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永倫
禁食和守齋是聖經所展現的一個信仰傳統。聖經中禁食的人物多不勝舉,如達味、厄里亞、艾斯德拉、達尼爾、亞納、保祿,以及耶穌自己。因此天主教會一向非常重視它們。
在福音中,耶穌說:「當你們禁食時……」可見耶穌預設人們有禁食的習慣,只不過祂要進一步訓誨他們該有怎麼樣的心態。同樣地,耶穌在瑪竇福音中說:「伴郎豈能當新郎與他們在一起的時候悲哀?但日子將要來到;當新郎從他們中被劫去時,那時他們就要禁食了。」(九15)其中所言「那日子」當然也包括我們所處的現在。
為什麼要禁食和守齋呢?有些人禁食是為了外觀的美麗。他們控制飲食以達到瘦身和纖體的目的。這是非常實際和具體的事,若能堅持下去並達到禁食所預期的目標,確實是令人讚賞的。另一些人以禁食來抗議,即所謂的絕食,為爭取某些政治或社會目標。同樣地,若能夠堅持下去,為自己的理想奮鬥,也是令人佩服的!
在信仰生活上,禁食和守齋是為了靈修的目的。比如天主教徒在四旬期前每週進食和守齋一次,為提升他們的靈性生命。完全的禁食(絕食)指的是不吃不喝任何東西,但一般上清水除外。
許多天主教徒禁食的方式是少吃,比如只吃一餐或減少一餐;或不吃肉類食物,比如只吃麵包和清水。不過有些人由於健康或其他原故不適宜禁食,比如孕婦為了自己和胎兒的需要,得食用大量的食物與營養。
什麼時候該禁食?那要看我們的動機和目的。其實每一天都可以是禁食的日子。有需要時,可以禁食三天,一週,甚至更長的時間。
天主教會建議在四旬期內每週五禁食和守齋。一旬為十天,四旬即四十天。從聖灰星期三開始算到聖週六,但扣除六個主日天,共得四十天。這是禮儀年裡特別的時期,基督徒在這期間默想耶穌的苦難,以禁食和守齋去感受祂在曠野中靜修的體驗。但傳統中每個星期天都是「主復活的日子」,因此不把主日算在四旬期內。
禁食的誤區
若禁食沒有幫助進修者空虛自我,就抹殺了它的信仰和靈修意義。在聖經章節中,我們可以找到一些禁食的負面例子,這些人以為禁食可以拿來做與天主「談判」的手段。換句話說,他們以禁食來爭取天主的賞報。
比如以色列民兵禁食,希望換取戰爭的勝利(民二十26,編下二十3)。厄斯德拉和家人從充軍之地回鄉時要求眾人禁食,希望一路平安順遂(厄上八21)。這些人希望勝利和平安的動機本身沒有不好,但把自己禱告的意向和禁食掛鉤卻是一種錯覺,是根本沒有必要的。天主對我們的恩佑,不需要靠我們的禁食和守齋去爭取得到。
天主不是我們需要去奉承和獻媚的主。天主對所有的人是一視同仁的。「祂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祂使太陽上升,光照好人,也光照惡人。」但世俗的人卻常有這種錯誤的見解,以為需要拿出一點什麼來,才能到爭取到天主的寵信。
舊約的達味王是一個非常現實的人,他禁食也是為了現實的目的。當時他知道大兒子生病了,就開始禁食與睡地板做刻苦,希望能夠「贏取」天主的歡心,而恩賜孩子早日痊癒。第七天,隨從向他報告孩子死了,達味馬上要求把食物奉上。他對僕人說:「孩子活著,我禁食悲哭,因為我想:也許上主會可憐我,使孩子生存,有誰知道?如今,他死了,我為什麼還要禁食?難道我能叫他回來?是我要到他那裡去,他不會回到我這裡來了!」(撒下十二22~23)他的心態可見一般。
今日也有不少人誤以為,他們可以用禁食做為手段賺取天主的回報。他們希望禁食可以幫學生考試時考得好的成績,重病的親人可以康復,出軌的丈夫可以回心轉意……等等。這種對神和對禁食的錯誤觀念必須得到糾正,信仰生活才能健康成長。
禁食的真諦
禁食的主要目的是說明進修者空虛自我,好能全心全意崇拜天主,把生活的中心放在祂那裡,誠心尋求天主的聖意。
比如宗徒大事錄提到在安提約基雅的教會,願意派遣傳教員出外傳福音,於是決定禁食和祈禱,分辨天主的意願,最後在聖神感動下,選拔出巴爾納伯和掃祿,要他們去行主的工作。之後他們又禁食祈禱,給兩人覆了手,派遣他們走了。
在信仰生活中,我們常經驗到黑暗勢力的困擾,阻擾我們活出基督福音的訓導,妨礙我們的愛德與福傳工作。禁食能夠讓我們對天主開放,並認透罪惡的面貌,而勇敢地克服它們!個人方面,我們的私欲偏情,常吸引我們沉迷於世俗的虛假享樂,暴飲暴食、衣冠打扮、電視影碟、手機遊戲,夜店欲樂……等等。沉迷的結果,使活動經常超出健康娛樂的時間和分寸,還可能玩物喪志。禁食幫助我們培養自律的精神,將欲望保持在正當與健康的尺度,維持一個整合的生活!
禁食能夠促使宰制人心的偏斜欲念浮出檯面。這些內在的污穢常被食物和其他事物所隱蔽。禁食將它們顯露出來:驕傲、憤怒、怨恨、妒嫉、邪淫、貪吝、毒辣、詭詐、放蕩、譭謗、和愚妄等。自我醒悟是改正和調整個人生活的第一步,而禁食有助於進修者自我省察,從而心靈得以淨化與提升。
禁食幫助我們深深地意識到「人生活不只靠餅,也靠天主口中所發出的言語。」(瑪四4)人的身心因禁食而獲得平衡。禁食也幫助進修者與饑餓和受苦的人在一定程度上「身感同受」,從而更能體諒和照顧他們的需要。禁食使我們走出自我,關心周圍的人,並開展出行哀矜的道路。
簡而言之,禁食不是為了向天主換取自我所需要的東西,而是要幫助進修者走出自我,更好的把握愛主愛人的精神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