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候到了!
此時此刻,耶穌的來臨到人間,是為了實現祂所預許的時期
(“in the fullness of the times”)
(“in the fullness of the times”)
── 聖保祿的書信
有一個呼聲喊說:
「你們要在曠野中預備上主的道路,
在荒原中為我們的天主修平一條路!
一切深谷要填滿,一切山陵要剷平,隆起的要削為平地,崎嶇的要闢成坦途!
上主的光榮要顯示出來,凡有血有肉的都會看見。
這是上主親口說的。」
「你們要在曠野中預備上主的道路,
在荒原中為我們的天主修平一條路!
一切深谷要填滿,一切山陵要剷平,隆起的要削為平地,崎嶇的要闢成坦途!
上主的光榮要顯示出來,凡有血有肉的都會看見。
這是上主親口說的。」
──《依撒意亞先知書》(40:3-5)
我們常用「天時、地利、人和」來形容歷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或成就。回溯當時、當地的大環境,似乎也能找出時代潮流中,天主教會萌芽、成長的三個有利條件──猶太宗教(Judaism)、希臘羅馬文明(Greco-Roman Era)、羅馬帝國的承 平時期(Pax Romana)。
亙古以來,猶太人獨特的、獨尊一神堅定的民族宗教信仰傳統,以及衍生出高超的倫理和道德生活準則、公平正義的社會標準、宗教的日常禮儀生活等,才能捨我其誰地孕育出這個開始面向全人類──不同種族、或男或女、是貴是賤,在天地真神的面前,是一個眾生平等的人類──的新宗教。耶穌的宗徒和門徒都是本鄉本土的猶太凡夫俗子。第一代的新基督徒也大部分是猶太人──包含,許多僑居海外的猶太人。他們仍依循祖傳的規矩,在猶太族群中實踐日常的宗教生活。只是還加上,相信「耶穌是天主在救贖史中預言的默西亞(救贖者)」,以及他的復活。而且,在猶太安息日的禮儀之外,每週的主日(耶穌復活的日子,亦即星期日)特別聚在一起禱告及舉行紀念耶穌最後晚餐的「餅和酒」的宗教禮儀。
完整的猶太傳統經典,是新教會聖經的「舊約」(Old Testament)部分。它的 新約(New Testament)──以耶穌為中心──的經典書,包括四部福音書(記錄耶穌的傳道內容)和宗徒行誼,以及他們的書信等,在第一世紀的中到末葉之間,陸續寫作完成。
在當時羅馬帝國的東半部,是泛希臘文化(Hellenism)盛行的地區。縱然各地有方言,希臘語是統一的語言。天主教「新約」的各經典書籍,除瑪竇福音外,原書都是希臘文。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思想傳播的工具,天主教信仰的傳播因而通行無阻。
西元前27年統一羅馬帝國的屋大維稱帝,取號奧古斯督,直到西元180年羅馬皇帝奧利留(Marcus Aurelius)去世的二百年期間,是羅馬帝國的承平和極盛時期,史稱「羅馬和平」。地中海(Mediterranean Sea)是帝國的內海。在環繞它的廣大帝國領土上,有著高效率的分區行省(Province)行政管理,和來往便捷的道路及海運(因而有「條條大路通羅馬」的諺語)。便利的交通,加上散佈帝國內各大都市的猶太人社區作為接觸外邦人的媒介,這對於初期天主教會的發展,是「如虎添翼」般的客觀上的有利條件。
至於,主觀的條件上,當時的社會需要一個優良、高尚的宗教,以滿足帝國內不同階層和形形色色不同民族的人心渴望。羅馬人以動物為主的原始宗教,隨著國勢擴張的腳步,逐漸融入希臘的眾神及其概念。然而,擬人化的眾神,只是公眾祭祀儀式的對象,不是人們景仰心儀的人生歸宿。而傳承自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等的希臘人生哲學,以一系列嚴謹的思考方式,追尋人生的真諦實義,迄未能給人們提供完滿的解答。
盛行於波斯,以宰牛為除罪祭獻的米特拉神(Mitra),被融入羅馬的眾神。然 而,其神秘宗教僅訴諸某一特殊的社會階層,且未有完整美善的教義。源自埃及的依西斯神(Isis),也非常偏頗。猶太人則典藏其信仰的珍寶,吝於與世人分享。
帝國的社會經濟,仰賴大量的奴隸──來源多為戰爭俘虜及其後裔,也有罪犯或因買賣契約等。據說,羅馬城三分之二的人口是奴隸;亞歷山大里亞城,則為二分之一,可見奴隸階級在帝國人口中的比例。法律所保障的是「自由人」,奴隸不受保護。社會習俗的殘暴和品味不高,在羅馬鬥獸場的各種人獸相鬥(或以之處決罪犯)、對決比武(gladiators,亦即現今一般通稱的「神鬼戰士」)等公眾娛樂節日中,可見一斑。
今世的勞苦無助和無望,對照於在真神信仰內眾生平等以及來世福報永生的盼望,尤其在第一、二代基督徒引頸企盼有生之年耶穌基督再度來臨並審判世界的渴望之下,大量的下層社會民眾如野火漫燒一般的擁抱這個新誕生的宗教,也就不足為奇了。
詞彙(註解)
※ 希臘羅馬文明時代(Greco-Roman Era)──
征服小亞細亞、波斯、和埃及的希臘王亞歷山大,在他死後,帝國分裂為四,仍由其部將統治。希臘文明在這片版圖內盛行,且和各地區原有的文化融合,統稱為泛希臘文化(Hellenism)。羅馬帝國征服這些地區後,自身文化揉合於盛行的泛希臘文化之中,這段前後數百年的時期,統稱為希臘羅馬文明時代。
※ 古希臘哲學家(Greek Philosophers)──
──蘇格拉底(Socrates, 469-399 B.C.)認為知識(knowledge)是一種美德,而無知(ignorance)是惡的。以學生提出問題的方式教導他們。
──柏拉圖(Plato, 428-348 B.C.)認為一個人的精神(spirit)是最重要的,但常被人性的物質層面(material side)阻礙著。這個靈魂(soul)和肉身(body)的概念,深深影響後世天主教的神學觀。
──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 B.C.)倡導人的善(human good)既適用於個人, 也適用於國家。
──伊比鳩魯(Epicurus 341-271 B.C.)學派。
──斯多噶學派(Stoicism),因其首位哲學家日諾(Zeno, 366-264 B.C.)在雅典城教學的所在「Stoa」而命名。他強調實用的事務和精神寧靜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