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二前夕數任教宗的特寫
◎ 碧岳十世(St.Pius X, 1903-14)
晉鐸後,從本堂神父到當選教宗前任職威尼斯宗主教,一直是擔任教區內的牧靈職務,而其教宗任內的成就,也多在對教會的建樹。因其聖德而被冊封為「聖人」(saint)。
他對「現代主義」(modernism)的批判,甚為嚴厲。
1914年新任命13位樞機──數世紀以來,教廷樞機團中首度義籍和非義籍各半數。
他致力於編纂一部易於查考的教會法典(Code of Canon Law, 1917)。
各項改革措施:
1. 鼓勵聖經研究,尤其,因應十九世紀在考古、科學、和歷史上的新發現,而有新解讀的困擾,他在1909年創辦「聖經學院」(Biblical Institute,起初趨於保守的態度,隨時日轉移,逐漸接受許多新的聖經註解,在梵二前夕和期間大放異采,被稱為,Biblicum);
2. 強調格列哥里吟詠調(Gregorian chant)最適合於教堂的禮儀和彌撒;
3. 鼓勵勤領聖體(Holy Eucharist)──它不是教友在德行生活上的獎賞,而是達此目標的助益,且可每日領受(在此之前,有論者認為,要有非常的準備期間,因此每年僅數次領受聖體)。初領聖體的兒童年齡可降至7足歲,只要能分辨聖體與普通麵餅的區別。
◎ 本篤十五世(Benedict XV, 1914-22)
當選教宗前的七年總主教任期之前,曾多年任職教廷副國務卿,有著豐富的外交經驗與國際觀。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上半是全球傳教事業最興旺的時期。但各國民族主義和殖民政策,與大公教會的指導方針,多有衝突和矛盾現象,本篤教宗的《夫至大通諭》(Maximum Illud, 1919)被譽為現代傳教事業的「大憲章」(引喻自英國憲政基礎的歷史文件Magna Carta)。它 強調,傳教士乃是耶穌基督的門徒,慎防陷入各國民族主義的陷阱;尤其,傳揚福音要調適於本地的優良文化,勿將西歐文化強加於福音的傳播中;最成功的傳教士,是扶植本地人教會的建立,以至於外籍傳教士的最終退出,另去開闢新的園地。
◎ 碧岳十一世(Pius XI, 1922-39)
1926年,在羅馬祝聖首批六位華籍主教。
1927年,祝聖首位日籍的長崎教區主教(Nagasaki,該教區擁有全日本2/3的教友)。
在世俗主義(secularism)、無神論者(包括,從蘇聯開始的共產主義國家)、和對宗教漠不關心 (indifference to religion)的氛圍日增的世局中,尤其,義大利的法西斯獨裁和德國納粹黨專政,而其它各國則是民族主義當道,學者型又兼具外交和牧靈經驗的碧岳教宗,既要力挽狂瀾,又要秉持天主教會真理的大旗,並盡其所能地調適於現代社會的發展,其步履之 戒慎,固不待言。
1925年首創「基督君王節」(the feast of Christ the King,當時訂在每年十月最後一個主日來慶祝),以標榜真正的世界和平,是要以基督的精神做為基礎,國際間方能真誠地互助互信,以解決紛爭。
他善用與各國政府訂立「教廷條約」(concordat)的方式,來保障其國內教會的權益。1929年與義大利政府訂定的「拉特朗條約」(Lateran Treaty),解決了懸宕59年的「羅馬問題」(Roman Question)是一大政績。
納粹德國屢次違反與教廷訂定的教廷條約(concordat),碧岳教宗最嚴正的一次抗議和讉責納粹主義的《Mitbrennender Sorge通諭》(1937年3月),是被秘密地運進德國,於夜間送交所有的主教手上,並於翌日的主日彌撒中公開朗讀。三天前,他也發佈《Divini Redemptoris 通諭》讉責無神論的蘇聯共產主義。在教宗任內,他共發佈30篇通諭。
他是首位使用無線電廣播演說和電報(radio and telegraph)的教宗,使他「那塊微小的領土,成為世人精神上的寄託」(美國紐約時報在他逝世時的追悼文章)。
◎ 碧岳十二世(Pius XII, 1939-58)
在戰鼓密集的二戰前夕,62歲的(前任教宗Pius XI的)國務卿(secretary of state)在62位樞機主教的密室選舉(conclave)的第三輪投票中(史上最短的時程之一,因此可謂眾望所歸),就以全數票(unanimously)當選為教宗。
二戰後的共產黨國家的鐵幕內,約有5千3百萬天主教友(佔當時全球教友總數的1/8)淪於「沉默的教會」(Church of Silence,也包括中國的教友)之中。亞、非洲各殖民地的獨立風潮,和隨後對其宗主國所帶來的基督宗教一併性仇視──基督福音的本地化 (inculturation),日益迫切。
教宗支持戰後重建的馬歇爾計劃(Marshall Plan)和歐盟(初始為,鋼鐵聯盟、共同市場),以及維持世界和平的聯合國。接受民主政治,更是教廷轉變態度的一大步。
◎ 若望二十三世(John XXIII, 1958-63)
曾任駐保加利亞(東正教國家)、伊斯坦堡(回教國家,其境內有眾多希臘正教徒和天主教東方禮的教友,但散居各地)、和法國的教廷大使20餘年,接著任職威尼斯宗主教五年的龍開禮樞機(Angelo Cardinal Roncalli),是一位甚具親和力的教宗。因當選時年事已高,原被人認為是個「過渡型」的教宗。然而,他把教宗只可仰瞻的形象,帶到與庶民同甘共苦的位置,正是符合現代民主社會領導人的要求。尤其,神來之筆的召開「梵二大公會議」,讓教會在現代世界中定位和發揮影響力,更是居功甚偉。
在廣播和電視已可全球立即實況轉播的當時,有關梵二的各項訊息立即成為熱門新聞,而且在四年的會議期間,一直持續這種新聞的熱度。梵二被後世史家譽為二十世紀的一件世界大事。若望教宗被美國《時代》雜誌選為1962年的年度風雲人物。
《和平於大地》通諭(1963-04-11)不僅只以天主教會人士為對象,更擴及向全世界所有心懷善意的人們訴求。其主題關於:世界和平;世界人權;關懷低度開發地區和難民問題;敦促基督宗教和廣大的世人合作,停止武器競賽,與維持世界和平;尤其,具體 地指陳,每個人有權利,但也有義務,依照其個人的良心指示,去尋求天主。牽涉的題材,相當廣泛。本通諭對於天主教會的走出自我設限,和進入現代人生活的世界,具有指導性的作用。對梵二文獻《論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更具有啟示性和臨門一腳 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