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濟各與北京達成了歷史性協議
並寫了一封情同手足般的信給所有中國天主教信徒
9月22日中國與梵蒂岡雙方的外交部副部長在北京簽署一份具有歷史性的協議,且對中國教會有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歷史上第一次與聖座簽署協議,承認教宗是教會的聖父、牧人和首領。在過去中華人民共和國只承認教宗是梵蒂岡國家的領導人,因此忽略了他的主要任務是“天主教信徒團體的牧人與首領”。該協議僅涉及牧靈問題與政治或外交無關。從現在開始,當教宗在中國任命一位主教時,它不會被視為“干涉中國內政”,而是被視公認為是聖父的正常職務與特權。此外,60年以來第一次所有中國主教都與教宗團結合一。在中國存在“非法主教”是天主教主要令人頭痛問題之一。實現合一對教會至關重要。慶祝的理由還有更多:現在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在沒有主教的教區將有由教宗任命主教且由中國政府同意。這解決了中國教會的另一個重大牧靈問題。將這份協議稱為“歷史性”和“對中國教會有益”是合理的。
教宗方濟各與他的優秀談判家團隊一起實現了這一目標,多年來在中國問題上這些談判者經驗豐富,他們與中國國內直接與個人的聯繫多餘在國外批評協議的人更多。但達成此協議最主要歸功於中國教會的領導與信徒。如果沒有所有中國天主教信徒,“非官方(地下)”信友團體以及“官方信友團體”對羅馬堅定忠貞的證明情況下, 教宗永遠無法在任命中國主教取得直接的決定權。兩個團體之間在是否與共產黨政府合作方面存在分歧,但與此同時,每個團體都以自己的方式忠誠的為聖座做出了重要貢獻。 “官方”團體在與政府對話與合作的同時保持了他們對羅馬的忠貞,“非官方”團體也持相同的態度,但與政府不合作。兩個團體都明確的表態他們對教宗的忠貞。國家的領導也都了解,他們也就是因為這個見證才讓步,承認教宗是普世教會的牧人也讓他任命主教們。這一步不容小看!儘管過去遭受苦難,但是整各教會都需要為此而慶祝。
教宗方濟各充分意識到整個中國教會對他的積極性的協議有直接貢獻。在教宗方濟各一封充滿弟兄與慈父般的信中,慈悲的教宗表達了他的感受“......真誠地欽佩你們的忠貞,即使當某些事件對你們非常地不利和困難時,你們依然表現出你們的忠貞、在考驗中的堅定和對天主上智安排毫不動搖的信心.....”並且“......這種痛苦的經歷是屬於中國教會和在世上旅居的所有天主子民的靈性寶藏。我們確信聖詠126章中所說的: “那含淚播種的人,必含笑獲享收成”! (第5節)。教宗還提到他清楚某些人對協議的疑慮.....困惑......,在中國的某些人感到被遺棄......以及......期待.. ....希望有一個更加寧靜的未來......
1998年,在亞洲主教會議上,在羅馬,我有幸被邀請並公開講話給聖父教宗和250位亞洲主教。我說:“聖父,就中國教會而言,請相信中國的主教(註:我沒有區分:“官方”和“”非官方”)......我們知道他們都是忠貞的.. .... 此外,他們了解中國國內的情況......他們是我們最好的顧問“......最近我們多次聽到並讀過,來自中國國內地下和官方主教的呼籲,要求在國外的普世教會的弟兄:”請不要引用我們的名說話。你們不住在中國國內!請允許我們為自己說話! ”我們同樣聽到並閱讀了幾位地下主教的信息,都完全支持教宗的對話,並期待他即將達成的協議。我們不知道協議的內容,但據我們所知,協議在內容與時間上都是有期限的。它將在一段有限的時間後重新被評估。但我們所知道的是在不久的將來,在中國大約30多個教區沒有主教,教會將根據與中國政府的協議任命主教。兩位中國主教已到了羅馬參加於10月舉行的主教會議。大突破吧!
