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在台灣本土化的努力與成果
吳終源神父
吳終源神父
1859年5月18日:三位來自菲律賓的西班牙籍傳教士、及五位中國籍教友傳道員,由廈門橫渡台灣海峽抵達打狗港(高雄),天主教開始傳入台灣,2019年為160週年。
當時帶來閩南語的祈禱文,早晚課和要理。祈禱文分別有文言文和白話文,至今南部許多老教友仍朗朗上口,尤其文言玫瑰經。
其後歷經日據時代及回歸中華民國,一直沒有多大改變。劇烈的變化發生於1950年代,大批的天主教人士從中國大陸及海外移入台灣,帶動了大規模的皈依潮,天主教在許多不同層面的建設與發展。
1949台灣劃為台北和高雄兩個監牧區:1952年再分出台中、嘉義和花蓮三個監牧區,同年成立台灣聖統,台北監牧區升格總教區。1961同時成立新竹和台南兩個教區,台灣七個教區完備,至今未有改變。
1950年代大批教士來台,依照各修會和大陸來台的原居地分別在各教區致力福傳:
台北首善之區,修會眾多,但以主徒會、聖母聖心會、耶穌會為大宗,還有來自河北、山東、山西、浙江、上海、南京等教區的神父各自建立堂區、幼稚園。
新竹教區主要為耶穌會負責,台中教區則以美國的瑪利諾會為主,嘉義教區由山東、河北、福建教區神父為主,加上聖言會、耶穌會和遣使會,台南教區除道明會外,主要還有方濟會、遣使會,加上福建河北的神父。
高雄教區則保留為道明會的大本營,有西班牙、德國和台灣三個會省,耶穌會和遣使會力量也不小。
各修會和原來教區各自帶來不同傳統,此時本色化的努力主要是由剛恆毅樞機(Cardinal Celso Costantini)所推動的教會藝術中國化,北平輔仁大學藝術系教授陳緣督,帶領一批畫家,創作了大量中國化的天主教繪畫作品。在台灣最有名的是劉河北女士,除了一般中式聖像外,她應推廣聖人敬禮小組的邀請,繪製了121位聖人單幅畫像,並在主教團要求下,畫了120位殉道聖人大幅畫像。
在建築方面則是異軍突起,1960年毛振翔神父建立中式外貌的板橋「聖若望天主堂」,今改為中華殉道聖人堂,採中國宮殿式外貌。
此外,新竹教區耶穌會柏世安神父,以三個大小不同的八角形中國宮殿式的殿堂,聯結起來成為耶穌聖心堂,1972年落成啟用,今為新竹教區朝聖地。
以下上為商代晚期青銅觚,下為現代聖爵。
上為西周青銅散氏盤,下為仿製的聖盤。
1962到1965年的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是近代天主教革新最重要的會議,和其後的禮儀改革,都有大量重要文獻需要中譯,當時台灣教會人才濟濟,由主教團秘書處主持,先後完成梵二文獻:4部憲章,9部法令,3篇宣言和梵二大公會議告世界書。最後在1983年,由宋稚青神父主編完成天主教法典的中譯。
因禮儀革產生的彌撒和日課經文的中譯也是一大工程,主要由趙一舟神父主持,還有其他學者神父、修女參與,其中每日禮讚於1978年5月出版,每日頌禱於1981完成,而感恩祭典(彌撒)三冊分別於1982年到1984年9月出版,至今仍為華人世界的標準版。
當時參與工作的劉宇聲神父非常重視中國本位,認為「以往所譯聖名過於洋化,尤其字數太多,不合國人的習俗,因此主教團另作翻譯。」在劉宇聲神父的努力下,台灣主教團在1970年公佈了聖人譯名一覽表。聖人的名字都簡化為兩個字,如「伯多祿」成為「伯鐸」,「安德肋」簡化為「安德」,「雅各伯」成為「雅格」……這些譯名有的非常美,但不易看出聖人的原名。
劉宇聲在譯名上的努力也造成了一些困擾,他認為名詞應與聞名的大辭書同步,也可能為了合一運動,在「每日禮讚」中採用「使徒」和「祭司」等基督教的名詞,後來成世光主教不以為然,認為天主教先賢所譯的「宗徒」更能表達出耶穌簡選十二人為眾門徒之首的意義;而「司祭」才是傳統中文的好名詞,一如古代的六卿:司空、司徒、司寇,今之司令、司琴、司儀,是主管該事的人。司字在後是機構之意,是政府「部」以下的單位,如外交部禮賓司、美洲司、內政部民政司等。台灣主教團決議,在感恩祭典中改回「宗徒」與「司祭」的原有的名詞。
