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出好果子
依5:1-7;詠80;斐4:6-9;瑪21:33-43
天主的愛歌(依5:1)是關於祂選作自己產業的民族(出19:5)。祂向他們啟示了自己的聖名,拯救他們脫離埃及的奴役,與他們立了約,賜給他們法律,並把他們帶到流奶流蜜之地。祂還能為他們做更多嗎(依5:4)?祂做了更多,聖經能為祂證明。
耶穌「續寫」依撒意亞的比喻,向我們啟示天主的救恩計畫。以葡萄園為象徵的對以色列的揀選(瑪21:33),是這一計畫的最初階段。下一階段──派遣僕人──是法律和先知的時代(瑪21:34-36)。第三階段──派遣聖子──指向道成肉身和救贖的奧秘(瑪21:37-38)。最後,第四階段──把葡萄園另交給一個會結果實的民族──就是教會的時代(瑪21:43)。
家主栽種了葡萄園後,把它租給園戶,就離開了本國(瑪21:33)。天主在世上肉身方面的缺席,對有信仰者來說是一種挑戰:「他們整天對我說:『你的天主在哪裡?』」(詠 42:4)另一方面,對於「愚妄的人」來說,這可證實天主不存在,萬事都可行:「他們都喪盡天良,恣意作惡;行善的人實在找不到一個。」(詠14:1;參閱瑪21:35-39)然而,家主提醒人他的臨在。從梅瑟時期開始,天主藉著先知對我們的祖先說過話;但在這末期內,祂又藉著自己的兒子對我們說了話(參閱希1:1-2)。
家主說:「他們必敬重我的兒子。」(瑪21:37)園戶卻說:「這是繼承人;來!我們殺掉他,我們就能得到他的產業。」(瑪21:38)這兩種陳述展現了天主的善與人類的罪之間的區別。天主希望我們悔改(則18:23),但「人心的思念從小就邪惡」(創8:21,6:5;參閱瑪12:34-35;谷7:21-22)。不過,「罪惡在哪裡越多,恩寵在哪裡也越豐富。」(羅5:20)天主以善戰勝了惡(羅12:21)。在耶路撒冷城牆外,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天主的愛子,復活了!
天主問耶路撒冷的居民和猶太人民,為什麼祂的葡萄園內結了野葡萄(依5:4)。耶穌問百姓的首領,家主回來後要怎樣對待園戶(瑪21:40)。這些問題使聽眾直面他們的罪惡,並呼籲他們悔改。聖詠作者對此理解透徹。他見葡萄園荒蕪(依5:5-6),就祈禱說:「萬軍的天主,求祢領我們回去!(……)看顧這葡萄樹」(詠80:15),然後許諾說:「我們再不願離開祢」(詠80:19)。
「天主的國,必由你們中奪去,而交給結果子的外邦人。」(瑪21:43)在基督榮耀地再來之前,天主救恩計畫的最後一步屬於教會──被揀選的葡萄園,她聚集信徒,有猶太人,也有外邦人。耶穌把這個葡萄園託付給祂的宗徒們及他們的繼任者。他們通過解釋基督教義和他們聖潔的生活方式來照顧我們。而我們通過踐行從他們那裡所領受的,並模仿他們的聖潔生活來結出果實(斐4:9)。
「你們什麼也不要掛慮,只在一切事上,以懇求和祈禱,懷著感謝之心,向天主呈上你們的請求。」(斐4:6)耶穌對結果子的呼召,可能會使我們充滿恐懼──我們知道自己是多麼容易犯罪。但我們信賴那揀選我們「去結果子」(若15:16)的天主,祂有能力在我們內成就此事。與此同時,我們與祂的恩寵合作,拒絕邪惡,專注於善(斐4:8)。「為實現這一目標,每做一件事都必須在祈禱中找到力量。」(聖若望保祿二世)
也可以直接上作者的網頁:Reading Bi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