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西方」遇見「東方」
西元1095年11月25日在法蘭西的克勒蒙(Clermont)的宗教大會上,教宗烏爾班二世(Pope Urban II)振臂高呼:「十字軍去把聖地奪回來!」情緒高昂的群眾狂熱地回應:「這是天主的旨意!」(God wilst)。群眾紛紛佩戴「十字」在衣服上(crusaders),表示願意加入,十字軍於焉成型並出擊。
戲劇化的場景描述,乃在於突顯歷史上這段非常獨特而且長達兩百年的十字軍運動(一般直稱「十字軍東征」)。它不是一個歷史的偶然事件。諸多因素齊備的背景下,在對的人、時、地的關鍵點上,觸發而成的。
七世紀興起的回教及其勢力,迅即席捲基督徒的老地盤──敘利亞、巴勒斯坦、小亞細亞、埃及、北非等地,並且一直和「基督王國」對抗著。但對於基督徒熱衷的(巴勒斯坦)「聖地朝聖」,始終是容忍的,直到十一世紀末葉塞爾柱土耳其人的興起。居於緩衝地理位置上的拜占庭帝國岌岌可危。西方拉丁教會的「基督王國」因而有唇亡齒寒的警惕。此外,消除新近發生的(1054年)東、西方教會的分裂,和提高羅馬教宗的聲譽,當為重要的動機之一。
歷經第十、十一世紀天主教會內部重大的改革之後,教會氣象一新,士氣大振,被史家稱許為「中古的盛世」。教宗的中央集權化,不僅止於理論上的確認,在經濟能力和行政組織架構上已於日常生活中運作著。在群龍無首的西歐地區,教宗儼然也是俗世的領袖。依賴有限土地和農業生存的普羅大眾,生活上捉襟見肘。封建制度社會下的各地貴族,為爭奪有限土地財富的私鬥,不絕如縷。東方(回教的地區)是個「流奶與蜜」的富庶地區,為什麼不冒險去「發財」呢?況且,歷經多個世紀蠻族入侵打擊的西歐地區,如今羽翼漸豐,有能力結合在一起共創一番事業。
至於,對參加十字軍的個人而言,以朝聖者的心態希冀其以往的過犯(sins)能蒙上天的豁免,加上「全大赦」(plenary indulgence)特許的加持,和「聖戰」而死等同殉道者的殊榮,以及教宗為免除後顧之憂而特別立法保障其留在家鄉的產業和權力,「吾其勇往直前,義無反顧矣!」
第一次的十字軍行動成功後,在從敘利亞直到埃及的濱臨地中海的狹長地帶,建立了四個封建型態的拉丁國家。分裂的回教勢力,終有新的團結領袖。最北端的拉丁國家厄得薩,滅於1144年。第二次的十字軍,潰敗於小亞細亞,而殘部又受制於當地拉丁人既得勢力的制肘,無功而息。
第四次的十字軍,改由海路出發,初始即受制於財務的困難,繼而覬覦君士坦丁堡的巨大財富,壓根兒忘記了前往「聖地」的初衷。
除了在巴勒斯坦勢力的主客易位、環境丕變之外,宗教上熱情的消褪是重要的因素。新近創立、封建的拉丁國家,如同在家鄉時的行徑,醜行不斷,令西方教會的虔誠者大失所望。再則,長居此地者發現,與回教徒和平共處並非不可能。
而此時,西歐有近在門楣、更切身值得關心戮力的事端。在波羅的海(Baltic Sea)沿岸,條頓武士團(Teutonic Knights)對異教的立陶宛人和波蘭等的斯拉夫人進行掃蕩和歸化的皈依活動。1208至1240年間,法國南部阿爾比異端(Albi- gensian Heresy)勢力的消弭行動,更是迫在眉睫。收復西班牙的失土(回教徒所佔領)最是刻不容緩。十三世紀的末葉,西班牙地區的回教勢力,僅剩伊比利半島東南隅的格拉納達王國(Kingdom of Granada)。此外,1220年到1250年教宗與日爾曼皇帝腓特烈二世的激烈鬥爭等,如何能激發宗教熱情?1291年,聖地最後據點的亞克城淪陷,十字軍運動的時期正式劃下了一個句點。
