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梵二的大事記要──二十世紀的歐洲
◎ 1901 A.D. ──
維多利亞女王(Queen Victoria, 1837-1901)逝世。也象徵著全球性大英帝國輝煌世代的結 束,從此式微,美利堅合眾國(U.S.A.)取而代之的跡象,日益明顯。
◎ 1912 A.D. ──
中華民國成立,定都南京。
◎ 1914-8 A.D. ──
第一次世界大戰。自從義大利和德國統一後(1870/1871),歐洲國際政治的均衡狀態, 發生了巧妙的變化。從中古時期地方勢力的「碎片」(fragmentation),發展出具有民族主義 特色的現代國家──要錢、要權、要土地是它們共同的特點。國際紛爭因而愈演愈烈,終至於因微小事件的擦槍走火,而觸發為不可收拾的世界大戰。
與歷史上局部性、短暫而有限度的戰爭性質不同,一戰延續長久,血腥、破壞力廣泛而強大,據估計約一千萬人死亡,且大多為年輕人。一戰後悼念文學盛行,德人雷馬克的《西線無戰事》是一佳例。散佈法、比、德邊境地區的巨型戰爭公墓,除悼念意義外,也提醒世人戰爭的可怕。此外,一戰中的一場小戰役,1915年的Gallipoli戰役(現今土耳其的,濱臨達達尼爾海峽的,一個歐陸上的小半島) 也因英屬的紐、澳聯軍(Anzac)在此地犠牲重大,因而觸發他們獨立建國的自我意識,悼念情懷醖釀成國族的長久紀念,昔日戰場迄今仍是年輕澳洲人的「朝聖地」。每年4月26日的Anzac Day,都盛大慶祝紀念。
◎ 1917 A.D. ──
聖母瑪利亞顯現於葡萄牙的法蒂瑪(Fatima,位於里斯本近郊)。期間所預言的「三個秘 密」──包括,教宗遇刺和蘇聯共產主義的瓦解──均己實現。
◎ 1917 A.D. ──
俄國布爾什維克黨人(Bolsheviks)革命成功,施行共產主義(Communism)。這個以千千萬萬人的性命為代價的社會主義巨型實驗室,苟延至1990年代才以慘敗收場,改行民主制 度。
◎ 關於蘇聯的宗教政策 ──
革命初期的蘇共,是「戰鬥型的無神論者」(militant atheism),以暴力為手段,要消滅 所有的宗教,因為「宗教是人民的鴉片」。
茲僅以俄羅斯東正教會(Russian Orthodoxy)的狀況略做說明。一千多年前,源自希臘「東 方正教」的這個基督宗教,早已是俄羅斯民族的全民信仰,也是民族文化的組成因素之 一。東正教會有形的建制上,早已是政府的一個部門。
革命初期企圖以暴力消滅東正教會的政策,終告失敗。因為監禁(有時,殺害)教士和封閉教堂等措施,並未奏效。及至二戰前夕和其期間,史達林(Stalin)為抵抗希特勒(Hitler) 的入侵,急欲喚起全民的民族意識,乃進而宣稱東正教會是俄羅斯民族的傳統,是社會進步的動力之一,因而撤銷各項反教會的宣傳和措施,但仍禁止黨員和政府人員信教。戰爭艱困期間,教會高層始終是支持政府的。
1943年,史達林甚至於親自接見教會的高層人士,並在稍後宣佈任命一位莫斯科宗主教(亦即,俄羅斯東正教會的最高職位,而該職位已空懸多年。傳統上,此項任命是沙皇的特權)。因此,大 致上又回到管納的傳統政策。
◎ 1922 A.D. ──
義大利墨索里尼(Mussollini)法西斯式獨裁政府開始,直到二戰結束。
◎ 1933 A.D. ──
利用德國在一戰後的混亂局面,希特勒(Hitler)領導的納粹黨(Nazi)在全國大選獲得 多數支持,合法地被任命為德國總理,迅即以各種「民主」的方式取得法西斯式的獨裁大權,進而對外擴張,及至引發第二次世界大戰。
◎ 1936-9 A.D. ──
本世紀初期,西班牙政治混亂的局面,一直延宕未解,終至引發左、右派對峙的「西班牙內戰」。英、美、法等在國際上保持中立,但其國民甚多以「聖戰士」的名義加入政府軍的外籍兵團助戰。其中,以英籍歐威爾(Orwell,以其名著《1984》為世人所熟知)和美籍海明威〔Heymingway,其名著《戰地鐘聲》(For Whom the Bell Tolls) 即以他親身經歷內戰為背景)〕。佛朗哥將軍(Franco)的右派勢力,獲義、德的大力支持,最終獲勝,因而取得法西斯式的獨裁大權以迄於1960年代逝世為止。他在二戰中始終保持中立。至於,他在歷史上的評價,則眾說紛紜。
◎ 1939-45 A.D. ──
第二次世界大戰(亞洲戰場,自1951年12月7日的日軍偷襲珍珠港事變開始起算)。
