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終源
《信德之光》在這裡要進入一個比較理論性的部分,首先教宗談論「信德的認知」問題。
我們知道,信德是天主的恩賜,但我們怎麼認識信德呢?教宗說:「因為信德的認知常與信實的天主所立的盟約有關,是祂與世人建立愛的關係,向世人發言。表現在聖經上就是一種聆聽,與聽覺有關。」
在這裡教宗引用保祿宗徒的話作為經典表述:「信仰是出於聆聽(報道)。」(羅十17)。台灣人稱天主教徒為聽道理的人,慕道就是聽道理,正符合這個說法。
人第二個認知的感官是「視覺」,但在認識真理方面,「聽」和「看」有時是對立的,教宗認為「信德之光」讓人得以瞻望世人嚮往的全相,因此不會有自由想像的餘地:「因為這樣的光從天而降,直接照射眼睛,而不要求回應。這光也像似要求靜態的瞻望,擺脫具體時間的喜與憂。」而在希臘文化則認為,要透過雙眼獲得認知,才能對現實有全面的明瞭。由此看來,聖經對認知的理解顯然不同於希臘文化。
很有意思的,教宗在聖經中看到了文化交融的進行與可貴,這為中華文化如何與聖經思想交融,可提供很好的參考。教宗說:「舊約綜合了兩種形式的認知,因為聆聽天主聖言的人也渴望目睹祂的面容。這樣,與希臘文化進行對話便有了基礎。」教宗接著說:「『聆聽』所著重的,是個人的聖召和服從,以及真理是在歷史中呈現的。至於『看』,是看到整個旅程,使之得以置於天主的整體計劃中。沒有這樣的『看』,我們只會對無名的整體有著零散的認識。」
接下來,教宗以《若望福音》為本,詳細說明在信德的認知中,「看」與「聽」之間的關係。「第四部福音認為,信仰既是『聽』,也是『看』。」教宗以召叫門徒、復活拉匝祿、門徒尤其瑪利亞‧瑪達肋納所經驗到的基督復活,來說明信德的「聆聽」和由「看」而產生的信德的關聯:「因著與聆聽的合一,『看』成為一種跟隨基督的方式,信德也呈現為瞻望的過程,而在這過程中,我們的雙眼逐漸習慣看穿深層的事物。」
在信德中「聽」與「看」的整合是藉著基督本人,因為基督既是可見的,也是可以聽到的:「祂是降生成人的聖言,我們看到祂的光榮(參閱若一14)。」教宗說:「信德給我們展現的真理是集中於與基督的相遇、默觀祂的生活、覺察祂的臨在。」
接著教宗指出聖若望也把信德描寫為「觸摸」。因此信德的認知,除了聽覺、視覺之外又加上了觸覺,使得信德的認知更加完美,耶穌是「我們聽見過,我們親眼看見過,瞻仰過,以及我們親手摸過的生命的聖言。」(若壹一1)
信德是恩賜,因為:「耶穌藉著降生成人和降臨我們中間,觸摸了我們,在今時今日,祂也通過聖事,繼續觸摸我們。」為我們來說:「因著信德,我們可以觸摸祂,領受祂恩寵的力量。」就像那位患血漏病的婦人,懷著信心觸摸耶穌後,獲得了痊癒一樣。
信德與理性的對話
教宗繼續關心文化交融的問題:「福音的訊息與古代的哲學文化相遇,而成為福音傳遍萬民的關鍵時刻,激發了信德與理性之間的互動,而這互動經歷世世代代,延續至今。」
信德與理性之互動的代表人物是聖奧斯定,而其基礎是人際關係:「當我們體會到基督之愛散發的圓滿光輝,就會明白我們在生活中經歷的每一種愛總是帶有這光的一線光芒,而且我們知道其最後終向。」也就是說信德之光照亮我們的各種人際關係。
教宗指出:「奧斯定一方面接受了希臘光的哲學,及這哲學對「看」的重視。他認識了新柏拉圖主義,因而對光有所領會。光從高天照射,照亮萬事萬物,是天主的標記。」奧斯定因著在花園中聽到聲音而開始讀聖經,進一步體會天主的聖言,發現天主的超越性,擺脫了摩尼教善惡二元論的糾纏,悔改而獲得新生。
然後「他整合了『聽』和『看』這兩個範疇,認為二者都不斷被天主在耶穌身上啟示的愛所引導。因此他講論『從內在射發光芒的言語』,…這不是因為我們將會擁有全部的光──光總是無窮無盡的,而是因為我們將會全身投進這光中。」
教宗藉此機會叫我們不要害怕「共同的真理」:「愛的真理不是以暴力強加於人的真理,也不會窒礙個人。這真理由愛而生,可以深入人心,進入每一個人的心靈深處。」
由此引出梵二大公會議很重視的教會觀,教會應是服務的教會、僕人的教會:「真理使信徒謙卑,因為他們知道我們並不擁有真理,而是真理在擁抱和擁有我們。信德不會使我們執拗,而是使我們感到安全,從而敢於踏上旅途,成為見證人,與所有的人展開對話。」