十三世紀蒙古人三次大規模的西征行動,震驚了既有的中亞、回教、和基督王國的世界。「拔都西征」在1242年甚至於到達維也納的附近。歐亞間的交通大動脈,是便捷而暢通的。威尼斯商人馬可孛羅(Marco Polo, 1254–1324)的遊記,大開歐洲人的眼界,也燃起前往東方的火苗。以傳教的眼光來看,一片廣大的、基督的沃土極待去開發和耕耘(十二世紀以前,歐洲已完全納入「基督王國」),另則,聯盟蒙古人夾擊回教勢力是可行的選項,遂有1294年方濟會士孟高維諾神父抵達北京的傳教之行,以及類似的諸多嘗試。
十字軍運動兩百年來,東、西方之間大規模的人員流動和商業接觸,更令閉塞已久的歐洲人欽羡東方和更遠的東方。在地中海航行和商貿的既有基礎上,遂有1492年哥倫布的發現美洲新大陸,和葡萄牙人繞過非洲好望角,航向印度和東亞香料產地,因而開啟的「大航海時代」。
辭彙(註解)
※ 聖墓(Holy Sepulchre)──
羅馬君士坦丁皇帝,因其母親海倫娜(St. Helena)往耶路撒冷(Jerusalem)朝聖時,發現了耶穌受難的木十字架(True Cross)以及受難的一些遺物,在發現的遺址上蓋了一座教堂,這就是後世所稱的「聖墓」。西元638年,新興回教勢力的奧瑪哈里發(Caliph Omar)攻佔耶路撒冷,指派他的一名戰士努塞伯(Nuseibeh)為守墓人,掌管大門的鑰匙。他的後人一直接手此職務,以迄於今。根據《時代雜誌》(TIME, Aug 7 – Aug 14,2006)的報導,現任守墓人瓦吉(Wajeeh Nuseibeh)已任此職55年,這個地方的產權屬於七個不同基督宗教的派別(其中,天主教、希臘正教、和亞美尼亞教會約佔有70%的產權),每個月各付給瓦吉五美元。為什麼耶穌「聖墓」的鑰匙竟然交由「不相干」的一個回教徒掌管?因為,這七個互不相讓的教派都視瓦吉為「中立者」(neutral)──「我不是狂熱份子,我尊重基督徒。」
※十字軍(Crusades)──
第七世紀以來佔領巴勒斯坦聖地(Holy Land)的回教勢力,並不阻礙基督徒前來「朝聖」(pilgrimage)。1050年代以後,來自中亞的塞爾柱土耳其人(Seljuk Turks)新近皈依回教,因宗教上的狂熱,遂多加阻撓。1071年擊敗拜占庭大軍於曼西格(Manzikert),佔領大部份的小亞細亞,以尼西亞(Nicaea,與君士坦丁堡僅一水之隔)為首都。各種因素齊備之下,促使教宗烏爾班二世(Pope Urban II,1088–1099)於1095年在(法國的)克勒蒙(Clermont)舉行的宗教大會上登高一呼,號召全歐的基督徒(事實上,即是全歐洲的人民)組成「十字軍」,前往解放聖地。前後「八次」的十字軍東 征,歷時共約二百年。當時,大規模的人員、物資、金融的交通往來,對於西歐歷史的發展和對外擴張運動(如,「大航海時代」和世界殖民的「帝國主義」),影響深遠。
「Crusader」,係指佩戴「十字」者,亦即,參加十字軍前往聖地的人。此時在「基督王國」(Christendom)內獨具重大影響力的羅馬教宗的親自號召,和基督徒的宗教狂熱,當然是第一次的十字軍轟轟烈烈地如火如荼般盛行的主要原因。在家鄉潦倒窮困的普羅大眾(大部份是農民)和厭倦私鬥的各地大、小貴族,憧憬於在東方的發財致富,更是不言可喻。
沿途陸續有數萬人加入的「農民十字軍」(Peasant Crusades)於1096年春由陸路結隊向東推進。這班烏合之眾,既無紀律,又無補給,沿途劫掠和傷亡過半,同年十月抵達君士坦丁堡。拜占庭皇帝在失望之餘,將殘眾安置於對岸的西弗多托(Civetot)軍營,以等待正規軍的到來匯合,但這班民兵不聽所勸,魯莽躁進,終被土耳其人所滅。
