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界、新福傳──解讀教宗方濟各《福音的喜樂》
吳終源神父
今日世界變化之快,前未曾有,尤其是電腦與社群網路的普遍運用,已經式微的權威與傳統,面臨更大的挑戰,全世界的政治、經濟、社會結構都在解構變動之中,傳統的教會與福傳模式似乎已失去吸引人的活力。神職聖召在大多數國家極度缺乏,教友或隨波逐流,或死守傳承,福傳事工難以推廣。
教宗方濟各在《福音的喜樂》勸諭中一針見血地說:「今日世界的消費主義帶來生活上的巨大危機,就是自滿與貪婪、輕佻的享樂和遲鈍的良心。」他也看出來「有些基督徒的生活好像是沒有復活節的四旬期。」「受到誘惑去尋找藉口和抱怨,好像只有當千萬種條件都齊備之後才會快樂。」
其實最自然的喜樂是在牽掛少,和保持一顆充滿信德的心。因此教宗說:「只有藉著與天主的愛相遇或重新相遇,轉變成為喜樂的友誼,我們才能從游離的良心和孤芳自賞中被釋放出來。」只有深刻的信仰與開放的生活方式,能讓我們與天主和人的純愛相遇。
教宗又說:「生命因給予而成長,因孤立和舒適而減弱。」「從生命中獲得益處最多的人是那些把安全感放在一邊,並激烈投身向他人通傳生命的人。」
即使教會常會經歷軟弱和黑暗期,只要我們努力返回福音的根源,照福音的教導生活,教宗說:「耶穌會突破我們企圖圍困祂的無聊框架,不斷以祂神聖的創造性讓我們驚喜。」「事實上,真正福傳的每一個行動永遠都是『嶄新』的。」(11)
因此,我們必須一起努力辨明時代的信號,明認「新福傳」是對每一個人的召喚;因此,教宗提出他念茲在茲的信念,就是「悔改」,他說:「我希望所有教會團體都全力以赴,落實必要的配套措施,在牧靈和福傳的悔改道路上前進,不能只維持現狀。」(25)
在此教宗提到教會更新刻不容緩,他坦白清楚地表白:「我夢想著一個『傳教的菁華』,能轉變一切,好使教會的習俗、風格、行事曆和排程、語言和一切教會組織,都成為在今日世界福傳的適當管道,而不只是為了教會的自我保全存在。」 (27)
教宗認為教會的各級團體,從堂區、基層團體、運動及各種協會,由教區直到羅馬宗座都需要悔改革新。「讓堂區與人更接近,成為生活的共融和參與的場合,並完全以傳教使命為走向。」(28)
教會的基層團體、小團體、運動和各種協會都應融入堂區生活,以「防止他們只注意福音或教會的某一部分,或成為無根的遊牧民族。」(29) 教宗說地方教會也同樣被號召作傳教性的悔改:「我鼓勵每個地方教會都下定決心,開始分辨、淨化和改革的進程。」(30)
「主教應常在他的教區內促進傳教共融,追隨初期基督信仰團體的理想。」他對主教們有一個友善的建議:「主教必須鼓勵和發展教會法典提到的使組織成熟的參與方式,以及其他形式的牧靈交談,渴望聆聽每個人,而不只是那些只會說好聽話的人。」(31)
教宗認為在「要求別人時,也要反求諸己,要考慮教宗職位的悔改。教廷和普世教會的核心結構也需要聽從牧靈悔改的召喚。」
他要求我們放棄墨守成規:「我邀請各位在重新思考福傳的目標、結構、風格和自己團體的福傳方法時,要有膽識和創意。」不要有任何禁忌或畏懼,但是要有充分的團體研究,不要作獨行俠。(33)
教宗也提到檢討反省的必要,因為有些習俗與福音的核心並沒有直接的關聯,而在今天可能也失去了作用;教會也曾經有一些為從前有效的規條和誡律,今天已不再有同樣的教育力量,這些都要重新加以檢測和改革,務使教會的宣講能接觸到每一個人。(43)
根據教宗的指示,我們願意針對台灣天主教會目前的困境做個反省。台灣教會曾蒙天主特恩,有過蓬勃的發展,1950年代,大批年輕神父、修士、修女由大陸來台,其中包括許多歐美的傳教士,在貧窮、紛擾、渴求安慰與生命方向的社會中,投入遠超當時社會生活水準之上的人力、物力,借助美援物資的幫助,天主教在台灣快速高度發展,堂區成為社區活動中心,幼稚園、中學、大學、醫院診所到處成立,有人稱之為台灣教會的起飛。
同時正值梵二大公會議的召開,展開禮儀改革,和教會的本土化,台灣教會的人才濟濟,翻譯大公會議文獻、彌撒、日課、經文,直到天主教教理,台灣提供了全世界首創與標準的中文版本,還有耶穌會的博敏神學院,仍是華人世界的神學中心。
可惜的是,此後教會疲於「維持」這些成果,加上神職主義與過度的自信,忽略了接班人與人才的培育,有些事業機構的負責人,一任幾十年者比比皆是。人事管道窒塞僵化:譬如過去學校校長、醫院院長都是神父、修女,如今有許多機構的首長連教友都找不到,甚至有些教會機構最難用、最怕用的是教友。
解決教會問題的最好方法是回歸聖經,正本清源。耶穌基督最關懷的常是脆弱的個人,尤其是病苦中的和遭遇困難的人,對於結構性的組織,不管是政治或宗教上的權威,耶穌常保持適當距離。祂建立教會是為「服務」,而不是為「管理、統治」。
宗徒們在教會初期也有保守與開明之爭,最後終於打破了猶太教的藩籬,使教會得以成就其普世性。而聖保祿宗徒「為一切人成為一切」的傳道法,更是深入體現了基督降生成人的奧秘。
初期教會不建立在制度上,而是建立在活潑的「信者」身上,福音的第一次廣揚是在斯德望殉道之後,「那些逃散的人經過各處,宣講真道的喜訊。」(宗八4;十一19)保祿三次傳道之旅,在各地建立了教會,在各城設立監督(主教),以自己的經驗,諄諄教導他們務必「躲避凡俗的空談,和假冒知識之名的反論」,「但要追求正義、虔敬、信德、愛德、堅忍和良善。」(弟前六)
福音的本質當然不能縮水,了解時代的信號卻是基督懇切的要求。要在新世界進行新福傳,必須打破僵硬的制度,讓每一個「信者」感受到福音的美好,體會到福音是生活上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並能主動地、喜悅地傳報給他人。
教友傳教不是高調,也不是補充神父的不足,而是信仰的要素,對教友的培育和信任則是必要的過程。我們喜見一些教友對教會事務的積極投入,如何因勢利導,集眾志以成城,是教會領導者應有的智慧。
近來台灣政府熱衷於將「中華民國國籍」頒給對台灣有貢獻的外國人,根據媒體的報導,其中大多數是天主教的神父、修士、修女。我們可說他們對台灣的投身與貢獻是台灣歷史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也是天主教的驕傲。但如今已走進歷史,後續又將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