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終源
在反省信德的啟始,亞巴郎的信德和以色列人民的信德之後,通諭進入了中心點:圓滿的基督徒信德。
舊約是新約的預備,新約是舊約的滿全,舊約所有的脈絡都匯聚在耶穌基督的身上。
教宗先引用若望福音的話:「你們的父親亞巴郎曾歡欣喜樂地企望看到我的日子,他看見了,極其高興。」(八56)可以說舊約的信德是發展中、指向未來的信德。
我們看到耶穌在瑪竇福音中清楚地說:「你們不要以為我來是廢除法律或先知;我來不是為廢除,而是為成全。」(五17)所以基督徒的信德是圓滿和成全的信德。
教宗說明,「耶穌的生平完全彰顯了天主的信實,是天主對人類的大愛最卓絕的彰顯。」信德的對象是天主的恩許,而天主所有的恩許都在基督內成了具體的實在:即「是」。因此降生的耶穌成了信德的圓滿和成全。我們知道,耶穌曾說過祂在世上的主要目的,就是承行天父的旨意。
教宗認為耶穌為有罪的世人死在十字架上的時刻,是愛的最高、最徹底的表現:因為祂擁抱死亡,為給我們帶來救恩。這是我們能夠完全信靠的愛。
而天父的愛使耶穌從死者中復活,使祂的身體恢復生命,照亮死亡的陰影,成為最完全信實的愛。耶穌是「天主聖子」,完全根基於聖父,能夠戰勝死亡,彰顯圓滿的生命。
教宗強調,天主不只存在於超越的領域中,更臨在於世界,天主有形和強有力的愛真實地在歷史中行動,決定歷史的終向。這愛藉著基督的苦難、死亡、復活,圓滿地彰顯了,也是我們所能夠去經驗、去體會、去遇見的。
教宗以具體的例子說明,我們在生活中確實是信任比我們懂得更多的人,如建築師、藥劑師、律師等;在關乎天主的事上,我們也需要一位可靠和博學的人幫忙,而天主子耶穌就是向我們啟示天主的那位:基督的一生展示祂怎樣認識聖父,時刻與聖父完全合一,藉此為人的經驗開拓了一個全新和充滿吸引力的前景。
教宗指出:「為使我們能夠認識祂、接納祂、跟隨祂,天主子取得了我們的血肉。如此,祂同樣在歷史的旅途上,以人的眼光來看聖父。基督徒的信德是信奉降生成人的聖言,以及祂的肉身復活,信奉那位如此接近我們,以致於進入人類歷史的天主。
我們信仰天主子在納匝肋的耶穌身上降生成人,不會使我們脫離現實,反而使我們領會現實最深層的意義,並體會到天主是多麼愛這個世界,怎樣不離不棄地引領世界歸向祂。這樣,使基督徒更投入、更熱切地在世界中生活。」
因信德而得救
信德賦予我們新的眼光,以基督為中心。信仰基督使我們得救,因為在祂內,我們的生命徹底向那先於我們存在的愛開放;這愛由內而外轉化我們,在我們內、藉著我們行動。
我們在基督內成為新的受造物,成為天主的子女,是「聖子內的子女」能跟耶穌一樣稱天主為父。是這種信德讓我們得到真正的自由,得到圓滿的救恩。
中庸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此天絕非星辰運行的天空,而是其主宰,即天主;接納天主和由祂而來的基督,就像接近泉源的樹木,生意盎然,果實豐碩。教宗重申人不能靠自己得救:若是企圖靠自己稱義,將會察覺正義很快耗盡,他們的生命一無所成,徒勞無功。
有信德的人被愛所轉化,向愛開放。他們的生命得以擴大而超越自身。如同聖保祿的感受:「我生活已不是我生活,而是基督在我內生活。」(迦二20)他的生命變得前所未有的寬廣。
基督徒能夠以耶穌的眼睛來看世界,秉承了祂的思想、祂的孝愛之情,因為他們分享了祂的愛,也就是分享了聖神。
信德藉教會而顯示出來
藉著分享基督的生活,信徒的生命成為教會性的存在,是活在教會內的生命。天主造人時說:「人單獨不好。」(創二18)可見人有群體生活的需要,而做為基督徒更因信德而形成一個身體。
基督聚集所有信仰祂的人,並使他們成為祂的身體;同樣,基督徒也視自己為這個身體的一個肢體,與其他信徒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基督與信徒之間、眾信徒之間充滿活力的契合。但沒有失去各人的個體性;藉著服務別人,他們達到最大的自我實現。