由大、小貴族組成的正規軍約三萬人,於1096年夏天分三路東進,次年春天會師於君士坦丁堡。1097年6月,十字軍攻下塞爾柱土耳其人的首都尼西亞。一小支人馬續往東,在幼發拉底河濱的厄得薩(Edessa)古城(位於敘利亞的北方,為戰略要地),於1098年建立了第一個十字軍的國家。1098年6月攻下安提約基亞城(Antioch),建立第二個國家。1098年6月到達耶路撒冷的大軍,經年餘的圍攻,第一批十字軍於1099年7月13日進城,兩天後守軍全部投降。十字軍進城後大肆屠殺,僅所羅門聖殿(Temple of Solomon)的避難者就有萬餘人遭屠,血流成渠,高及馬膝。十五日晚,十字軍齊集「聖墓」(Holy Sepulchre),感謝天主的賜福勝利。
十字軍在中東沿地中海的一條狹長地帶,共建立了四個國家以固守之。但並非由於他們的城堡或軍力強大,得以長期固守,乃因敵人回教徒勢力的四分五裂。1120年代在底格里斯河旁興起的回教領袖善奇(Zangi, Governor of Mosul),於1144年滅了厄得薩國。
這個惡訊,激起了西歐第二次的十字軍。雖有聖伯納德(St. Bernard)在歐洲的鼓吹,喚起了廣泛的熱情,以及首次有西方君主──法蘭西的路易七世(Louis VII)和日爾曼皇帝康拉德三世(Conrad III)──的參加,但在通過君士坦丁堡時與拜占庭皇帝結怨更深(在送十字軍渡過海峽前,將麵粉摻了白堊賣給他們,並暗通土耳其人)。大軍在小亞細亞幾乎全軍覆沒。殘餘部隊抵達聖地後,當地的拉丁貴族懼怕新來者會竊奪他們的王國,而多方予以牽制,以致未能攻取大馬士革(Damascus)。1154年善奇之子努瑞丁(Nuredin)攻取了大馬士革,於是回教徒的敘利亞團結一致對抗拉丁人。第二次的十字軍行動遂偃旗息鼓。
1169年從埃及出發的薩拉丁(Saladin),統一了敘利亞和美索不達米亞,於1187年攻陷耶路撒冷。因此,又激起了西方的第三次十字軍(1189–1192)。日爾曼皇帝「紅鬍子」腓特烈(Frederick Barbarossa)率領一支大軍,經拜占庭進入小亞細亞,但不幸溺斃於渡河之中(1190年),部份軍隊仍續往巴勒斯坦,與法王腓力‧奧古斯都(Philip Augustus)和英王「獅心」理查(Richard the Lion-Heart)會合。英、法兩國君主在歐洲本已是死敵,自是彼此制肘,自亂了陣腳。第三次十字軍的主要戰爭是圍攻亞克城(Acre,濱地中海的海港),費時一年半,至1191年始攻克。至於耶路撒冷,則由理查與薩拉丁簽約准許基督徒自由朝聖。此時,拉丁人在巴勒斯坦的勢力僅餘的黎波里(Tripoli)海港城和安提約基亞城等據點而已。
教宗伊諾森三世(Pope Innocent III)所號召的所謂「第四次」十字軍,由海路出發,一開始即受威尼斯商人的引誘,繼又垂涎君士坦丁堡的財富,終於有1204年的洗劫君士坦丁堡,和建立國祚達57年之久的拉丁帝國。沒有人去提收復聖地的原旨,而教宗除將他們全部「開除教籍」(excommunicated)之外,也無可奈何。
另外的所謂第五次(1218–1221)、第六次(1227–1229)、第七次(1249)、第八次十字軍(1270),大致上都乏善可陳。
1258年蒙古西征的大軍,消滅了巴格達的回教阿拔斯王朝(Abbasid Cali-phate), 繼續進軍敘利亞。埃及的拜巴斯(Baibars,蘇丹王禁衛軍的將領,後自立為蘇丹王)北上禦敵,於1260年的安‧傑魯(Ain Jaut)一役大敗蒙古人。1268年攻佔安提約基亞,1289年攻佔的黎波里,終於在1291年攻下亞克城,屠殺了六萬名基督徒。二百年的十字軍運動,至此告終。
