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西
自從我1991年入修院,便和修院結下了不解之緣。在河北神學院九年多的時間,直到現在還是這裡的客座教授;在國外修會會院和神學院住了九年多,人生的一半時間是在修院中度過的。
在這過去的二十四年中,我也看到了國內司鐸聖召發展的趨勢,回國後在不同修院教書,對大陸修院的整體培育現狀有一定的瞭解,願與大家分享。
一、司鐸聖召和修院培育的現狀
1. 聖召人數驟減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中期,全國公開的十二所修院人數約為1200人,許多修院甚至爆滿。修生主要集中在河北、陝西、山西、內蒙等省份。由於當地聖召人數較多,有的不得不加入南方或城市教區。
這種狀況在21世紀初開始轉變,先是兩所公開的大修院因人數減少而被迫關閉。2011年以後,由於其他原因,另外兩所修院被迫停辦。有的修院現在轉型為培育一般信徒。
現在全國公開修院的修生人數不足500人,每年修生招生是個大問題。據非公開團體的弟兄們分享,該團體的聖召驟減也是一個較大的問題。
2. 聖召分佈不平衡
聖召出現了較大的地區差異,南北差異,城鄉差異。在河北、山西、陝西,聖召比較多。在北方的聖召較多,其中鄉村偏多。在南方的一些城市為主的教區內,聖召較少,這種現象現在更嚴重,且影響了教會的發展。
3.聖召的甄選缺乏統一的標準
有些教區已經幾年沒修道聖召了,他們便會放低招收聖召的標準。有時一個神學院勸退的修生去了其他的神學院,一個教區勸退的修生加入了其他教區,中間也缺乏溝通或交流。
這種情況不僅在公開的教會團體,在非公開的教會團體也同樣存在。這些四處雲遊的修士被祝聖成了神父。這種不同修院為招生而降低標準,或教區急於增加修生的人數而放低標準的現象,實在值得提高警惕。
4. 聖召推行委員會力度不足
並不是每個教區都有聖召推行委員會,很多教區沒有負責聖召的團體或神父。另一現象是,許多教區認為自己教區的神父已經飽和了,不再需要神父,因此在教區裡或堂區的本堂神父不鼓勵聖召,年輕人也認為教會不再需要神父了。
5.培育團的共融合一
這為修生的培育至關重要。對於一個教區性的大修院,一般容易組成共融性的培育團,可是對於聯合辦的大修院,因為培育團的不同背景,會有不同的培育理念,或是因為人性的因素摻雜其中,而出現培育者的不同聲音,這也是個令人頭疼的事情。
有時,因為培育團有不稱職的培育者,會形成修生對培育團的反感、對抗等情緒,極不利於培育的工作。
二、對司鐸聖召和修院培育的反省
1. 聖召減少的原因
不可否認的,聖召的減少有許多社會因素,如計劃生育政策而使孩子數目減少;人們經濟條件提高而使孩子有許多選擇,如:上大學或出外打工等。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從初中開始學生們住寄宿學校,沒有任何信仰的氣氛和培育。
另外兩個原因也值得我們注意:
第一,教會內部的分裂,神父形象的損壞,鐸職生活失去吸引力和令青年嚮往或崇拜的能力。青年在尋找他們生活的偶像,如果在神父身上找不到榜樣性的、令他們崇拜的生活,他們便不想成為司鐸。
第二,家庭和本堂神父缺乏對聖召的鼓勵,很多家庭不再以有神父為榮,一些神父活得無精打采,消極無奈,當然也不願其他青年受這樣的苦,不鼓勵聖召,甚至打擊聖召,就很難有聖召了。
2. 備修院的必要性
目前中國大陸大概有五、六個備修院,而具有完整的初中部和高中部備修院的只有兩個,我們的經驗是有備修院的教區才會有較多的聖召。因為大陸的學生從初中就開始住校,沒有父母的叮囑,沒有信仰的培育,在一個無神論的環境中成長的青年,很難有做神父的奇想。
3. 整個教會關注聖召和聖召的培育