教會的聖樂也是本土化努力的方向,先有台灣音樂家江文也應真福雷永明神父的支持及鼓勵下,以中國調式創作了64首中文聖樂作品,包括聖詠集和彌撒曲,早已在台灣天主教會禮儀及聚會中使用,其中聖詠23篇和聖母經歌更是膾炙人口。禮儀改革後,李振邦和劉志明的彌撒曲成為最通用的禮儀歌曲,配合其他翻譯的聖樂(如聖經樂章、賀三納)和一般創作聖歌,在禮儀本土化起了很大的作用。
天主教在台灣原住民現代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聖經已譯為各重要族群的語言,在嘉義原鄉只有三千多人的鄒族也已完成鄒語福音。在建築方面,也富有許多原住民族風味,如台東知本天主堂。
高雄教區杜勇雄神父帶領原鄉部落族人共同修建12座天主教堂,將魯凱族與排灣族豐富的圖像文化融入天主教堂之中,展現原住民族獨特的文化價值與藝術美學。
神哲學的本土化,也是重要的一步,1961年輔仁大學在台復校,以致力於中華文化與基督信仰之交融為主要宗旨。首先成立哲學研究所,1963年成立哲學系,以士林哲學為主軸,外加中西哲學,在台灣哲學界影響力不小。
1967年耶穌會中華省神學院由菲律賓遷台,附屬於輔仁大學,傑出神學家張春申神父執教信理神學,長年投身於中國教會神學領域的耕耘、研究、教學與論述,是中國神學的開拓者與領航者;房志榮神父為聖經博士,除教學外,他觀察出中華文化及歷史思想經書與聖經彼此間的互解,開設《三字經與聖經》課程,努力於信仰的本土化。
輔仁神學院2011年起獨立為「輔仁聖博敏神學院」,為全球惟一宗座承認的華語天主教神學院,為海內外華人教會培育許多人才,近年來,許多大陸的神父、修女來此進修,為中華教會貢獻良多。
于 斌樞機非常重視中華文化,為彌補禮儀之爭對中華教會的傷害,深受雷鳴遠神父的影響,提倡愛國,並於1976年2月7日,在輔仁大學首次舉辦敬天祭祖典禮,正式落實教宗庇護十二世在1939年12月8日頒布《眾所皆知》(Plane compertum est)通諭,此通諭許可教徒參與祭孔和祭祖的儀式。
此後台灣天主教會允可教友在家設立祖先牌位(視如聖經中的族譜),也可使用線香,許多聖堂設有祖先紀念牌位,在元旦舉行敬天祭祖禮。
輔仁神學院2011年起獨立為「輔仁聖博敏神學院」,為全球惟一宗座承認的華語天主教神學院,為海內外華人教會培育許多人才,近年來,許多大陸的神父、修女來此進修,為中華教會貢獻良多。
于 斌樞機非常重視中華文化,為彌補禮儀之爭對中華教會的傷害,深受雷鳴遠神父的影響,提倡愛國,並於1976年2月7日,在輔仁大學首次舉辦敬天祭祖典禮,正式落實教宗庇護十二世在1939年12月8日頒布《眾所皆知》(Plane compertum est)通諭,此通諭許可教徒參與祭孔和祭祖的儀式。
此後台灣天主教會允可教友在家設立祖先牌位(視如聖經中的族譜),也可使用線香,許多聖堂設有祖先紀念牌位,在元旦舉行敬天祭祖禮。
天主教在台灣本土化的努力相當成功,一方面保留教會傳統,一方面融入當地文化,生活習慣。本文所舉例子,只是其中犖犖大者。台灣教會所表達的大公色彩是天主教的本色,也是天主所安排,所接納。
1950到60年代天主教在台灣的蓬勃發展,一方面固然是教會回應了當時社會的需要,集中海內外的力量建設台灣的教會,一方面當時大陸受苦殉道的教會,也給予台灣教會很大的力量。如今時代使命大致完成,大陸改革開放40年,教會在困苦中有了復興的跡象,也許教會在台灣所走的路,可以作為大陸教會的借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