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慶導
繼去年司鐸年後,今年是「教友年」。
教會存在的目的是「傳教」。梵二很強調教友在教會裡的角色,甚至有人說梵二之後是教友的時代。但反省一下,梵二之後的這段時間,教友參與教會福傳活動的程度,好像還不是很普遍。部分原因,我想,是教友雖有參與的意願,但覺得自己沒有參與的能力。
教會的福傳活動其實是多方面的。教會有精神上的需要與活動,也有物質上的需要與活動;有各種照顧人物質或身體需要的機構,如醫療、教育、社會福利,甚至政治、傳媒、藝術等等,都需要教友的參與。
教友在這些方面已經有天主給的能力或「塔冷通」了,不需要另外特別的培育,只要願意及時間許可,都可以,也都應該「毛遂自薦」,主動把自己的塔冷通貢獻給教會:做醫生的,可提供醫學講座,甚至義診;當教師的,可以給弱勢孩子補習;懂音樂的,可在聖詠團服務,或組織合唱團巡迴表演;有時間的,可組織探訪關懷小組;有能力的,可以參選從政……。這種對教會有歸屬感、當家作主的精神,是今天教友很需要的精神,也會有極大的福傳功效。
教友在教會裡勇於擔當,決不是「另立山頭」。我們知道,為了團體的運作,不能有「多頭馬車」。教友的參與需要司鐸和主教的領導。服從主教的領導,不論在理論上或實際上都是正確的。
教友和司鐸都分享了基督的司祭職,雖然性質不同。教友是普通司祭職,司鐸的是職務司祭職,這兩種司祭職不是互相角力,各走東西;而是為了服務,相輔相成。應當彼此尊重,也只有在彼此尊重的時候,這兩種司祭職才能發揮最大的功能。有好的司鐸才會有好的教友,有好的教友也才會產生好的司鐸。
「人不只靠餅,更靠天主口中發出的言語」。教會的首要任務確實是要讓人認識基督,獲得永生。
要讓人認識基督,教會的慈善工作不可少,但照顧靈魂的宣講、和聖事工作更不可少,甚至可以說,今天教會在台灣的慈善工作成績斐然,有口皆碑,但我們更需要努力的是宣講基督的福音真理。我們要給人們更大的益處:認識基督的信仰,及此信仰帶來的永恆生命的希望。
既然宣講基督真理是當務之急,教友在這方面是「人人有責」。但教友要先對信仰真理有基本的了解後,才會有信心去宣講,去跟別人作真正的宗教交談,一起去尋找「天主要我們選擇的宗教」,而不是「我選擇喜歡的宗教」。
傳教的人應給未認識基督的人關於基督的知識。可惜的是,我們天主教友好像對認識基督並不十分用心。而自己不知道的是無法給人的。
美國天主教勞工運動先鋒Dorothy Day女士,在她寫的書《Union Square To Rome》,記述了她從一個左傾的共產黨同情者、到皈依天主教的心路歷程。書中她提到共產黨人,對學習共產思想和共產理論的極大熱忱和努力。
他們會在餐館、舞廳或任何一個社交場所,交換對共產思想的學習心得和體會。雖然這類交談有時是比較膚淺,但很多卻是極誠懇深入、且經過反省的。
英國天主教作家G. K.Chesterton,也強調共產黨人如何努力深入地認識、學習他們的思想理論。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清晰地、有說服力地給別人傳播灌輸共產思想。
如果共產黨人會如此熱心專注地學習他們的理論,為的是達到現世的目的,我們天主教友為要教導傳播天國的喜訊,怎能不熱心研習教理?
基督教教友很強調對聖經的個人解釋,亦很主動地傳教。反觀天主教教友,是否太依賴教會權威而變得被動?其實,天主要我們每人應用理智去學習、分析、批判,然後將學習的結論和教會的教導對照,以防止自己可能的錯誤。所以天主給了我們教會的教導,並不是為了取代我們自己的努力學習,分析研究。
今天的教友若願意的話,是有不少渠道去研習教理、聖經或教會文獻的。輔仁大學神學院為了無法親到教室上課的教友,開設了同步及非同步的課程錄影檔,教友可在自己方便的時間遠距上網上課,有興趣的可上輔大神學院的網站查詢。
除了在教理、即理性方面的培育外,教友還應被鼓勵參與感性的、心的「虔敬」(Devotion)活動,如朝拜聖體、公唸玫瑰經、朝聖……。我過去當堂區神父的經驗是,一個注重祈禱的教友團體,一定是得到降福的,並充滿活力、願意付出愛、做福傳的團體。
傳教主保聖女小德蘭的「神嬰小道」,是教會特別要提醒我們:為愛作祈禱、克苦,以愛主愛人的心態,去做每一件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事,就是天主眼中最偉大的事,最有福傳效率的事。
教友應克服「無力感」,應確知在每天的平凡生活、平凡工作中的任何愛的付出,都是成已成人,改造世界的小小「原子彈」,有無窮的威力。
全能的天主需要我們的「合作」,祂不在乎我們能「做什麼」,而在乎我們做事後面的「愛心」。
祂會將我們奉上的「五餅二魚」祝福了、而行大奇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