面對日新月異的科學世界,也不用害怕:「信德之光也照亮物質世界,使我們信任其固有秩序,……促使科學家時常保持開放,探求現實世界中取之不竭的豐富寶藏。」信德可以讓科學界「學而後知不足」,因受造界的奧跡而稱奇:「拓擴理性的視野,因而更照亮向科學研究開放的世界。」
信德與尋找天主
梵二所提倡的宗教交談成為近世幾位教宗不敢或忘的使命,教宗說:「在耶穌身上的信德之光也照亮所有尋找天主的道路,使基督徒在宗教交談上提供特有的貢獻。」
教宗引用希伯來書,從亞巴郎之前的哈諾客,甚至更早的亞伯爾來說明:「虔敬的人竭力從日常生活的經驗、四季循環不息的更替、土地的豐收、宇宙的運行,認出天主的標記。天主是光;那些誠心尋找祂的人,必定可以找到祂。」
天主尊重每一個人,尋求天主的人性之光,有如反映亮光的鏡子,並不會消失在天主的光輝中,而愈接近本原,愈是為輝耀:「基督徒越是沉浸於基督之光,越是能夠認識每一個人邁向天主的道路,並在路上陪伴他們。」
教宗也鼓勵尋求信仰的人們說:「他們越是真誠地向愛開放,並跟從他們能找到的光,在不知不覺中,他們已經踏上了信仰的旅程。」向天主開放,是得到信德之光的唯一道路:「因為每當我們走向圓滿的愛,天主的光就會照亮我們的眼睛。」
信德與神學
基督徒的神學是在信德的光照下產生的,為更圓滿地探究信德所照亮的範圍,更深入地認識天主的自我啟示。
因此,神學超越以理性作出分析和理解的實驗科學方法,而是以信德導引理性向天主射發的光開放,更深入認識天主:「神學不僅是我們對天主的論述,而最重要的是領受和尋求更深入明瞭天主對我們發出的言語……因此,神學要求我們謙遜,願意讓天主『觸摸』,在奧跡面前承認自身的局限,並致力以理性的方法探究這奧跡無窮無盡的寶藏。」
神學的使命是謙卑地護守和深化眾人的信德,同時也要將教宗和與他共融的主教們所行使的「訓導權」視為內在和不可或缺的本質。
第三章 我所領受的,我也傳授給你們。
(參閱格前十五3)
(參閱格前十五3)
教會——信德之母
「信德不是信徒在內心深處所作的個人決定,也不是信徒的『我』與天主的『祢』之間,獨立存在的主體與天主之間的純私人關係。」信德是藉著教會的傳承而來的,上面提到信德認知的三種感官都涉及位際關係,中文的善與人同或推己及人都是人性的積極面,其來源一定是天主,信德則直接加上來自天主的「光」,這「光」要求我們反映並藉著與人的接觸而傳揚。
信仰的傳遞是以教會為主體,跨越時空的限制,教會教導我們說信仰的語言,分享更龐大的記憶。
信仰的中心,即耶穌給予世界新生命的愛的行動,通過見證人的記憶傳給我們:「按本質來說,信德是向教會的「我們」開放,而且總是在教會的共融內產生的。」聖神是教會的靈魂,祂領導教會:「聖神是愛,寓居在教會中,把各時代連繫起來,使我們成為與耶穌同時代的人,藉此引領我們走信仰的旅程。」
天主聖三愛的共融關係是我們愛的根源,我們因分享聖三的共融而獲得更豐富的生命:「我們明白到為何信的人絕不會孤單,為何信德驅使我們與人分享,邀請別人分享其喜樂。凡是接受信仰的人,都會因為體驗到全新和豐盛的關係,生命得以擴展。」
聖事與信仰的傳遞
梵二大公會議說明:「宗徒們所傳授的包括有助天主子民善度聖善生活及增加信德所需的一切。如此,教會藉自己的教義、生活和敬禮,把她自身所是和她所信的一切,永存弗替,並傳於千秋萬世。」
教宗說:「我們需要有一個具體的環境來見證和傳達信仰,並運用一個合適和相稱於所傳達事物的方法。」
因傳遞的內容不只是純粹的教義,因此不是一本著作,或口傳的訊息可以滿足的:「我們運用一個專門的媒介。這媒介就是教會在禮儀中舉行的聖事。聖事傳達具體實在的記憶,在我們所生活的時空和地域,動員我們所有的感官;我們整個人投入其中,作為生活的主體,團體關係網絡的一員……使我們體會到有形可見的現實是指向永恆的奧跡。」
信仰的傳遞首先是藉著聖洗。它不只是一個象徵性的宣信行動,而是新生命的開端:「我們在聖洗中,成為新的受造物和天主的義子……這生活方式要求我們全身投入,並使我們走向聖善。受洗的人進入了教會這個全新的處境,被交託給教會,以全新的方式共同行事。」所以聖洗是在教會的共融中,才能夠領受的。
接著教宗開始一個相當完整的聖洗要理講授,天主聖三、水、重生、新名字。具體說明慕道的重要和嬰兒洗禮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