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寶貴
當代人的心靈倒退嚕
身心靈的整合程度與一個人的幸福感息息相關,也因此筆者以為衡量一個世代絕大多數人的心靈整合程度,可作為一個世代心靈進程的標記。
縱觀人類心靈在歷史中的演變,總以為現代人應比先祖進步。但事實並非如此,二十一世紀的人類心靈不但不先進,反而落後許多,這可由現代人所有慢性病罹患年齡往下驟降得到明證。
慢性病諸如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以及腰酸背痛等,往常多被視為老人病。但現在卻時有所聞:一、二十歲的青年人忽然中風;二、三十歲就罹患癌症;憂鬱症的人口佔全人口的四分之一;最近報載調查顯示,近80%的台灣民眾每個月至少出現一次肩、頸、背等之痠痛(《自由時報》2010/11/25)。這些都在在顯示當代人心靈承受壓力之大,已經轉換成身心撕裂的一大殺手。
我們實在不能將這些現象只看成是單一事件,沒什麼好大驚小怪。如果從整個世代人類心靈倒退的觀點來看,可就不是一件芝麻小事了。
中年世代──迷航的掌舵手
如果將當代人的身心壓力負荷超重,看成是整個世代心靈倒退的標記,那麼掌舵的中年世代,就不得不深思我們要將現時代的台灣領向何方?很不幸的,進一步細察台灣的種種現況與跡象,都顯示出中年世代本身就是一個迷航的世代;如果連自身都身不由己,被大環境拖著走,又怎麼會有願景、有能力為台灣人的未來指出方向呢?
中年世代的集體困境
人類在十九世紀前,活到五、六十歲就已是老年了,因此,中年期並不長,大概是指三、四十歲。而多數人也在這期間離世(十八世紀歐洲的平均歲數是二十四、五歲),所以較少面對中年危機。然而現代人的中年期還可分為中年前、中、後期,橫跨35歲至70歲,是生命中最為精華的歲月。
中年期是生命中一個相當重要的轉型期。根據心理學的界定,一般人要到45歲才算進入中年。但是台灣因注重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普遍承受超大的壓力,所以中年危機提早來臨。
大約35歲之前,我們對外忙於接受教育、謀職、成家;向內也忙於建構一個較好的自我形象。而在35歲之後,在經濟、情感、婚姻、事業、健康各方面,我們會面對許多挫折或挑戰,此時即進入所謂的中年危機。
這中年危機可以是一個摧毀之前心血所建構的一切成果的強大毀滅力量;也可以是讓生命轉化成更內化、更沉穩的超強驅力。一個世代大多數的中年人,能否將中年危機化成轉機,將會刻劃著這一世代身心靈整合的高低程度,更可顯現出這一世代人幸福感的深淺度。
當今台灣的中年世代,整體呈現的是一個疲累的世代。在工作、情感與建康方面,處處呈現出疲乏,了無生趣的現象。根據漢偉企管顧問公司負責人詹炳發指出(《天下雜誌》,1997/05中年危機提前來臨),工作生涯中一般而言會碰上三種高原期:結構型高原-在企業組織中爬不上去,無法獲得肯定;生活型高原-日日重複著相同的工作,做同樣的事;成長型高原-一個人對自己不滿。
碰到以上任何一種情況,都可能活不下去,日子變得很可怕,如果同時都碰上了,那就更慘了。這種個人的高原期,再碰上了台灣的高原期,就成了台灣社會中年世代必須面對的集體困境。
情感方面也是一樣,中年世代必須面對新的兩性關係所可能引發的家庭危機。新的兩性關係強調的是平權而不是男尊女卑。女性在電子通訊的時代,也有較高的就業機會與經濟自主能力,再加上女性有較強的進修學習意願,無論在專業方面或自我成長上都在持續進步。
反觀這一世代的男性,多數仍秉持男尊女卑的過時價值觀,再加上專業或自我成長的意願較低,兩性間的關係開始產生質變,也直接衝擊到婚姻關係。多數家庭不是瀕臨離婚邊緣,就是渡著冷漠無情的乾枯生活,這種現況造成了台灣社會中年世代的另一集體困境。
因著工作與情感或是單一、或是雙重的困境,心靈必然承受極大的壓力,而帶來身心的憔悴,甚至某種程度的崩潰。本來中年世代是一群當今社會的領航員、掌舵者,現在大多數都處於自我困境的迷航中,天天數算著何時可以退休?何時可以了結這段情感或婚姻?何時可以從身心的病痛、困頓脫離?如此,如何能期待台灣的未來可以駛向充滿陽光的航程?
