到十九世紀才統一德國),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詔書的要點為:
1. 帝國的尊嚴,即是上帝的尊嚴。
2. 日耳曼選帝侯(electoral princes)的確定──麥因茨(Mainz)、特里爾(Trier)和科隆(Cologne)教區的三位總主教,萊茵區的帕拉坦伯爵(Count Palatine of the Rhine)、薩克遜公爵(Duke of Saxony)、布蘭登堡的侯爵(Margrave of Brandenburg),以及波西米亞國王(King of Bohemia)。後四位選帝侯的權力,由其長子繼承,不可由諸子均分。
3. 明定獲得過半數選帝候票選者即是皇帝,且勿需羅馬教宗的確認。
4. 日耳曼的諸侯們則確保了和皇帝分庭抗禮的既得利益。
1378–1417 A.D. 天主教會的「大分裂期」(The Great Schism)。緊接著結束駐節亞維農的教宗流亡期,正式返回羅馬的教宗,卻立即面臨同時有兩位或三位教宗各擁山頭的窘境。為解決問題,因而有教會內的「大和解運動」(Conciliar Movement)或稱為「議會運動」(以民主制的「議會」取代帝制式的教宗權力)。為解決僵局而於1409年召開的比薩(Pisa)會議結果卻更失敗,選出了第三位教宗;而1414–1417的康士坦斯(Constance)會議, 成果斐然,選出教宗馬丁五世(Pope Martin V, 1417–1431),解決了多頭教宗的分裂,重歸於一尊。後來,雖又有1431至1449年在巴塞爾(Basel)舉行的一連串宗教大會,但「議會運動」未能演變成氣候。最後,仍是唯教宗馬首是瞻,以迄於今日。
1405 A.D. 本年的7月11日,中國明朝的三保太監鄭和,奉明成祖之命,率龐大的艦隊由蘇州劉家港出長江,展開「鄭和七次下西洋」的首次航程。
1415 A.D. 捷克人若望‧胡斯(John Hus)因倡導宗教上的「異端」(heresy),在宗教大會上被譴責,判處火刑燒死。胡斯的神學見解是百年後「基督新教」改革運動的先驅。此外,跟隨胡斯的當地群眾也已經和捷克的民族意識結合了,胡斯的火刑也引發了政治上的騷動,久久才得平息。
1429 A.D. 18歲的法蘭西少女──聖女貞德(Joan of Arc)──說服王儲(後來的查理七世國王)任命她領軍,打敗入侵的英軍,收復奧爾良城(Orléans),從此奠定了法蘭西民族自信心的基礎。不久後,貞德戰敗被俘,後又被轉售予英軍。查理七世坐視不救。1431年5月30日,在歷經兩年的監禁和審訊後,被判火刑處死。1456年,羅馬教宗任命的宗教法庭平反貞德的「異端者」罪名。1919年,教宗本篤十五世正式將貞德冊封為 教會的聖人。
1438 A.D. 法王查理七世頒佈「波吉斯詔令」(Pragmatic Sanction of Bourges)奠定主張法蘭西教會自主主義(Gallicanism,或譯為「教宗權限制主義」)──亦即,大幅限制羅馬教廷對法蘭西境內的「主教任命」和「財產」的控制權──的基礎。
1453 A.D. 拜占庭帝國被鄂圖曼土耳其人(Ottoman Turks)滅亡。5月29日,君士坦丁堡城破君亡──拜占庭最後一位皇帝在保衛戰中陣亡;征服者穆罕默德二世蘇丹王在聖索菲亞大教堂向阿拉真神謝恩。自此以後,查士丁尼傳世的偉大建築成了回教的清真寺。不久之後,蘇丹王任命一位新的希臘正教宗主教,並宣佈他自己是教會的保護者。
1453 A.D. 在法蘭西土地上蹂躪的英法百年戰爭(1337–1453),以法國得勝而告結束。法蘭西王室開始加速中央集權政府的過程,朝向現代的民族國家前 進。
1492 A.D. 在西班牙半島南端格拉那達(Granada)僅存的回教王國戰敗投降。從711年開始攻佔大部份西班牙半島的回教勢力,終被完全驅除。1492年1月2日,勝利的亞拉岡國王斐迪南和卡斯提爾女王伊莎貝拉女王夫婦凱旋進入摩爾人的名城阿罕布拉(Alhambra of Granada)。
1492 A.D. 航海家哥倫布(Columbus)為支助他的西班牙皇室發現了美洲新大陸,開啟了西班牙海外殖民的紀元。
※ 十五世紀的西歐,是一個充滿各種歷史上的轉折(transition)的大時代──
在政治上,日耳曼地區和義大利半島可謂是「諸侯時代」(Age of the Princes)。義大利北部諸城邦國家的「暴君時代」(Age of the Despots),諸如,威尼斯的共和國(Republic of St. Mark)和佛羅倫斯(Florence)的麥迪奇家族長期統治(Medici,1434至1494)。各種政治理論和實務的出現,它們成了「歐洲的學校」──英、法、西等中 央集權的王室多師法之。