因此,信德在基督徒內產生大作用,使我們能夠參與教會在歷史中的旅途,走向世界的終結。所以我們的信仰只有在教會內才能適當而圓滿地表達出來。
第二章:假使你們不肯相信,你們必然不能存立。
(除非你們信,否則無法明瞭。)
在接下來的第二章中,教宗要進一步分析信德與真理的關係,在這裡我們看到了神學家教宗的深刻思想與詳細分析,藉著聖經七十賢士譯本與希伯來原文之微妙差異,顯示出天主信實的臨在歷史中。
思高聖經用的是希伯來原文:「假使你們不肯相信,你們必然不能存立。」(依七9)而七十賢士譯本則作:你們若不相信,你就無法明瞭。
希臘文聖經把「存立」譯為「明瞭」,好像是徹底改變了經文的意思,將信靠天主的這個聖經概念,轉為希臘文化所重視的知性上的明瞭。雖然這樣的翻譯確是有與希臘文化的交融,但沒有脫離希伯來經文內在的精神。在這裡,教宗肯定七十賢士譯文的正典性,也肯定文化交融是在天主的旨意下進行的。這為翻譯聖經者是一個很大的鼓勵。
再藉著聖奧斯定的經驗,教宗說明信仰的進展是天主的指引:天主令人深信不疑的真理,是祂在歷史中信實的臨在,祂總有能力把各時代匯聚一起,並把我們生命中零散的線索結集為一。
由此教宗結論說,信德需要認知,信德需要真理,否則人不能站穩,不能前進。他甚至說:沒有真理的信德不能使我們得救,而只是美麗的神話,是對幸福生活的深切渴望的投射,只能自欺欺人,滿足自己,不能支持我們穩妥地完成人生的旅程。
但是,現代人傾向把科技視為唯一的真理:「好像只有這樣的真理才是可靠的、可分享給別人、可作為互相討論和共同合作的基礎。」
另一方面,人們也包容個人主觀的真理,那忠於自己最深層的信念,但只對當事人有效,不能提倡給別人,以締造公益。這可稱之為「相對主義」。
在民主自由的社會,提倡多元化,「相對主義」就是民主多元的結果,對於稍有權威性的「普遍真理」具有恐懼感,認為那是上一世紀極權運動所提倡的,試圖把其世界觀強加於人,以壓制個人的具體生活。因此有人企圖割斷宗教與真理的聯繫,將之貶為相對的個別經驗。
教宗將這個情況,稱之為當代世界的集體失憶症。教宗說:真理實在是與記憶,且是深層的記憶有關,因為真理是以那些先於我們存在的事物為對象,能夠超越渺小和有限的「自我」,把我們團結在一起。真理關乎一切的起源問題。在這本原的光照下,我們得以窺見目標,從而看到我們共同旅程的意義。
所以教宗接著分析信仰特有的認知方式,即「心裡相信」:「心是人的中心,是人所有向度的樞紐」,「心是我們向真理和愛開放的所在,在心裡讓真理和愛碰觸我們,深深轉化我們。」「當我們領受天主無窮的愛,讓祂的愛在內心轉化我們,使我們以全新的眼光審視萬事萬物。」
接著教宗轉為感性地將信仰比作戀愛的經驗,這讓我們想起本篤十六的第一個通諭《天主是愛》,在其中談到純愛的本質,也就是要走出封閉的自我中心,投向他人,期待建立持久的關係。愛的目的是與被愛者結合。
這樣,我們開始明白為何愛需要真理。只有扎根於真理,愛才能夠持久,才能超越時間的流逝,穩固地支持一個共同的旅程。脫離了真理,愛就會淪為變化無常的情感,經不起時間的考驗。
反之,真愛使人整合人格中的一切元素,化為一道新光,指引我們走向偉大圓滿的生命。沒有真理,愛無法建立堅固的關係,無法解放我們孤立的自我,也不能救贖我們脫離瞬間流逝的時光,以創造生命和結出果實。
教宗結論說:「愛需要真理,真理也需要愛。愛與真理是不可分割的。沒有愛,真理就會變得冰冷,無人性,窒礙人的日常生活。」「有愛的人才能體會到愛是真理的經驗,愛開啓我們的眼睛,使我們在與被愛者結合中,以全新的方式審視現實世界。」
信德的認知既是源於天主的盟約之愛,所以能光照歷史的道路。不只是以色列民族的命運,也光照受造世界自起源至終結的整個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