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梵二的大事記要──十八世紀的西歐
◎ 1713 A.D. ──
烏特勒支條約(a series of treaties of Utrecht)的締結。它終結了法王路易十四在西歐發動的數次國際性的戰爭,是一個典型的以國際政治勢力均衡為原則的和約。
在這個時間點上,來環顧與展望當時西歐的政治、社會與經濟的狀況。「舊政權」﹝Old Regime,相對於以後法國大革命時的宣佈──從此是「新政權」(New Regime)的成立﹞的各國,無論是君主專政(如,法國和普魯士),或君主立憲(如,英國),或共和政體(如,荷蘭),均代表少數上層 階級利益的政府。法國文化(語言、宮廷時尚、……)在路易十四的大力發揚下,蔚為國際的風潮,普遍地被接受。整個社會由教士、貴族、和一般人民﹝除廣大的鄉村農業人口 (均已是「自由農」,而非「農奴」) 之外,也包括都市的工商技工和富裕的商人﹞這三個階層所組成,是普遍的 狀況,多少更類似稍早時期的中古時代(Middle Ages)。
然而,這個政、經、社會的內部,已經是暗潮洶湧。知識份子階層形成的「啓蒙運 動」(Enlightenment)將大力搖動它,例如,美國獨立(1776)和法國大革命(1789)等。而所謂的「工業革命」(Industrial Revolution)也已展開步伐,它吸收了農村大量的剩餘人口(勞動力),刺激各類物資的生產和進口(原料),也吸引了社會上大量增加的財富的投入(資本)。
◎ 西歐各國的概況 ──
荷蘭人在十七世紀稱霸海上,然而風光不再。英國人急起直追,取而代之,直到十九世紀末期,均屬於大英帝國在全球的輝煌歲月。「光榮革命」(1688)迎接荷蘭威廉親王入主英國王室(1688-1702),宛若英荷兩國的合併,遂能吸取阿姆斯特丹的公司經營和金融業創新的先進經驗,並取而代之,成為歐洲的 金融中心。強大的海軍(Royal Navy)當然是建立全球殖民帝國,不可或缺的必備條件。西 班牙帝國在十六世紀就花光了祖宗餘蔭。以歐洲陸權為主的法國,無法兼顧海上的事業, 在與英國歷年來多次的實力較勁中敗下陣來。尤其,「七年戰爭」(1756-63)更是決定性的戰役,從此奠定大英殖民帝國的全球獨霸地位。
居於經濟和工業的領銜發展地位,而「議會主權」(Supremacy of Parliament)的發展也 確定了下來,在國內政治上穩步、不斷地改革與進步,英國終能維持長期的社會穩定和發展。總結「美國獨立」的失敗教訓後,釐訂順應各殖民地特殊需求的原則,終能長期保有以英裔移民為主的加拿大、澳洲、紐西蘭、和南非等海外的屬地。
法王路易十五(1715-74)和路易十六(1774-92)統治下,法國持續成為歐陸政、經、和文化的重心,在「法國大革命」(1789)前的數十年孕育出「啓蒙運動」(The Enlightenment)。
日爾曼民族的地區,仍是300多個大小不等、甚至於單數城堡的邦國,在1648年的西發利亞和約國際會議上任人宰割。然而,屬於霍亨佐倫家族的普魯士王國﹝Prussia of Hohenzollerns,該家族源自「條頓騎士團」(Teutonic Knights)的最後一任團長,他於宗教改革運動的初期皈依路德教派,並轉型為世俗國家﹞迅速興起。威廉大選侯(Frederick William, the Great Elector, 1640-88)在「三十年戰爭」後崛起為日爾曼民族的主要角色人物。其子腓特烈一世(Frederick I, 1688-1713) 發揚光大之,在1701年取得「普魯士國王」的頭銜。十八世紀的普魯士已然是個斯巴達式的軍事強國。
