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教宗本篤十六世
編譯:張德福
匈牙利的聖麗莎(聖依撒伯爾)是中世紀最令人欽佩的婦女之一;她也被稱為徒林根的聖麗莎(St. Elizabeth of Thuringia)。
麗莎誕生於1207年,父親安德肋二世是富裕又有權勢的匈牙利國王,他為了要增強政治聯盟,而與德國安代克斯邁蘭的女伯爵潔如(Countess Gertrude of Andechs-Meran)結婚。潔如則是西里西公爵(Duke of Silesia)夫人聖德維(St. Hedwig)的姊姊。
麗莎喜歡戲劇、音樂和舞蹈;她也熱心念經祈禱,並且特別關懷窮人,常以友善親切的言行幫助他們。童年時,麗莎在匈牙利宮廷中,與姊姊和三位兄弟只共度了首四年。因為按當時的習俗,父親早已安排麗莎成為徒林根的公主。當徒林根的幾位爵士把她帶到德國中部時,麗莎快樂的童年也就嘎然而止了。
徒林根的堡主(或伯爵)是十三世紀初,在歐洲最富裕及最具影響力的君主之一,他的城堡是富麗堂皇和文化的中心。然而,在這些歡慶宴樂和顯著的榮耀背後,卻隱藏著封建皇族間的野心,他們彼此經常戰爭,並與王室及帝國權威起衝突。在這背景下,赫爾曼領主(Landgrave Hermann)極樂意地答應了兒子路易(Ludwig)與匈牙利公主麗莎的婚約。
麗莎離家時,除了貴重的嫁妝外,還帶了大批的隨從,包括私人侍女,其中兩位且成了她終身忠誠的朋友。關於聖女的童年和生平,就是依據她們留下的寶貴資訊而來的。
當麗莎經過一段漫長的路程,來到了愛森納赫城(Eisenach),進入瓦爾特堡城堡(Fortress of Wartburg);這是一座巍峨的堡壘,高高地俯視著整個城市。路易與麗莎的訂婚儀式就在這城堡中舉行。
接下來的幾年,路易練習騎士的職務,麗莎則與同伴們學習德文、法文、拉丁文、音樂、文學和刺繡。雖然兩人是因政治因素訂了婚,但是受到信仰的激勵及奉行天主旨意的意願,彼此卻發展出相互真誠的愛情。
路易的父親去世時,年方十八的他,即開始統治徒林根。這時麗莎卻成了流言蜚語挑剔的對象,因為她的舉止與宮廷生活不太相稱。他們二人的婚禮絲毫不華麗,甚至部分作為準備婚宴的預算也捐給了窮人。
麗莎深具敏銳的觀察力,她看出公開宣誓的信仰與基督徒實際生活之間的矛盾,因此實在忍受不了這種妥協。在一年的聖母升天節,她進入一間聖堂,脫下皇冠,置於十字架前,然後蓋起臉,匍匐在地。當婆婆見麗莎如此的舉動而責備她時,她答說:「我這一個卑劣的受造物,在看到我的君王耶穌基督頭戴著茨冠時,怎能還繼續戴上代表世上尊榮的皇冠呢?」
麗莎對待她的臣民,就如她對待天主一般。在《四位侍女的言論》(Detti delle quattro ancelle)書中,如此見證說:「她不吃任何食物,除非事先確定那是來自夫君的產業或合法財物。在她戒絕非法得來的財物時,她也盡其所能地補償那些受到侵害的人。」(25、37號)
麗莎真是所有身負領導職務者的模範:在各個階層行使權威時,都必須是為正義與慈愛而服務,並不斷地尋求公眾的利益。
麗莎也勤奮地實踐慈善工作:提供食物和飲料給那些敲她家門的人;為窮人採購衣服和償債,照顧病人及埋葬死人。她經常從堡壘出來,與侍女去拜訪窮人,送麵包、食用肉、麵粉及其他食品。她除了親自分派食物,也仔細地檢查窮人的衣服和床墊。
當有人向她的夫君投訴她的一切舉動時,她的夫君不但沒有表示不滿,反而替她答辯說:「只要她不把這堡壘賣掉,我對她非常的滿意!」
在此,我們可以很恰當地談到麵包變成玫瑰花的奇蹟:有一次,當麗莎在圍裙內裝滿了麵包要去分送給窮人時,遇見了夫君。她的夫君問她拿了些什麼,她打開圍裙,那些麵包卻已變成了艷麗的玫瑰花。因此在聖麗莎的畫像中,我們常可看到這個愛德的標誌。
麗莎的婚姻非常美滿幸福:她協助夫君提升人性素質到超性的層次,夫君則鼎力支持她慷慨對待窮人、以及參加宗教信仰活動。
事實上,路易對妻子偉大的信德越來越欽佩,尤其是熱心關懷窮人的作為,遂向她說:「親愛的麗莎,妳其實是在清洗、滋養和照顧基督。」這是一個確切的見證,表明信仰及愛天主和近人會鞏固家庭生活,並使婚姻的結合更加密切。