※武裝的修道者團體(Military Religious Orders)──
第一次十字軍運動成功後,基於保護朝聖者(pilgrims)和鞏固既有佔領地的需要,志同道合的騎士們採行修道院的理念,組織有武裝的修道者團體。這是一種新的嘗試──將宗教修行和封建騎士兩種精神相結合──會士們除了遵守修道院傳統的貧窮、獨身、和服從外,再加上誓言「以武力保護聖地」。
來自布根地(Burgundy)的騎士修(Hugh de Payns)於1119年創立的「聖殿騎士團」(Order of the Knights Templar),是第一個這樣的團體。因成立時的會院在所羅門聖殿的附近,而得名「Templar」。
十字軍之前已在耶路撒冷為朝聖者提供醫療服務的聖若翰醫院(奉「洗者若翰」為主保的一個修道者團體)受此激勵,由當時的會長雷蒙(Raymond du Puy, 1125–1158)主導,再加上武裝保護聖地的服務,是為「醫院騎士團」(The Knights of St. John of Jerusalem,簡稱 Hospitallers)。
另有日爾曼騎士腓得利(Frederic of Svevia)於1128年創辦的「條頓騎士團」(Teutonic Knights,其全名為Order of St. Mary)。成員多為日爾曼的貴族騎士,且活躍於東日爾曼的開疆闢土,以武力強迫異教徒皈依基督信仰(尤以1227年後對普魯士人Prussians的「基督化」事蹟為著)。直到十六世紀才自行解散。聖殿騎士穿著「白衣紅十字」的會服,醫院騎士穿著「黑衣白十字」會服,而條頓騎士則穿著「白衣黑十字」會服。十字軍被逐出聖地後,聖殿騎士團因在歐陸擁有龐大財產轉而從事金融業,已失去其崇高的理想。樹大招風而懷璧其罪,在法王的脅迫下,教宗於1312年勒令該修道團解散(因修道者僅受「宗教法庭」的管轄),而其財產乃順理成章地遭法國國王沒收。醫院騎士團因固守醫療服務的宗旨並逐步轉型,經歷流亡塞普路斯島、羅德島,於十六世紀獲西班牙國王贈予馬爾他島(Malta),而成為一「主權國家」。後於1798年遭法國拿破崙皇帝的強佔而流浪,終至落腳羅馬城,以迄於今日。它早已放棄「武裝」,且轉型為純粹醫療服務的一個國際性的團體,是今日所號稱的「馬爾他騎士團」(Knights of Malta)。因仍具有「國家主權」,是聯合國(U. N.)承認的一個「永久觀察員」。
※ 聖墓(Holy Sepulchre)──
羅馬君士坦丁皇帝,因其母親海倫娜(St. Helena)往耶路撒冷(Jerusalem)朝聖時,發現了耶穌受難的木十字架(True Cross)以及受難的一些遺物,在發現的遺址上蓋了一座教堂,這就是後世所稱的「聖墓」。西元638年,新興回教勢力的奧瑪哈里發(Caliph Omar)攻佔耶路撒冷,指派他的一名戰士努塞伯(Nuseibeh)為守墓人,掌管大門的鑰匙。他的後人一直接手此職務,以迄於今。根據《時代雜誌》(TIME, Aug 7 – Aug 14,2006)的報導,現任守墓人瓦吉(Wajeeh Nuseibeh)已任此職55年,這個地方的產權屬於七個不同基督宗教的派別(其中,天主教、希臘正教、和亞美尼亞教會約佔有70%的產權),每個月各付給瓦吉五美元。為什麼耶穌「聖墓」的鑰匙竟然交由「不相干」的一個回教徒掌管?因為,這七個互不相讓的教派都視瓦吉為「中立者」(neutral)──「我不是狂熱份子,我尊重基督徒。」
※十字軍(Crusades)──
