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永遠常存
哈1:2-3,2:2-4;詠95;弟後1:6-8、13-14;路17:5-10
哈1:2-3,2:2-4;詠95;弟後1:6-8、13-14;路17:5-10
「因為天主所賜給我們的,並非怯懦之神,而是大能、愛德和慎重之神。」(弟後1:7)這樣的神激發哈巴谷先知去問一系列難以回答的問題:「上主,我呼救而祢不予垂聽,要到何時?向祢呼喊『殘暴』,而祢仍不施救?」(哈1:2)先知哈巴谷時代,世界被強大的巴比倫帝國所統治。它於西元前612年前後掌權,在西元前587年毀滅了耶路撒冷。「為什麼祢讓我看到邪惡?」(哈1:3)有多少人,在看到惡人吞噬義人卻逍遙法外時,失去了信德(哈1:13)?在這樣的時刻,我們需要呼求:「主,請增加我們的信德吧。」(路17:5)
「你寫出這神視,清楚地刻在版上,使人能順利誦讀。」(哈2:2)天主這樣回應先知的抱怨。我們不知道天主讓哈巴谷先知看到了什麼。但我們知道那強大的巴比倫帝國的命運:「偉大的巴比倫陷落了!陷落了!」(默18:2),它再不會崛起。那曾使「大地戰慄,列國動盪」的,「已被扔到深淵的極處」(依14:15-16)。不過,哈巴谷對此並不知道。他只能信賴天主的話,並藉信德生活(哈2:4;羅1:17)。
「信德是天主白白賜予人的恩寵」,同時「是人對那主動自我啟示的天主所作的自由回應」(《天主教教理》162、166)。基督顯現給在加里肋亞海邊的宗徒們,叫他們跟隨祂(谷1:16-20)。聖召是來自天主的一份恩賜。宗徒們自由地回應了這一召叫──他們捨棄了一切而跟隨了祂(谷1:16-20;路5:27-28)。「在信德中,人的理智和意志與天主的恩寵合作」(《天主教教理》155),但這僅僅是開始;「為能在信德中生活、成長及恆心到底」(《天主教教理》162),我們需要看顧它,因為若不加以看顧,這份寶貴的恩賜就會丟失。
「為了這個緣故,我提醒你把天主藉我的覆手所賦予你的恩賜,再熾燃起來。」(弟後1:6)每個曾在篝火旁度過夜晚的人都知道,要維持火焰熾燃,必須不斷地添加木材。我們的聖召也是如此。起初我們充滿熱情,但隨著時間的流逝,這種熱情逐漸減退。保祿宗徒意識到了這一點,因此他提醒弟茂德,要忠信地保管好從他那裡所領受的,即信仰宣言(弟後1:13-14)。
「我們是無用的僕人,只不過做了我們該做的事。」(路17:10)按照傳統,保祿給弟茂德的第二封信,是他的最後一封信,寫於監獄。保祿那時深感孤獨。有些人拋棄了他,另有些人被派遣到不同的福傳領域,只有路加同他在一起(弟後4:11)。這一情節,在2018年製作的電影《基督的宗徒保祿》中得以體現。在影片的結尾,保祿就是從這所監獄被帶出,而走向斷頭臺的。誰會想到,這個「無用的僕人」,他的諸多著作,以及在他幫助下所建立的教會,都比強大的羅馬帝國久存?
帝國起起落落,「但我們天主的話永遠常存」(依40:8)。聖伯多祿向我們解釋說,這話是關於耶穌戰勝一切邪惡勢力,戰勝一切罪惡,並戰勝死亡的好消息(參閱伯前1:25)。今天,我們又一次聽到了這個好消息,就讓我們不要再心硬(詠95:8),而要相信它,獲得圓滿的生命吧。因為福音「正是天主的德能,為使一切有信仰的人獲得救恩。」(羅1:16)
也可以直接上作者的網頁:Reading Bi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