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強
「誰若不願意工作,就不應當吃飯。」(得後三10)
您為「錢」而工作嗎?不然呢?有錢,誰還會工作?工作,不就為填飽肚子嗎?
然而,為「錢」而工作,真的是應該追求的價值嗎?有沒有可能,有朝一日,可以不再為「錢」而工作?或許,很多人從未想過這個問題。不敢想!也懶得想!畢竟,台灣的教育體系、社會文化和媒體思維,幾乎全面服務於為「錢」而工作的價值文化,甚至,不時還會流露一點欣羨與崇拜之情。
但這個看似「天方夜譚」的問題,瑞士社會卻已經決定開始認真看待,並正式搬上政治舞台嘗試化為實際的可能。
由藝術家施密特(Enno Schmidt)等人倡議的「基本收入」(Basic Income)保障提案,2013年10月,正式跨越瑞士全國公投連署門檻,預計將於2014年中舉行投票。提案主張,瑞士合法居民每月「無條件」(無論有無工作)享有「2,500瑞士法瑯」(約瑞士人均收入42%;約2,800美金)收入保障。為宣傳造勢,倡議人士在國會大廈前廣場,撒下八百萬枚五分錢幣,象徵八百萬瑞士人口並凸顯國家財政無虞。
相信,面對這項提案,很多人的第一個疑問,必定是:「錢從哪裡來?」儘管,批評者認為,提案中的財政規劃不夠具體,未來也恐將提高增值稅或開徵富人稅因應;但其實財源問題反而不是輿論爭辯的焦點,因為很多瑞士民眾認為,「基本收入」保障企圖取代龐大、官僚、浪費、漏洞百出、效能低落的社會安全體系(透過削減政府部門和預算規模),長期而言,反而更能達到財源節流效果。
此外,面對貧富差距惡化、薪水停滯、失業率飆高,但企業盈利卻屢創新高的趨勢(根據瑞士工會研究顯示,1996年至2010年,金字塔頂端1%的收入增加39%,但底層卻不及10%),實施「基本收入」保障也被期許可以作為弱勢保障、維繫社會公平和縮減貧富差距的重要手段,彌補無力制衡跨國企業經濟霸權的失落感(像是2012年瑞士也曾透過全國公投限制坐領高薪的企業「肥貓」)。
其次,很多人的第二個疑問,往往是:「不工作也有錢領,誰還要工作?」儘管,很多論者擔心,「基本收入」保障勢將侵蝕工作倫理(因此不少反對提案的左派人士,仍然比較傾向於支持「最低工資」方案),但提案倡議人士卻引證實例反駁(1960及1970年代歐美地區類似「基本收入」保障的小規模試驗),指出「基本收入」保障並未導致勞動率下滑,即便無須為「錢」而工作,絕大多數人仍樂於從事有益生活和自我實踐的工作。
例如:一旦獲得「基本收入」保障之後,職業婦女雖然最有可能辭職,但卻不代表因此缺乏工作動機與倫理,因為他們只是把工作轉移投入在更多家務勞動中。
今天,多少人真正樂在工作?多少人真正出於「興趣」和「理念」選擇工作?為何我們一直相信不快樂且無法結合生活與投入生命的勞動,可以創造豐碩的工作成果?為每位勞動參與者帶來深刻的意義回饋?
提案倡議人士認為,「基本收入」保障並無法讓人致富(僅能提供瑞士基本生活所需),但當人們不再需要為「錢」而工作、屈就現實或悖離興趣之後,反而更有機會堅持原則、追求理想或鑽研興趣,獲得更自發、自主與自覺的工作選擇空間,免於淪為「錢的奴隸」,從而鼓勵勇於嘗試和積極開創,成為孕育與厚植生產力及競爭力的關鍵動能。
試想:倘若「基本收入」保障化為現實,人們是否不再需要為了謀生的經濟壓力,放棄自己的理想和興趣?盲目追求就業導向的教育?匆忙選擇無法投入熱情的職業?