第七世紀以來佔領巴勒斯坦聖地(Holy Land)的回教勢力,並不阻礙基督徒前來「朝聖」(pilgrimage)。1050年代以後,來自中亞的塞爾柱土耳其人(Seljuk Turks)新近皈依回教,因宗教上的狂熱,遂多加阻撓。1071年擊敗拜占庭大軍於曼西格(Manzikert),佔領大部份的小亞細亞,以尼西亞(Nicaea,與君士坦丁堡僅一水之隔)為首都。各種因素齊備之下,促使教宗烏爾班二世(Pope Urban II,1088–1099)於1095年在(法國的)克勒蒙(Clermont)舉行的宗教大會上登高一呼,號召全歐的基督徒(事實上,即是全歐洲的人民)組成「十字軍」,前往解放聖地。前後「八次」的十字軍東 征,歷時共約二百年。當時,大規模的人員、物資、金融的交通往來,對於西歐歷史的發展和對外擴張運動(如,「大航海時代」和世界殖民的「帝國主義」),影響深遠。
「Crusader」,係指佩戴「十字」者,亦即,參加十字軍前往聖地的人。此時在「基督王國」(Christendom)內獨具重大影響力的羅馬教宗的親自號召,和基督徒的宗教狂熱,當然是第一次的十字軍轟轟烈烈地如火如荼般盛行的主要原因。在家鄉潦倒窮困的普羅大眾(大部份是農民)和厭倦私鬥的各地大、小貴族,憧憬於在東方的發財致富,更是不言可喻。
沿途陸續有數萬人加入的「農民十字軍」(Peasant Crusades)於1096年春由陸路結隊向東推進。這班烏合之眾,既無紀律,又無補給,沿途劫掠和傷亡過半,同年十月抵達君士坦丁堡。拜占庭皇帝在失望之餘,將殘眾安置於對岸的西弗多托(Civetot)軍營,以等待正規軍的到來匯合,但這班民兵不聽所勸,魯莽躁進,終被土耳其人所滅。
由大、小貴族組成的正規軍約三萬人,於1096年夏天分三路東進,次年春天會師於君士坦丁堡。1097年6月,十字軍攻下塞爾柱土耳其人的首都尼西亞。一小支人馬續往東,在幼發拉底河濱的厄得薩(Edessa)古城(位於敘利亞的北方,為戰略要地),於1098年建立了第一個十字軍的國家。1098年6月攻下安提約基亞城(Antioch),建立第二個國家。1098年6月到達耶路撒冷的大軍,經年餘的圍攻,第一批十字軍於1099年7月13日進城,兩天後守軍全部投降。十字軍進城後大肆屠殺,僅所羅門聖殿(Temple of Solomon)的避難者就有萬餘人遭屠,血流成渠,高及馬膝。十五日晚,十字軍齊集「聖墓」(Holy Sepulchre),感謝天主的賜福勝利。
十字軍在中東沿地中海的一條狹長地帶,共建立了四個國家以固守之。但並非由於他們的城堡或軍力強大,得以長期固守,乃因敵人回教徒勢力的四分五裂。1120年代在底格里斯河旁興起的回教領袖善奇(Zangi, Governor of Mosul),於1144年滅了厄得薩國。
這個惡訊,激起了西歐第二次的十字軍。雖有聖伯納德(St. Bernard)在歐洲的鼓吹,喚起了廣泛的熱情,以及首次有西方君主──法蘭西的路易七世(Louis VII)和日爾曼皇帝康拉德三世(Conrad III)──的參加,但在通過君士坦丁堡時與拜占庭皇帝結怨更深(在送十字軍渡過海峽前,將麵粉摻了白堊賣給他們,並暗通土耳其人)。大軍在小亞細亞幾乎全軍覆沒。殘餘部隊抵達聖地後,當地的拉丁貴族懼怕新來者會竊奪他們的王國,而多方予以牽制,以致未能攻取大馬士革(Damascus)。1154年善奇之子努瑞丁(Nuredin)攻取了大馬士革,於是回教徒的敘利亞團結一致對抗拉丁人。第二次的十字軍行動遂偃旗息鼓。