1222年開始,聖方濟小兄弟會擴展到了徒林根。這對年輕夫妻,從而尋獲靈修的支持。麗莎選擇了呂迪格修士(Friar Rüdiger)作為靈修導師。當修士給她講述關於年輕富商方濟‧亞西西皈依的事跡時,麗莎對於基督徒生活也就更熱心了,從此更堅決地要跟隨貧窮和被釘十字架的基督,並在窮困的人中間活動。
即使當她的頭胎男兒及兩個子女相繼誕生,她也沒有忽略愛德的工作。她也幫助聖方濟小兄弟會在哈爾伯施塔特(Halberstadt)建立會院,後來呂迪格修士當上了這會院的院長,麗莎轉而由馬爾堡的康拉德修士(Friar Conrad of Marburg)繼續帶領靈修輔導。
1227年6月底,當路易加入腓特烈二世大帝(Emperor Frederick II)的十字軍戰爭時,為麗莎來說,要向夫君告別真是一個嚴厲的考驗。路易提醒她說,這是徒林根君主的傳統。麗莎答說:「我絕不會阻攔你。我已把我整個的人交給了天主,現在我也必須把你交出。」
在戰爭中,多數軍人因著一場熱病而死亡,路易自己也患了病,並死於奧特朗托(Otranto)。那是1227年9月,他才27歲。麗莎接獲消息後,因劇烈的悲痛,陷入消沉之中。但藉著祈禱的安慰,並懷著與他在天上再相會的希望,才又開始繼續為天國的工作忙碌。
隨後麗莎又遭受另一個打擊。她的小叔篡奪徒林根政權,自行宣布為路易真實的繼承人,且指控麗莎是一個無能治理國事的虔誠婦女。這位年輕寡婦與三個子女因而被逐出瓦爾特堡城堡,漂泊各處,並須另尋一塊落腳之地。
這時只有兩位侍女對她保持忠誠。她們陪伴麗莎,並協助將三個子女交托給路易的友人看護。麗莎在各個村落之間奔波,在接納她的地方工作,照顧病人,紡織及做飯。她以堅強的信德、忍耐及獻身於天主的精神面對這極大的磨難。
有些麗莎忠貞的親友,視她的小叔子為非法的統治者,並幫她恢復了聲譽。因此在1228年初,她獲得了足夠的收入,也取回在馬爾堡的家族城堡。
麗莎的靈修輔導康拉德修士,向教宗額我略九世(Pope Gregory IX)報告了以下的事項:
「1228年的聖週五,在愛森納赫城的一間小聖堂內,麗莎在幾位方濟會士及親友面前,手扶著祭台,宣誓捨棄她自己的意願及所有世上的虛榮。她也要放棄自己所有的財產,但我出於對窮人的關愛勸阻了她。不久之後,她建立了一所醫院,收容病患和殘疾者,在自己的餐桌上款待可憐和貧困的人。但當我責怪她做這些事時,麗莎說,她從窮苦的人那裡獲得特別的恩寵和謙卑」(Epistula magistri Conradi, 14-17)。
我們從證詞中,可以發現某種類似聖方濟的神祕經驗:在他的文契中,「亞西西的窮人」宣稱服務痲瘋病人之初,讓他感到厭惡,但之後卻轉變成靈魂及身體上的甘甜(Testamentum, 1-3)。
麗莎在自己建立的醫院中,以服務病人及照顧臨終者,度過她生命的最後三年。她常做最低下及最令人厭惡的服務,成了我們所稱的在俗世度獻身生活的婦女(soror in saeculo)。她與幾位朋友穿上灰色的會服,創立了一個修會團體。因此她之所以被稱為聖方濟第三會、及聖方濟在俗團體的主保聖人,並不是一個偶然的事件。
1231年11月,麗莎發高燒,她患病的消息傳出後,人們成群結隊地前來探望她。經過十天左右,她要求把房門關上,好使她能與天主單獨在一起。11月17日晚上,她平緩地安息主懷。
關於麗莎的聖德見證是如此之多,因此在她去世後僅僅四年,教宗額我略九世就將她列入聖品。同年,在馬爾堡也祝聖了一座為緬懷她而建築的美麗聖堂。
從聖麗莎身上我們看到了信德和與基督的友誼,是如何促成正義、眾人平等及尊重他人權益的意識。這信德和友誼也促進愛心和愛德。愛德產生了望德,也就是對於我們被基督所愛及基督的愛在等候著我們的一種肯定。如此,我們變得有能力去效法基督,也在他人身上看到基督。
聖麗莎邀請我們重新去發覺基督、去愛祂,並持有信德,以便能找到真正的正義和愛,以及歡欣地期待有朝一日,我們將沉浸在天主的愛內,與天主共享永恆的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