甚至,因為不再需要汲汲營營為了謀生計算私利,從而獲得更多時間和能力,採取行動幫助鄰人?關心鄰人?重視社會正義並追求公共利益?抑或,人們可以更為投入家庭關係與教育中,不致讓「雙薪家庭」或「隔代教養」在子女成長過程中留下缺口,成為日後社會問題的根源,從而付出更為龐大的社會代價?諸如此類,「基本收入」保障可能帶來的樂觀改變,也留給我們一連串值得深思的問題。
儘管,因為瑞士聯邦體制公投採取「雙重多數」門檻(公投必須取得全國過半支持,也必須在過半邦區中取得多數),很多論者預言,此次提案首次闖關通過的機會不高;但本文認為,在可見的未來,「基本收入」保障難以化為現實的真正阻力,其實還不是上揭財源、工作倫理或公投門檻之類的問題,而是人們對於生活與工作關係的茫然,以及面對生命選擇的內心恐懼。
捫心自問,不知道有多少人,從小到大,一輩子都是依循為「錢」而工作的簡單邏輯,選擇教育、安排生活並賦予生命意義。人們不願、不敢、也從未認真思考工作對於自身生活與生命的意義。
「工作」二字,早已成為一個強有力的廉價藉口。有了它,我們可以「堂而皇之」地自私自利、拒絕別人、遠離摯愛,甚至,放棄精神生活;但卻從未細想,為了它,我們是否失去更多真正對於個人生命、家庭生活與社會公益具有價值和意義的東西。
然而,「基本收入」保障帶來的價值顛覆,卻迫使人們必須面對一個未曾有過的嚴峻詰問:「如果今天不再需要為『錢』而工作,『工作』不再能作為藉口,那麼,工作對於您的意義為何?您到底想做什麼工作?在您的生命中,工作、家庭與生活,三者究竟應該如何排序?」
坦白說,真要面對這個詰問,可能很多人都會啞口無言吧!正因如此,繼續選擇活在為「錢」而工作的簡單邏輯中,似乎是一個比較能夠提供安全感的決定。
嚴格來說,「基本收入」保障並不算是一個新鮮的概念,早在16世紀英國天主教神學家聖湯瑪斯.摩爾(Saint Thomas More)著名的《烏托邦》(Utopia)中,便有類似的闡述。
長期以來,由於認為工作乃係人類生存與生命的中心,天主教教會也對於工作意義投入高度關注和反省;儘管,天主教會並不樂見人們坐領乾薪、好逸惡勞,但卻始終堅持「工作是為了人,而不是人為工作。」強調人們應該透過工作展現天賦、光榮天主、獲得救贖,並體現人性尊嚴價值。教宗若望保祿二世(John Paul II)告訴我們,工作不僅是為追求物質所需,也是為表達和實現自我,更為能夠貢獻社群(家庭、社區、國家及全人類)(參見《論人的工作》通諭及《天主教教理》2427-2428)。
換句話說,如果今天工作勞動全然失去上述內涵及意義,人們也早已淪為「錢的奴隸」,僅能滿足物質所需,而無法從工作中獲得自我表達和實踐,以及貢獻社群的無私情懷。這似乎就不是天主教會樂見人與工作的關係。
今天,這個概念再度受到重視,自然有其不可忽略的背景;然而,相較於瑞士透過正式政治程序激起相關論辯的嘗試,部分台灣媒體雖然對此消息略有報導,卻完全沒有帶出任何廣泛而深入的討論與反省。推其緣由,一方面,可能咸認瑞士國情相距甚遠,二方面,可能覺得這種倡議太過「悖離常理」吧!
或許,您也可以批評「基本收入」保障太過理想且難以實現,但卻不能遮蔽我們正視並深思倡議背後一系列直指人性尊嚴、弱勢保障、體制效能和社會公益的嚴肅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