1169年從埃及出發的薩拉丁(Saladin),統一了敘利亞和美索不達米亞,於1187年攻陷耶路撒冷。因此,又激起了西方的第三次十字軍(1189–1192)。日爾曼皇帝「紅鬍子」腓特烈(Frederick Barbarossa)率領一支大軍,經拜占庭進入小亞細亞,但不幸溺斃於渡河之中(1190年),部份軍隊仍續往巴勒斯坦,與法王腓力‧奧古斯都(Philip Augustus)和英王「獅心」理查(Richard the Lion-Heart)會合。英、法兩國君主在歐洲本已是死敵,自是彼此制肘,自亂了陣腳。第三次十字軍的主要戰爭是圍攻亞克城(Acre,濱地中海的海港),費時一年半,至1191年始攻克。至於耶路撒冷,則由理查與薩拉丁簽約准許基督徒自由朝聖。此時,拉丁人在巴勒斯坦的勢力僅餘的黎波里(Tripoli)海港城和安提約基亞城等據點而已。
教宗伊諾森三世(Pope Innocent III)所號召的所謂「第四次」十字軍,由海路出發,一開始即受威尼斯商人的引誘,繼又垂涎君士坦丁堡的財富,終於有1204年的洗劫君士坦丁堡,和建立國祚達57年之久的拉丁帝國。沒有人去提收復聖地的原旨,而教宗除將他們全部「開除教籍」(excommunicated)之外,也無可奈何。
另外的所謂第五次(1218–1221)、第六次(1227–1229)、第七次(1249)、第八次十字軍(1270),大致上都乏善可陳。
1258年蒙古西征的大軍,消滅了巴格達的回教阿拔斯王朝(Abbasid Cali-phate), 繼續進軍敘利亞。埃及的拜巴斯(Baibars,蘇丹王禁衛軍的將領,後自立為蘇丹王)北上禦敵,於1260年的安‧傑魯(Ain Jaut)一役大敗蒙古人。1268年攻佔安提約基亞,1289年攻佔的黎波里,終於在1291年攻下亞克城,屠殺了六萬名基督徒。二百年的十字軍運動,至此告終。
※武裝的修道者團體(Military Religious Orders)──
第一次十字軍運動成功後,基於保護朝聖者(pilgrims)和鞏固既有佔領地的需要,志同道合的騎士們採行修道院的理念,組織有武裝的修道者團體。這是一種新的嘗試──將宗教修行和封建騎士兩種精神相結合──會士們除了遵守修道院傳統的貧窮、獨身、和服從外,再加上誓言「以武力保護聖地」。
來自布根地(Burgundy)的騎士修(Hugh de Payns)於1119年創立的「聖殿騎士團」(Order of the Knights Templar),是第一個這樣的團體。因成立時的會院在所羅門聖殿的附近,而得名「Templar」。
十字軍之前已在耶路撒冷為朝聖者提供醫療服務的聖若翰醫院(奉「洗者若翰」為主保的一個修道者團體)受此激勵,由當時的會長雷蒙(Raymond du Puy, 1125–1158)主導,再加上武裝保護聖地的服務,是為「醫院騎士團」(The Knights of St. John of Jerusalem,簡稱 Hospitallers)。
另有日爾曼騎士腓得利(Frederic of Svevia)於1128年創辦的「條頓騎士團」(Teutonic Knights,其全名為Order of St. Mary)。成員多為日爾曼的貴族騎士,且活躍於東日爾曼的開疆闢土,以武力強迫異教徒皈依基督信仰(尤以1227年後對普魯士人Prussians的「基督化」事蹟為著)。直到十六世紀才自行解散。聖殿騎士穿著「白衣紅十字」的會服,醫院騎士穿著「黑衣白十字」會服,而條頓騎士則穿著「白衣黑十字」會服。十字軍被逐出聖地後,聖殿騎士團因在歐陸擁有龐大財產轉而從事金融業,已失去其崇高的理想。樹大招風而懷璧其罪,在法王的脅迫下,教宗於1312年勒令該修道團解散(因修道者僅受「宗教法庭」的管轄),而其財產乃順理成章地遭法國國王沒收。醫院騎士團因固守醫療服務的宗旨並逐步轉型,經歷流亡塞普路斯島、羅德島,於十六世紀獲西班牙國王贈予馬爾他島(Malta),而成為一「主權國家」。後於1798年遭法國拿破崙皇帝的強佔而流浪,終至落腳羅馬城,以迄於今日。它早已放棄「武裝」,且轉型為純粹醫療服務的一個國際性的團體,是今日所號稱的「馬爾他騎士團」(Knights of Malta)。因仍具有「國家主權」,是聯合國(U. N.)承認的一個「永久觀察員」。
