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平信徒建立的韓國天主教會:過去與現在
梁在五神父
(韓國外方傳教會會士)
梁在五神父
(韓國外方傳教會會士)
為了瞭解韓國天主教會,首先必須閱讀韓國在地接受天主的信仰、和建立教會之歷史。據韓國初期教會史料,諸如《朝鮮天主教會殉教史備忘錄》及《韓國天主教會史》等,我們才會理解在地如何撒播信仰的種子、而建立基督信仰團體──教會。
韓國郵政局制作的教宗訪韓紀念郵票
早年朝鮮(韓國)已經從中國帶進來的天主教書籍,諸如李之藻編輯的《天學初函》、李瑪竇作的《天主實義》和《教友論》、龐迪我作的《七克》等,吸引了當代一群「士大夫」(當時在政治上非主流的「南人」知識分子)抱著好奇之心去研究它們。因他們深深意識到,當時朝鮮王朝的統治理念──性理學(新儒學,Neo-Confucianism)逐漸衰退,不能繼續承擔新時代的需求,故而開始研究能替代當時主流的性理學,並在摸索過程中,才發現這些書籍裡的意義非凡。
在這個時期,使用這些書籍而研究其道理的人的團體,叫做「講習會」(1780年正月中旬開始)。此研究團體的成員有:權哲身(1736-1801)、權日身(1742-1791)、李承薰(1756-1801)等共九人,團體領袖是權哲身。這期間,有一位傑出的年輕學子李 檗(1754-1785),也聽到此講習會設在「天真菴」而加入此團體。
他們當初以「天學」之名研究天主教書籍,也以研究哲理的態度,去研討天主教書籍。經過一段時間聚在一起講論與論證其道理之後,他們才全然領悟這些書籍闡明的不僅是人生的哲理,而是活生生的天主信仰之大道理。
後來此講習會變為信仰團體,由權哲身訂定日課表,全體成員連嚴冬半夜起床,用冰泉水洗臉刷牙,按時誦讀一些禱文當作他們的日課。他們也知道了一個禮拜七天中,一天要獻給天主、恭敬天主(守主日),但是當時韓國並沒有禮拜天,只好以陰曆每月第七天、十四天、二十一天、二十八天,當作禮拜天,收心祈禱和守齋。如此他們都嚴守自己所安排的主日。也由此,韓國天主教的信仰,才開始萌芽了。
透過韓國初期教會歷史,我們會知道這團體裡最出色的人物就是李 檗。他在初期韓國信友團體裡扮演的角色,就像洗者若翰一樣,可以說,他是韓國教會的先聲和先驅;他給韓國初期教友們的影響是決定性的。而透過講習會,所謂「天學」方面的知識,就發展成基督宗教信仰,也就是當初的「天學」,後來轉變為天主教信仰。
不過李 檗與他的同伴,經過多年多次的嘗試和努力,才知道他們對於天主之道理的知識還不足。後來他聽到好友李承薰要去北京的消息時,為得到更正確和豐富的天主的道理,就請李承薰到北京後拜見西方傳教士、並帶回書籍和聖物等。
隨即,1784年春天,李承薰到了北京的北堂,拜見法國籍傳教士耶穌會的梁棟材神父(1736-1812),然後聽他的講道理而受洗,聖名是伯多祿(磐石)。
李承薰帶著很多書籍、十字苦像和其他聖物回國後,也把一些信仰的寶物送給李 檗。有了這些信仰書籍,李 檗重新投入研讀道理問答、福音聖書的註解、信仰的道理及默念、祈禱,因而獲得了天主賦予的信仰的真諦,同時感受到新生命進入他的心靈。如此的信仰經驗,使他熱切期望把天主的恩賜傳遞給同胞,於是開始傳教工作,並獲得有意義的成果。
自李承薰從北京回來後,李 檗從李承薰接受洗禮,以聖若翰洗者為聖名和主保。權日身也決心獻身為傳福音,以聖方濟薩威為主保。五十歲的大老權哲身領洗入教,聖名為盎博羅修,將聖人作為自己的模範。他們都是當時社會裡有影響力的士大夫,後來天主信仰傳遞給中層階級的金範禹、崔仁吉、崔昌顯等人,他們都聚集於李 檗的家附近聚會。後來為了當時中層階級的教友參加聚會的方便,聚集於金範禹的家中,這家的地址,就是現在的首爾總教區明洞主教座堂現址。