從2014至2018年花了四年的時間談判達成這次協議,這一事實證明它得來不易。不奇怪!教宗方濟各在他的信中稱此協議體現了聖座與中國政府當局雙方漫長而復雜的對話果實,由聖若望保祿二世教宗開啟,接著由本篤十六世教宗繼續。就此協議,人們可以肯定,協議的內容既不是羅馬試圖實現的,也不是北京試圖得到的。在這些談判中,上主的代表們與凱撒的代表者雙方同意達成此協議。教宗方濟各和他的談判團隊為中國教會成就了一項偉大的服務。
現在下一步是什麼?當然只有牧靈問題才列入議程,與台灣的外交無任何關係。我們希望不久羅馬開始與北京實施任命教區主教的程序,這些教區多年來一直等待的事件。這是當前的挑戰,但前面還有更多需要討論的問題:北京將如何同意讓地下主教加入中國主教團(CCBC),因為如果沒有這一點,中國主教團將永遠不會被聖座正式承認。但中國政府當局是否要求這些主教們加入中國天主教愛國會,其宗旨建立在“獨立的中國天主教”?如果是這樣他們很有可能拒絕加入。如何穿越這主要障礙?如何理解最近發生在我們身邊的負面信號:拆除教堂上的十字架,禁止年輕人接受天主教教育?這是“官方政策”還是只是地方官員的決定?如果是這樣,如何保護這些地方教區的信徒?教宗方濟各意識到這一點並寫道: “政府地方當局和教會地方當局——主教、神父、會長之間需要培養一種簡單而日常合作的新方式。以此方式在信友期待合法下和地方當局的決定保持和諧的情況下,能保障牧靈活動的正常進行。換句話說,中國需要一部宗教法。
簽署協議不僅是歷史性的一步,而且對教會有益,也是一個明智之舉。教宗本篤十六世在2007 年致中國教會的牧函與教宗方濟各隨之寫的這一協議,值得在中國教會留下歷史性的篇章。這是一種將天主教融入正式無神論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嘗試。這與景教會士阿羅本主教(Alopen)的嘗試相似,他於635年向唐太宗皇帝申請入中國境內。皇帝經過三年對書籍的深入研究才歡迎這個稱為“光明之宗教”進入中國,並接受皇帝的監督後才興盛。方濟各會的孟高維諾在13世紀以同樣的方式獲得了蒙古皇帝的認可。利瑪竇(Matteo Ricci)和耶穌會士幾乎成功地將基督教信仰真正融入中國。當時他們只是因為當時天主教傳教士內部分歧引起的“禮儀爭議”而失敗。在19世紀後期西方帝國主義混淆並毀壞了整個事件。這是義和團叛亂甚至毛澤東時期的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永久性損害的直接原因。
教宗方濟各與北京的協議不能與景教或孟高維諾的協議相提並論,但這絕對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神論國家中獲得天主教信仰呈現的第一個重要步驟。然而,要完全實現這一目標,我們必須學會思考和計劃不是幾年......而是幾十年,也許是幾代甚至幾個世紀。教會有能力做到這一點,就中國而言,這是規劃未來的唯一途徑。
聖母聖心會韓德力神父(Jeroom Heyndrickx cicm)
比利時天主教魯汶大學南懷仁研究中心
參考資料: 教宗方濟各致中國天主教信友及普世教會文告“他的慈愛直到永恒,他的忠信世世長存”(聖詠100,5)
了解並支持南懷仁基金會的中國計畫
- 南懷仁基金會是以比利時耶穌會的傳教士南懷仁而命名的,他是著名天文學家,也是清康熙皇帝的老師。本基金會於 1982 年由聖母聖心會在(比利時)魯汶大學設立。
- 南懷仁基金會由單尼爾斯樞機主教(比利時馬林省)擔任董事長,董事成員代表幾個傳教修會,即:聖母聖心會、方濟會、仁愛兄弟會等。基金會贊助魯汶大學南懷仁研究中心以及台北南懷仁 研究中心(位於中央大樓八樓)的活動;自 2009 年 5 月 1 號起也贊助魯汶中國書院。透過這些機 構,基金會積極推動中國教會史方面的學術研究,以及與中國教會的牧靈合作。
- 南懷仁基金會的優先關懷是:與中國教會發展新的關係, 積極響應教宗本篤十六世的牧函。
- 幫助中國教會最有效之道,在於投入教會人員的培育。因此,本基金會對中國大陸教會牧職人員(神父、修女、修士、教友)的培訓提供支助。我們與中國的教區或修會團體直接聯繫,並監督捐款之善用。我們為神父、修女、修士、及教友牧職人員的培育提供獎學金,以國內的培訓計畫為優先。我們也邀請神職人員到歐洲、美國或菲律賓的一些學院接受福傳方面更專業的培育,以 期他們學成歸國後,到各修院及培育機構授課。
- 本基金會也積極回應中國的求助、(小規模地)支援中國西北部教區的一些社會發展計畫,即在甘肅、青海、內蒙、寧夏一帶。
- 南懷仁基金會由單尼爾斯樞機主教(比利時馬林省)擔任董事長,董事成員代表幾個傳教修會,即:聖母聖心會、方濟會、仁愛兄弟會等。基金會贊助魯汶大學南懷仁研究中心以及台北南懷仁 研究中心(位於中央大樓八樓)的活動;自 2009 年 5 月 1 號起也贊助魯汶中國書院。透過這些機 構,基金會積極推動中國教會史方面的學術研究,以及與中國教會的牧靈合作。
- 南懷仁基金會的優先關懷是:與中國教會發展新的關係, 積極響應教宗本篤十六世的牧函。
- 幫助中國教會最有效之道,在於投入教會人員的培育。因此,本基金會對中國大陸教會牧職人員(神父、修女、修士、教友)的培訓提供支助。我們與中國的教區或修會團體直接聯繫,並監督捐款之善用。我們為神父、修女、修士、及教友牧職人員的培育提供獎學金,以國內的培訓計畫為優先。我們也邀請神職人員到歐洲、美國或菲律賓的一些學院接受福傳方面更專業的培育,以 期他們學成歸國後,到各修院及培育機構授課。
- 本基金會也積極回應中國的求助、(小規模地)支援中國西北部教區的一些社會發展計畫,即在甘肅、青海、內蒙、寧夏一帶。
- 白滿思(Paul Braeckmans) 先生是本基金會在美國的代表。白先生的聯絡處設在:624 Washington street, Alhambra CA 91801; E-mail: paulbraeckmans123@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