※回教(Islam,「順服」之意)──
穆罕默德(Mohammed,約570–632)擷取猶太教和天主教的精髓教義,創立了回教。「阿拉(Allah)是唯一真神,穆罕默德是先知(prophet)」,乃是基本的核心信條,信徒稱為「Muslim」(意為「那些順服的人」,或譯為「穆斯林」)。西元622年是回曆的元年。632年穆罕默德逝世時,約有1/3的阿拉伯人成為回教徒。回教軍隊迅即向外擴張勢力──639年佔領耶路撒冷;波斯業已積弱不振,而敘利亞和埃及都因「一性論」而長期劇烈爭議,早已和拜占庭帝國貌合神離,於641年以前陸續被降服;698年征服北非的迦太基;711年渡過直布羅陀海峽,迅即征服西班牙;東征大軍於724年抵達印度河與中國的西疆。
大致上,回教不到一百年所征服的廣大土地上的人心,是一種決定性的征服,以迄於今。雖然,初期採行宗教容忍的政策,境內大批基督徒的改宗和異教徒的皈依回教,都是後來的事。敘利亞、小亞細亞、巴勒斯坦、埃及、和北非等,過去曾經是基督徒重心的所在,除分散各地少數的基督教派仍殘存外,都永遠地失去了。
漢唐以來西向橫越亞洲商貿的陸上絲路(Silk Road),由於阿拉伯回教勢力介於和歐洲之間的橋樑關鍵位置,而遭其長期地壟斷。再經由歐亞交界的拜占庭帝國,中國的貨物和東亞的香料(spices)始能到達西歐。二百年的十字軍運動,西方人長期與阿拉伯人同居共處,或經由前往聖地的旅程,眼界大開。尾隨蒙古人西征路徑前往遠東,或於十六世紀初開始「大航海」的世紀,西方人於焉終將登上主導世界的舞台。
※蒙古人的西征──
1218年成吉思汗(1162–1227)夷平中亞的花剌子模國(大屠殺),1220年攻陷哈拉特城(160萬人死亡),攻佔尼夏布城(約175萬人喪生)。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是為第一次西征。1235年的拔都西征,1237年征服莫斯科(Moscow),1240年佔領基輔(Kiev),攻入波蘭、匈牙利、捷克,直到維也納(Vienna)附近。因1242年蒙古大汗窩闊台去世,拔都才班師回朝(因遊牧民族的習俗,基於對酋長個人式的忠誠傳統,諸王需親自選立新的「大可汗」),是為第二次西征。
1252年蒙古大汗派旭烈兀第三次西征。1258年滅巴格達的回教阿拔斯王朝,續進敘利亞,1260年敗於北上的埃及禁衛軍而受阻。西征的主力於1256年在高加索地區建立伊兒汗國。1259年蒙哥去世,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爭奪蒙古大汗的寶座。
※《馬可孛羅遊記》(The Travels of Marco Polo)──
敘述威尼斯商人馬可孛羅(1254–1324)在17歲(1271)開始,歷時24年的東方見聞錄,於1298年在熱那亞的監獄中,由人代筆完成。是否其本人的親歷或僅是道聽途說的傳聞,姑不予評論。
※ 1294年,方濟會士孟高維諾神父(Fr. Monte Corvino)經由海路,在(福建)泉州登陸,進而抵達北京,傳教頗有成果,後被教廷任命為北京的總主教(arch- bishop), 並陸續有方濟會士抵達。這是確有其事的史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