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強
近來,網路廣為流傳一部自製影片,名為《正確的決定:啟迪人心的影片》(The Right Choice: Inspirational Video)[1],一位來自美國田納西州的母親布凱楠(Lacey Buchanan)在片中分享自己如何經歷心情轉折,堅持生下並養育眼盲且患有嚴重顏面殘疾的兒子。在基督信仰扶持之下,布凱楠以無比堅毅的勇氣向世人樂觀分享天主如何透過她的兒子,改變自己對於生命的看法,並為旁人帶來啟迪人心的鼓勵。
片中,布凱楠臉上始終洋溢幸福與開朗的微笑,兒子則一直依偎在她的胸前背對鏡頭;到了片尾,布凱楠才將她的兒子轉過身來正面示人;但這一幕,卻瞬間讓我的心都糾結在一塊了!因為看到這位面對鏡頭的無辜孩子所承受的形體磨難,著實令人感到分外辛酸和不捨,但於此同時,對比於他身旁那位散發慈愛光輝的母親,我心中的敬佩之情又不禁油然而生,不得不為這對母子的故事感到動容和鼓舞。
也許,就是因為很多觀眾也像我一樣,在觀賞完這部短片之後有著如此複雜的矛盾情感使然,這部影片引發廣大的迴響,短短時間吸引全球將近上千萬人次點閱、留言和分享。
在國外媒體披露這則新聞之後[2],台灣媒體《台灣醒報》也以〈母親生下罕病兒:八百萬網友喊加油〉為題加以報導;然而,令我極為驚訝的是,儘管歐美對於墮胎的熱烈爭論早已存在多年,但對比於國外網友和媒體不吝給予這位勇敢母親的祝福、鼓勵和感動回應;國內網友在面對這則新聞時「一面倒」的批評,著實引人側目、並突顯出極大的反差(特別是台灣新聞報導並未轉載影片出處,國內網友大多根本沒有實際看過這部影片)。
在國內網友「一面倒」的撻伐聲浪中,她們批評這位母親的「自私」,竟為滿足自身信仰而讓可憐的孩子飽受痛苦;即便母親有無比的勇氣和愛心,也無法保護她的兒子一輩子,更不能改變未來社會在她兒子身上加諸的現實、歧視和殘酷等無情的考驗;甚至不乏論者直言,這位母親根本是被信仰蒙蔽了「理性」,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最終只會徒增社會負擔。
面對這種眾口一詞的網友反應,天主教會的生命倫理訓示其實很清楚:殘疾兒與正常新生兒皆屬天主的兒女,同為無價之寶,只要尚未被診斷為腦幹死,只有天主能夠決定其生死[3];天主教會明確的生命倫理堅持背後,自有其縝密而堅實的神學論理作為支持。
然而,姑不論天主教徒是否真能完全瞭解、並徹底實踐此種生命倫理的堅持,更重要的是,對於許多根本不接受天主教會信仰大前提的外教人士來說,天主教徒又該如何在不致淪於「各自表述」的情況之下,向這些外教人士傳遞迥異於世俗價值的生命倫理堅持呢?
我們不時看到,許多向外宣揚天主教會生命倫理的神長和姊妹弟兄,在投入熱情和努力之際,往往忽略他的宣揚對象對於天主教的價值,不僅可能根本缺乏基本認識,也可能予以完全否定,甚或在主流世俗價值的長期灌輸與薰陶之下,還可能存在許多誤解與偏見。此時,開口一句「天主」,閉口一句「原罪」,恐怕只會拉開彼此的對話距離,甚至被貼上保守、反動或教條的刻板標籤,讓天主教的聲音被隱沒在世俗洪流之中。
事實上,國內網友「一面倒」的回應,一方面,當然充分彰顯現今世俗價值的壟斷地位,但另一方面,這種現象似乎也帶給天主教徒警醒,如果我們繼續甘願隱身於主流之中,或繼續選擇以「人家聽不懂的各自表述方式」宣揚信仰的價值觀,未來類似的影片可能就會改名為《錯誤的決定:令人遺憾的影片》(The Wrong Choice: Regrettable Video)!
那麼,天主教徒究竟應該如何宣揚我們的生命倫理觀念呢?這不是一個容易回答的問題,我也沒有最佳的方案和策略;但我認為,當我們面對教外人士時,可以試著先把信仰的語言放在一邊,以世俗的語言呈現我們的核心關懷,以世俗的邏輯反詰世俗的觀念,透過揭示世俗觀念的偏狹、矛盾和困境,讓教外人士能重新反省既有的思維框架,開啟尋找另一種價值觀的門窗。
就像前述口誅筆伐母親「自私」生下殘疾兒的常見論調,往往存在許多自我矛盾的邏輯:如果母親留下殘疾兒是一種「自私」的表現,因為她的孩子會遭遇各種艱難考驗和歧視,及早墮胎才是「大愛」的作法。
依照這個標準,我們是否也應還給納粹一個公道呢?畢竟,納粹寧願背負世人的罵名,勇於屠殺被其視為身心靈充滿殘疾的猶太人,也不願「自私」地讓猶太人獨自面對殘酷社會,從而為人類省下高昂的社會成本,這不啻亦為一種「大愛」表現嗎?
當然,這是一種刻意營造的反諷類比,但背後的用意,卻是希望警醒那些經常不加思索跟隨主流世俗價值起舞的人們,刺激他們從更為廣泛的角度審慎思考:我們是否有權決定別人生死?我們可否剝奪無辜者生命?我們剝奪別人生命的標準為何?是不是只要別人會為自己的生活帶來麻煩、不便或痛苦,我們就可以置他人於死地?今天我們告訴自己可以剝奪無辜者生命權的理由,會不會將來成為別人剝奪我們生命權的藉口?
當我們以「自私」批評努力嘗試從生命侷限中、看見可能性與光明面的母親時,是否也該想一想,為何我們總以自私、便利、現實和功利等等理由,無限上綱人類對於生命、自然和倫理的權力呢?
即便不是一位天主教徒,我們也希望他能認同、接受、並實踐天主教會的生命倫理價值。換句話說,作為一位天主教徒,我們其實不用急著搬出「神愛世人」或「天主肖像」的「專業術語」!畢竟,要讓別人認同之前,要先要讓別人聽懂我們說的話!
[1] 影片網址:http://www.youtube.com/watch?v=vcVYFxGixkU
[2] 2012年5月16日,《生活新聞》(LifeSiteNews.com)網站便以〈拒絕墮胎殘疾兒母親的影片吸引千萬瀏覽〉為題加以報導。網址:http://www.lifesitenews.com/news/video-of-mom-who-refused-abortion-for-disabled-son-approaches-staggering-10?utm_source=feedburner&utm_medium=feed&utm_campaign=Feed%3A+LifesitenewscomLatestHeadlines+%28LifeSiteNews.com+Latest+Headlines%29
[3] 金象逵(2000)。生命倫理:由基因到安樂死的探討。台北:見證月刊。頁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