其實,他們當時不知道教會的聖統制,又因沒有教會系統,更沒有牧人的情形下,在信仰團體裡,就由篤實的信德者當作他們的牧人,為教友信仰的需求,舉行感恩祭和聽告解等聖事,以維持信仰生活。這都是為信仰團體所做的善意的表現。
如此成立一個組織而運作,持續了兩年左右,他們也疑惑自己所舉行的聖事的有效性,因而派遣一些人到北京去詢問北京的主教,然後收到北京主教的牧函,才了解這是不可以做的,便立刻停止行聖事。
當時他們深切感到,沒有神父就沒有聖事。於是韓國教會1790年9月又派尹有一等人去北京,懇求主教派神父到韓國來舉行聖事,並獲得主教的答覆,於1795年終於一位中國籍周文謨神父跟著尹有一等人成功的潛入韓國。
周神父努力學習韓文,熱心傳教,很快地教友人數到達了一萬人。周神父在韓國福傳牧靈工作時,為了教友深入研究教義和推廣教友福傳工作的目的成立了「明道會」。透過此團體培育了不少的平信徒領導人,他們都成為福傳工作的生力軍。這樣的福傳牧靈工作成果的成因之一是「明道會」。
韓國教會自1784年開教以來,因當時朝鮮朝廷裡不斷延續的政治鬥爭、及所謂禮儀之爭的陰影下,發生了大大小小的教難,從未間斷。
首次的教難發生於1785年,稱為「乙已教難」,第二次發生於1791年(辛亥教難),第三次發生於1801年(辛酉教難),第四次發生於1839年(己亥教難),第五次發生於1846年(丙午教難),第六次(最終)發生於1866年(丙寅教難)。如此,朝鮮政府對天主教的迫害延續不斷一百年,經過這些教難而殉道的教友人數達到一萬,但憑官方資料能確定的、為信仰殉道者約三千名。韓國天主教目前有103位殉道聖人和124位真福。
聖金大建和同伴殉道103位
1984年5月6日於韓國首爾汝矣島廣場、教宗若望保祿二世主持此宣聖禮儀
尹持忠及同伴殉道真福124位
2014年8月16日於韓國首爾光化門廣場、教宗方濟各主持此宣真福禮儀
懂教會歷史的人都知道,普世教會二千年以來,大多數的國家是由外國傳教士開教的,而唯有韓國天主教會是由平信徒在主動的努力尋求天主的真理,透過他們自己的深討、信奉天主的道理、並弘揚福音和天主的博愛。在兩百多年間逐漸成長的韓國天主教會,據2017年度統計:全國16教區,教友5,813,770人(佔全國人口11.0%),本堂2,471所(含兼管的教堂737所),神職人員:樞機主教2人,主教42人,神父5,318人(韓籍神父5,160人,外籍神父158;教區神父4,386人,修會神父781人,傳教會神父151人),全國7座神學院(修生共1,319人),男修會46所(修士共1,593人),女修會121所(修女共10,143人)。
韓國天主教1975年2月26日,也成立在韓國主教團屬下的傳教會──「韓國外方傳教會」。目前赴國外傳教的傳教士,不僅是該傳教會會士,而是在韓國不少男女修會和其他教區、也都派遣傳教士到國外去福傳工作(據2017年度世界各國福傳工作的韓國傳教士統計如下:亞洲22國,非洲20國,中南美洲及歐洲17國等,共59國;神父247人,修士65人,修女751人,共1,063人)。
如此,韓國天主教的先賢主動的把天主信仰的福音種子撒在自己土壤裡,無數的殉道者的鮮血,以及為了韓國天主教會福傳牧靈工作而盡心盡力犧牲奉獻的無數的外國傳教士的血汗,都成為韓國天主教成長的基肥,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