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汶仁義書苑課程內容經驗分享
陳德光
陳德光
筆者曾應韓德力神父與范凱令神父的邀請,分別在2016與2017年於魯汶仁義書苑的暑期進修班為神父、修女學員講授「中西方靈修」。范神父希望筆者把開設「中西方靈修」課程的經驗與大家分享,於是就欣然從命。
「中西方靈修」課程分兩部分:
前部分內容,參考黃克鑣主編《基督宗教靈修學史》,以及筆者的一篇文章〈臺灣士林哲學-密契理論篇〉,介紹吳經熊、羅 光、張春申、關永中、沈清松,五位天主教學者的密契(一般稱神祕)思想;
後部分主題為「聖三的靈修」,參考筆者靈修心得做成PPT,以避靜方式進行天主聖父與天主子女的靈修,其中包括講道理與體驗的部分。
靈修課程不能脫離教會神學,以及教會本位化的問題。天主教傳入中國已經有好幾百年的歷史,以信仰人口最多的地區香港計算,天主教徒只佔百分之五;很多人感慨天主教傳入中國的思想過於理論與抽象,如果能引進多一點聖經與教父的部分,可能會更容易為國人吸收與接受。
深層去了解,神學傳統論神的方式有「空論」與「有論」之分;兩種方式都有聖經的根據。
思想系統言之,「空論」的源頭是柏拉圖主義,受影響的教父舉例有:聖奧斯定、聖馬西摩;後有中世紀經院主義的繼承,發展成為神祕主義(mysticism),舉例有:聖伯納、聖文德、艾克哈等人的思想。
「有論」的源頭是亞里士多德主義,影響中世紀經院主義以多瑪斯主義為思想代表,發展成為重視法規與倫理的系統。
近代的靈修,以聖十字若望為例,都有意整合「空、有之論」;「有論」是教會神學院教育的主流,靈修學一向不被重視,當作神學大餐的前菜或餐後的點心。
梵二大公會議開創交談與對話的風氣,改變「教會之外無救恩」立場,積極面對非基督徒世界。
談到靈修主題,中華教會的先行者如:吳經熊、羅 光、張春申、成世光等人,都以中華文化詮釋教會「空論」與「有論」的傳統。二者有如儒(有論),釋、道(空論)的關係,並行不悖,互相補充。
一些外籍天主教靈修家也不遑多讓,從亞洲宗教傳統吸收養分,比較熟悉的有牟頓(Thomas Merton)、甘易逢(Yves Raguin)、莊士頓(William Johnston)等人。
「空、有之論」配合到靈修傳統,大致就是東方教會(「空論」)與西方教會(「有論」):東方神學重視「神化」(成為天主子女)、禮儀與藝術、共融與光榮;西方神學重視「聖化」(超性提升本性)、理論與制度、權利與義務。
「有論」容易演變成「擁有真理」(to have truth),發展人為色彩濃厚的克修(ascetism),活在自我感覺當中,得不到真正的靈性滋養;「空論」接近「活在真理」當中(live in the truth),激發被真理(天主)擁有的經驗,也就是神祕靈修的特色。
2016年與2017年兩次靈修課程的晚上,除了教打坐,主要傳授「自發功」。「自發功」的理論根據,是道家《太上老君清靜經》的思想:「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在清靜當中體驗天地和諧,尤其由內氣引發的外動;透過自發式的身體運動,一些學員的精神壓力獲得紓緩,筋骨肌肉得到舒暢。
2017年上課時,遇到一位2016年修過「自發功」的學生,給我分享與見證「自發功」的功效,令我感動萬分。筆者想把「自發功」稱為「清靜功」或「聖神功」。因為,「自發功」的要領是「清靜」:放棄人為、一任自然、靜極生動;另一方面,對有信仰的人來說,內氣的推動與治癒就是聖神的化工。
總之,魯汶仁義書苑「中西方靈修」課程的特色,在整合東、西方教會的神學傳統,以及和中華文化對話,還有道家「清靜功」的體驗。希望課程不斷精進,聆聽學員的心得回饋,吸引更多未來的學員,造福中華教會。願天主俯聽我們的心聲與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