位處歐洲邊陲的俄羅斯,在彼得大帝(Peter the Great, 1682-1725)倡導「全盤西化」的 政策下(甚至於,遷都至波羅的海濱沼澤地上新蓋的聖彼得堡St. Petersburg),急速發展。東正教會(Orthodoxy,亦屬基督宗教)從第十世紀開始已是全民的信仰,此時已在政府的管轄之下,如 同在羅馬帝國時期的希臘東正教會一樣。繼續發揚光大的凱撒琳女王(Catherine the Great, 1762-96),在俄羅斯的歷史上佔有重大的一席之地。
以奧地利(Austria)為根據地的哈布斯堡帝國(Hapsburg),雄據於中歐和匈牙利等地區,並且一直屹立著,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
◎ 啓蒙時代 (The Age of Enlightenment) ──
18世紀被美譽為「啓蒙的世紀」,高舉「理性」、「自然法則」、和「進步」(reason, natural law, progress)的大旗──理性能找出自然界生存的規律,能矯正過去的一切錯誤,使人類走向光明的未來。
引領風騷的知識份子(被稱為「哲士」philosophes)諸如,伏爾泰(Voltaire, 1694-1778)、洛克﹝John Locke, 1632-1704,編者註:其名著《契約論》(Second Treatise of Government)原旨在為英國的「光榮 革命」辯護,提供政治上的理論基礎,對後來的「美國獨立」和「法國大革命」更是提供了理論根據及實例。﹞
法國開放型的文化大環境、文藝沙龍(salons)、和蓬勃發展的出版界為它提供了一塊 沃土,並得以快速傳遍歐洲各地。《百科全書》(Encyclopedie)首卷出版於1751年,全書22卷,圖文並茂、涵蓋各種題目,陸續在往後的20年內出版完畢,總共有160位撰稿人,包括,伏爾泰、孟德斯鳩 (Montesguieu)、和盧梭(Rousseau)等人。
倡導「自由放任」(laissez-faire)經濟政策的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 1727-90)於1776年出版其名著《國富論》(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基本上,這些哲士的言論是反基督宗教的,或有倡議「神」的體系(deism,亦即,承認宇宙有一個「最初因」(first cause)的神明,或稱,宇宙的創造者)。在「理性」當家的思想脈絡發展下,對宗教容忍(tolerance)、宗教自由(包括,不信教)、宗教信仰個人化(不再受政府或社會的權力保護,僅只屬個人的行為)、以及政府立法的「反宗教政策」(anticlerical policies),大有影響。
◎ 1789 A.D. ──
法國大革命爆發。啓蒙思潮的催生,和法國政府的財政瀕臨破產,是比較明顯可見的原因。美國獨立戰爭(1776-81)期間,法國曾助戰,而美國與英國的和約也在巴黎締結,更是一個近在眼前實踐啓蒙思想的範例。
拿破崙掌權時期(1799-1814)征服歐洲,也徧傳了「自由、平等、博愛」等革命理念的新思維。
◎ 工業革命的萌芽期 ──
在18世紀的下半,採礦、金屬加工業、槍彈和炮彈等的軍火工業、以及紡織業,快速地由家庭式、小型工廠的手工製作模式,朝向眾人分工、靠河水為驅動力、較大規模的工廠型製造模式。尤其在1760年代的英國,蒸汽機技術成熟、運河及鐵路系統的形成,大規模運輸使得成本迅速降低,產品的市場普及一般大眾,而此種需求的反饋,更刺激了各項工業的快速發展及改良。
首先燦爛登場的是紡織業(textiles)。紡紗、織布、和煤、鐵的運用,以及鐵路運輸的因應發明等,都有詳細記錄可供追循和敍述,是一個典型的例證。
到了1790年代,工業革命各個層面的起步階段都已齊備,但真正意義的「工業革命」要在19世紀才能驚人耳目,且更延續到 20 世紀及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