除了有初、高中部的備修院外,整個教會應該關注聖召,包括在主日學,彌撒的講道,青年的培育,輔祭班和讀經班的培訓,家庭探訪,團體負責人的培育,福傳員的聚會等,要著重強調聖召方面的鼓勵和宣傳。本堂神父、家長和老師們負有責任有意識地推行聖召。
4. 關注大學生和青年打工者
教區的青年服務辦公室應該特別關注學生和打工者,努力幫助高中學生的孝、德、禮等道德培育和人格教育。
另外一個重要的對象是大學生,教區要關注他們的信仰培育;在外打工的青年們過春節回家時,神父們要特別關注他們,不要忘記鼓勵他們度司鐸生活的聖召。我們的經驗是:天主召叫所有的人,我們要配合天主的工作。
5. 修院培育的四個幅度
在《我要給你們牧者》中,明確提出修院培育的四個幅度:人格、靈修、智力和牧靈。在過去三十幾年,大陸修院在這四方面的培育,都取得有目共睹的發展。然而同時,我們也更要反省我們的不足,為的是有更好的發展。
第一、在智力、神哲學培育方面,我們的培育團許多在海外取得了碩博士學位,在很多方面學有特長。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是培育修生們融會貫通,整合的能力,把握神學的傳統和精神,整合所學的一切,結合實際的生活,用現代人可以理解的觀念和語言表達出來。
第二、在人格培育方面我們是弱項,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心理學的知識,而是屬靈的、具有專業知識的、成熟的培育者。塑造這樣的培育者需要時間。在人格成熟方面,尤應注意情感成熟的培育。
第三、在靈修方面,我們需要有好的神師,有經驗,接受過靈修培育或輔導的人。從目前的中國教會來講,我們最需要的是好的神師和心理輔導者。我們拋棄了許多過去的靈修觀念,但新的靈修體系又沒有建立起來,也沒有神師等人力資源。
第四、在牧靈方面,我們要加強以下幾個方面:
(1)修院的培育要明確培養的是有牧民愛德的牧者;
(2)要在一切的課目中,關注如何用所學的知識服務教友;
(3)必須有堂區牧靈的經驗;
(4)如果可能盡量有更多元的經驗:如在老人院、孤兒院、痲瘋病院、醫院、偏遠貧窮的地方,在外教區,對兒童、青少年等服務的經驗。
這些經驗至關重要,當然教區要安排神父陪伴修生們,帶領他們反省整合經驗,把這些變成他們生命成長的基石而不是絆腳石。
6. 大陸教會需要更多的溝通與協調
因為國內教會在教區之間、修院之間缺乏溝通,出現了一些修生被某一修院或教區勸退而加入其他教區,或轉入其他修院的個別現象。這些到處遊走、滿天飛的修士,會成為教區發展的定時炸彈。
教區的培育工作應該從基礎層面,腳踏實地的去做,我們不可以找捷徑,圖省事,求效益和建業績,這樣將來的教區就很不樂觀了。
7. 我們要改變司鐸聖召的理念
很多人認為「做神父就是做彌撒、聽告解、領洗、證婚、實行傅油聖事。」聖神父,只是限定在聖事性的服務工作。這樣,許多神父除了主日彌撒外,無所事事,就認為不需要更多的神父了。
司鐸的使命是牧養教友、培育教友、傳揚福音。我們神父的工作包括探訪老人、病人、窮人,培育兒童、青少年,大學生、打工者,婚前和婚後培育,傳道員的培育,聖經學習,建立基督之侶、夫婦懇談、亞納會、愛德組、基信團,幼稚園、辦學校,搞社會服務、關注社會邊緣人士等,我們的神父數目遠遠不夠。
正如一位主教所說的「如果神父不工作,一位就已經足夠了;如果神父努力工作,一百位神父都不夠」,並要常常記住耶穌的話:「莊稼多,工人少」。
結論
在這裡對大陸修院的培育工作,做了一個簡介和反省,因為中國很大,各地情況差異不一,難免掛一漏萬,在此懇請大家海量。
最後祈願國內教會的聖召培育能夠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