日耳曼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馬克西米連一世(Maximilian I, 1493–1519)借重和歐洲各王室聯姻而取得繼承的策略,他的孫子查理五世(Charles V)竟成了半個西歐的統治者(包括,西班牙和低地國Low Countries)。
統一後的西班牙,戮力於開拓南美洲殖民地,創造了可觀的財富和帝國。結束百年戰爭後的法蘭西王室,加速中央集權的過程,並在經濟、社會、文化上的精粹後,逐漸成為歐洲人欽羨的焦點。孤懸海外的英倫三島,以不同於歐陸帝制的議會模式逐漸完成君主政體的鞏固。
在莊園經濟基礎上的封建社會(feudalism),隨著貿易、金融、製造的工商業發達和城市興起等的巨大社會變化而瓦解,預告了未來的資本主義社會。
十三世紀已然在義大利開始的「文藝復興」(Renaissance),在十四世紀集大成於佛羅倫斯、羅馬等義大利北部的大城市,並快速地向歐陸各地擴張影響。它孕育的「人文主義」(Humanism),以人本為中心的思想體系,衝擊著千年來「天主之城」(City of God,借用聖奧斯定著作的用語)的架構,以迄於今。十六世紀初期基督新教蔚然而起,形成氣候,宗教改革(Reformation)不是一天造成的。
總之,西歐中古世紀結束的脈絡,在十五世紀的末期已昭然若揭。
1453 A.D. 拜占庭帝國被鄂圖曼土耳其人(Ottoman Turks)滅亡。5月29日,君士坦丁堡城破君亡──拜占庭最後一位皇帝在保衛戰中陣亡;征服者穆罕默德二世蘇丹王在聖索菲亞大教堂向阿拉真神謝恩。自此以後,查士丁尼傳世的偉大建築成了回教的清真寺。不久之後,蘇丹王任命一位新的希臘正教宗主教,並宣佈他自己是教會的保護者。
1453 A.D. 在法蘭西土地上蹂躪的英法百年戰爭(1337–1453),以法國得勝而告結束。法蘭西王室開始加速中央集權政府的過程,朝向現代的民族國家前 進。
1492 A.D. 在西班牙半島南端格拉那達(Granada)僅存的回教王國戰敗投降。從711年開始攻佔大部份西班牙半島的回教勢力,終被完全驅除。1492年1月2日,勝利的亞拉岡國王斐迪南和卡斯提爾女王伊莎貝拉女王夫婦凱旋進入摩爾人的名城阿罕布拉(Alhambra of Granada)。
1492 A.D. 航海家哥倫布(Columbus)為支助他的西班牙皇室發現了美洲新大陸,開啟了西班牙海外殖民的紀元。
※ 十五世紀的西歐,是一個充滿各種歷史上的轉折(transition)的大時代──
在政治上,日耳曼地區和義大利半島可謂是「諸侯時代」(Age of the Princes)。義大利北部諸城邦國家的「暴君時代」(Age of the Despots),諸如,威尼斯的共和國(Republic of St. Mark)和佛羅倫斯(Florence)的麥迪奇家族長期統治(Medici,1434至1494)。各種政治理論和實務的出現,它們成了「歐洲的學校」──英、法、西等中 央集權的王室多師法之。
日耳曼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馬克西米連一世(Maximilian I, 1493–1519)借重和歐洲各王室聯姻而取得繼承的策略,他的孫子查理五世(Charles V)竟成了半個西歐的統治者(包括,西班牙和低地國Low Countries)。
統一後的西班牙,戮力於開拓南美洲殖民地,創造了可觀的財富和帝國。結束百年戰爭後的法蘭西王室,加速中央集權的過程,並在經濟、社會、文化上的精粹後,逐漸成為歐洲人欽羨的焦點。孤懸海外的英倫三島,以不同於歐陸帝制的議會模式逐漸完成君主政體的鞏固。
在莊園經濟基礎上的封建社會(feudalism),隨著貿易、金融、製造的工商業發達和城市興起等的巨大社會變化而瓦解,預告了未來的資本主義社會。
十三世紀已然在義大利開始的「文藝復興」(Renaissance),在十四世紀集大成於佛羅倫斯、羅馬等義大利北部的大城市,並快速地向歐陸各地擴張影響。它孕育的「人文主義」(Humanism),以人本為中心的思想體系,衝擊著千年來「天主之城」(City of God,借用聖奧斯定著作的用語)的架構,以迄於今。十六世紀初期基督新教蔚然而起,形成氣候,宗教改革(Reformation)不是一天造成的。
總之,西歐中古世紀結束的脈絡,在十五世紀的末期已昭然若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