因此,中年世代無分男女,急需一段集體心靈沉澱的時期,讓我們一起深思:我們期待的台灣是一個怎樣的台灣?我們對台灣還擁有共同的美夢與願景嗎?
他國的借鏡
雖然台灣目前的失業率高達5%以上,但基本上台灣多數人仍生活在可以溫飽的境況中。因此我們可以自問:「台灣人所期待的真正幸福是什麼?」能夠找到台灣人真正的幸福,也就可以駛出迷航,駛向溫馨的未來。
在反思台灣人真正渴求的幸福是什麼之前,讓我們看看一份英國政府準備正式調查的「國民幸福指數」(《自由時報》2010/11/16 A12版)報導,或許從中我們可以找出人類真正渴求幸福的共同指標。
英國首相卡麥隆很想知道英國人民的幸福感,於是大力推動度量國民的「幸福指數」,以做為未來施政參考。這項指數與既有的生活滿意度調查略有不同,不僅將詢問更多的主觀問題,藉此更準確地評量英國國民的心理與環境安適狀態,調查結果並將列入官方紀錄,做為施政參考。
法國總統薩科茲去年也表示,他打算把快樂與幸福列入法國經濟發展的評量內,以回應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蒂格利崁與阿馬提亞‧西恩,藉此呼籲全球領袖不要僅止於仰賴經濟的概念,也要重視福祉與永續的建議。目前加拿大國內各地也有針對主觀幸福感的民調。
將貨物與服務生產加以量化的國內生產毛額(GDP),是目前普遍採用的經濟成長計量法。但斯蒂格利崁指出,GDP已不是好的評量辦法,「因為它沒有估算福祉的轉變,雖然這不必然表示有新的替代方法,但或許應建構一個補充量法。」英國政府不只蒐集較大型且詳細的主觀福祉數據,也會將數據列入選擇與評估公共政策的重點,那是全球首創。
那麼什麼是國民幸福指數呢?「國民幸福指數(Gross National Happiness, GNH)」,或稱「國民幸福總值」,泛指人們對自身生存和發展狀況的感受和體驗,即人們的幸福感指數。
GNH最早是由南亞的不丹王國國王所提出,他認為「政策應該關心幸福,並應以實現幸福為目標」,人生「基本的問題是如何在物質生活(包括科學技術的種種好處)和精神生活之間保持平衡」。在這種執政理念的指導下,不丹提出由政府善治、經濟增長、文化發展和環境保護四級組成的「國民幸福總值「GNH」」指標。
現行的GNH概念則將幸福感視為一種社會經濟發展,包括經濟、環境、身體、心理、職業、社會和政治等的幸福感,且逐漸形成一股全球風潮。全球逾一百個國家在衡量經濟成長時,逐漸將生活品質,亦即「幸福」指標納入統計。(引自同上《自由時報》報導)
駛出迷航
難怪幾年前的全球幸福感評比,不丹王國名列第一。原來他們有這麼一位有智慧,看重國民幸福,也依此施政的國王。歐美最近也在高度經濟發展之後,回頭關注國人的幸福感,將幸福感視為一種社會經濟發展,其範圍涵蓋經濟、環境、身體、心理、職業、社會與政治全面的發展。
我們不能說台灣只注重經濟發展,但經濟掛帥仍然是現在政治與政策的主流。國人都迷失在經濟發展的唯一至上價值中。如果台灣的中年世代,包括執政者、各行各業及各領域的精英領袖們,都能沉澱心靈,深思台灣幸福的未來,化為政策、化為行動;更多的中年人能夠不再將經濟視為最高的價值,接受中年危機不但是一個轉機,更是生命活得深刻、快活的邀請,一起致力於建構台灣新的價值觀,新的願景。
我相信,我們終能駛出迷航,駛入充滿陽光、充滿幸福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