◎ 1945 A.D. ──
以維持世界和平為目標的聯合國(U.N.)成立,總部設於紐約市。
◎ 1947 A.D. ──
在大英帝國約150年的殖民統治後,印度次大陸在協議中獨立了。印度與巴基斯坦因宗教理由,而劃分疆域,各自獨立建國。
◎ 1948 A.D. ──
以色列(Isreal)在其先祖的故鄉巴勒斯坦(Palestine)建國獨立。猶太人以武力解決當地和四鄰阿拉伯國家的反對,至1949年已造成50萬原居地阿拉伯難民的流亡(是原居地人口的3/4)。1948年即與阿拉伯國家爆發第一次的「以、阿戰爭」,在以後的1/4個世紀內又打了三場大仗,包括著名的「六日戰爭」。以、阿民族之間結下「無解的」種族仇恨和血腥暴力衝突,迄今未歇。
◎ 1949 A.D.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 1947-70s A.D. ──
約略1/4個世紀,是所謂的美、蘇冷戰期(Cold War),其間發生韓戰(1950-3)、越戰 (1964-75)、古巴危機(1962年10月)、西非前殖民地國家的「代理人戰爭」,和其它各式各樣的國際衝突。美、加、英、法等12國為集體防禦,於1949年成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而蘇聯也相應地將東歐各共產國家組成「華沙公約組織」。
◎ 1950 A.D. ──
教宗宣佈「聖母升天」(Assumption of the Blessed Virgin Mary into heaven)為教會當信的 教理。然而,教會每年固定在8月15日慶祝聖母升天節,早已是一項古老的傳統。這是史上第二次,教宗以自身的權威去定義教理。
◎ 1952 A.D. ──
法、義、西德加入荷、比、盧(Benelux)已有成功經驗的組織,擴大成立為「歐洲煤和 鋼鐵組合」(European Coal and Steel Community),進而於1957年組成「歐洲共同市場」(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 EEC,或稱 Common Market)。當時,其所包含的人口總數為1億8千萬人,約與美國人口相當。
◎ 1957 A.D. ──
蘇聯(USSR)成功地發射首枚環繞地球的人造衛星Sputnik號,開啟了美、蘇之間約20年的「太空競賽」(美國「太空總署」成立於1958年)。
◎ 1960 A.D. ──
美國總統大選(11 月),天主教徒的甘乃迪(J.F.Kennedy)勝選。(他於1963年11月遇刺身亡。)
◎ 1962 A.D. ──
梵二大會召開(10/11);古巴飛彈危機(10/22);中國與印度的邊界戰爭(10月20-28日)。
◎ 1963 A.D. ──
若望教宗發表《和平於大地》通諭(4/1);南越共和國天主教徒的吳廷琰總統,在軍事政變中身亡。隨即引發美軍積極介入,是為「越戰」(1964-75)。
◎ 1962-5 A.D. ──
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簡稱梵二,Vatican II)於梵蒂岡城召開。象徵著天主教會邁進現 代世界(to live in the modern world and with it)的里程碑。大會的各項決議案,不僅正向面對各項議題,且頗具前瞻性,被世人譽為二十世紀世界重大事件之一。
◎ 1963-73 A.D. ──
中、蘇邊界糾紛,武力衝突不斷 (註:中國的「文化大革命」爆發於1966年)。
◎ 1964 A.D. ──
蘇共(USSR)領導人赫魯雪夫突遭罷免 (註:消息封鎖,後來才知曉柯錫金繼任)。冷戰中的不 安定因素,在國際間發酵。
◎ 1960s A.D. ──
在1960年代,形成日後美國科技文化重心的矽谷(Silicon Valley),在其國內反主流文化潮流嬉皮運動(Hippies),和日趨嚴重的反越戰示威活動等脫序的社會現象中,開始興起。它吸引Data Processor, Micro-Processor,和Semi-Conductor等各類硬體的製造業和相關科技人才,以及研發中心等產業有利條件的集中與快速的發展,蔚為最新的科技文 明,迄今未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