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土地
四、土默特開墾
北靠大青山,南臨黃河,東邊以黑河為底線,包括著兩萬餘頃好像三角形的面積,土人稱它為「土默特」,這乃是一片河底沉積的三角洲,原來黃河逐漸由北向南遷移,年代既久,就沖積出了現在的土默特平原,如果按地質上說,由東往西,便可分作五個不同的地帶,現在就這五個不同的地帶,略述天主教教會歷年開墾的經過:
第一個地帶便是大青山山腳地區,這一帶的土地,因為有山水灌溉,是最肥沃的,生產也最為豐富。教會在這一個地帶,祗在麥達昭設有一座教堂,但這一教堂並未擁有土地。
第二個地帶,面積寬5里至10里,大部是低濕地區,除了荒草地以外,都係鹽鹹灘,那裡留著有一道舊黃河漕,在這一個地區,有教堂兩座,也都均沒有土地產業,但巴拉蓋教堂卻又當別論。
光緒二十二年(1896),有一個商人從蒙人買到巴拉蓋周邊的地土,開闢承種,收成本來還好,不料有一年黃河汎濫,他的莊禾全備淹沒,商人大虧以後,無力再種,於是把它賣給巴拉蓋教堂,教堂收買的時候,這一段地上到處都長滿著蘆葦野草,教堂為防止河水再浸,遂出資在沿河築造了一道大壩,又開鑿了渠溝引導山水灌溉地土,從此蘆葦滋生的荒草地,又成了農田,如今巴拉蓋教堂的村民計有3000的樣子,還設立有男女中學和小學,又有育嬰堂、安老院、診療所,數十年前,只有茅舍草房子三五家,這真是不可同日而語了。
第三個地帶,比較以上兩個,地勢要略微高些,地面約有2尺厚的紅膠土覆蓋著,這一個地帶的土地,不甚容易耕種,因此大的村落很少,只缸房營子,有居民2000人。
缸房營子是以前在低濕地方的大夫營子村的後身,教會在大夫營子原來買過一大塊土地,並且也曾出資開鑿渠澗,引導大青山麥達昭的溝水來灌溉,無如爭奪水壩,地方上常常起著糾紛,民國4年,渠工遂因而停辦,土地亦趨於荒蕪,大夫營村原有的百餘名居民,不出幾年,遷徙一空,迄今只有少數的廢墟遺址,不過這些居民都沒有走得太遠,他們大多數後來就在鄰近的缸房營子住了下來。當時缸房營村落是很小的,並且聲名頂壞,竟有「賊窩」之稱。
因為這一帶地土堅硬,差不多無人承種,土默特蒙人,只把它當作牧場。起初教會零碎收買,開闢試種,他們試驗的結果,發覺這一段土地,若能將上層膠土翻下,將下邊沙土挖起來覆在上面幾寸,就最易耕種,而且會有豐富的收成,但這一番挖掘的費用,較原置地價,要高出15倍以上。
民國17年,荒旱成災,教堂用以工代賑的辦法,依法挖掘,居然造成了良田20餘頃。假如政府能採用此種辦法試辦,薩縣境內的廢地,都是可以盡成良田的;有些人主張過挖掘自流井,也可以改善膠土地,我們認為這恐怕徒勞無益,因為縣境90%的地區缺乏水源,至少甜水很少,因此似乎只有教士們的方法,可以一試便成功。
土默特中部地勢略高,乃是沙土地質,易於耕種,收成也不壞,有不少的大村莊,教會方面,也建有教堂好幾處,並且擁有土地;例如小韓營教堂,就有地30頃,任三窰教堂,有地20頃,雙龍鎖教堂,有地10頃,二十四頃地教堂,有地100頃。
教堂買得這麼些田地,由於達拉特與準噶爾兩旗爭地糾紛而來的;原來兩旗向以黃河為界,而黃河逐年向南遷,河南地逐漸被移到了河北,兩旗爭地涉訟,於是政府將這一段土地收歸國有,又轉賣給了教會。
此一段地質,大都和地五地帶相同,幾乎全部為河底沉澱所形成,天旱則質硬不易耕種,且有一部屬於鹼性,因此昔年開墾的田地,如今又是荒草遍野;農村廢棄是常常看到的,惟有教堂所在的村莊,卻存在如故。
在這頻遭荒年的土默特,教堂竟有十數座之多,地方上教務的發達,由此亦可想見。不過教士們歷年遭受的災患,也是屈指難數的,譬如南傍黃河,就時常有水災,至於歷史上的匪患,那更不用說了。
在薩縣境內,有苗六圈子教堂,居民500名,有地50頃;銀匠窰子村,居民1500名,有地100頃;五垻牛窰子村,居民1000名,有地50頃;以上這幾處教堂村,十數年來,都曾迭遭旱災水災。五盛公村,居民600人,擁有土地10頃,民國17年大旱之後,又遭了土匪的洗劫,居民幾盡數離散,後來由教堂出了一筆錢來修築碉堡,於是逃亡離散的農民,又逐漸歸來,這才把農村恢復過來。
準噶旗境內計有石窰子村,居民800名,有地30頃;將軍窰子村,居民800名,有地40頃;陳奎海子村,居民700名,有地40頃。以上三個村的居民都異常窮苦。因為這地方靠近黃河,每三年便會有一年水災,農田竟有終年被水淹沒的事。
黃河以南的達拉特旗境內計有小淖村,有地160頃,居民2500人;大淖村居民400名,有地30頃;南圈子居民300人,有地20頃;河西完整的農村,就祗有這三個。因為河西向來有「土匪窩」之稱,蒙旗武備不強,土匪肆無忌憚,而教堂村,卻因有教士指揮自衛,匪徒是不敢為所欲為的。
民國28年,日寇大舉南犯,可憐這三個農村,全被燬於炮火,村民散居於四郊,仍然以種地求生,現在國土收復,山河重光,教士們是自然樂意對於復興事業效力的。
河西待墾荒地尚多,如果私人開闢亦勢所不能,譬如匪患荒災,便是一大阻礙。因此除教堂所在的幾個村莊以外,只有零星的農戶,散居荒郊,而居民又差不多盡是文盲。
天主教教士在邊疆服務,絕對不是要霸佔土地,或選購良田。他們乃是本著耶穌基督的博愛精神,為人類服務,改善所在地人民的社會生活。他們鑑於當地人民的貧困疾苦,而另一方面則大塊土地卻任其荒蕪,地不能盡其利,是很為可惜的,故此才不惜克苦奮鬥,開荒原,辦水利,以造福於社會人群。那些地區,假如不是教會人士埋頭苦幹,努力開發,恐怕直到現在,仍是沒有人煙的草原。
此外,教會在文化教育事業上貢獻也是很多的。信教的人民,誡教義的啟迪,文化水準,無形中亦見提供,在教堂周圍以外的農村,很少學校設施的,居民文化就低落,這實是不可同日而語。
總之,五十年來傳教士在邊疆地區的事業,是很值得我們重視的。(參見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