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補課
受聖經啟示的光照,天主教在很多學科領域都有自己獨到的哲學性反思,從而形成了一套別具特色的天主教人類學、社會學、宇宙論、認識論等人文科學理論。如果再運用這些人文科學理論來探究教育的本質意義,就能描繪出一個整體性的天主教教育願景。
美國當代著名宗教教育學家湯瑪斯.格羅姆(Thomas Groome),正是通過這種方法對天主教教育做了一番探討,從而總結出最能體現天主教教育本質的八大核心理念。[1]本文主要引用和借鑒了格羅姆的某些思想觀點。
一、天主教人類學和「全人教育觀」
天主教對「人」有非常積極的認識,堅信每一個人都是「天主的肖像」,都被邀請度相稱於天主子女的生活。這種信念其實是完全肯定了人的尊貴、平等和價值,也就是說,天主教認為人生而平等,每個人都應該受到尊重。而且,我們每個人都是天主救恩計畫的合作者,都有份於提升自己和別人的生命。天主不但造了人肉身,而且賦予人內在的生命,人的身、心、靈都屬於天主。
聖經上說:「上主天主用地上的灰土形成了人,在他鼻孔內吹了一口氣,人就成了一個有靈的生物。」(創二7)人儘管不時會犯罪,但享有的恩寵更多,只要人願意接受天主的恩寵,天主就會助佑人努力向善。再加上天主在耶穌基督內對人類一次而永遠的救贖,人就更容易行善,而不是作惡。
約翰.誇美紐斯(John Amos Comenius)是一位偉大的教育改革家,他的教育思想影響了後世的一大批教育家,如裴斯泰洛奇、赫爾巴特、杜威、蒙特梭利、皮亞傑等。在400多年前,他就發現自己的整個教育哲學,都建立在對「所有人都按照天主的肖像所造」的確信之上。他認為,如果教師肯定這一點,教育將會革命性地朝著人性化教育的方向發展。
人性化的教育是一種「全人的教育」,即讓整個人的思想、心靈和行為都參與其中的教育。教育者應該對學生的各種能力及其理智的思考、記憶和想像加以全面的培養,更要培養學生追求公平正義,和與人建立愛的關係的能力,以及瞭解、選擇和追求最高價值和美善的能力。
因為人有天主賦予的「內在生命力」,所以不能只讓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要讓他們成為教學活動中積極主動的參與者,以及知識的分享者和傳播者。
既然人是「天主的肖像」,那麼,一個好的天主教教育,就也應該是能夠「彰顯天主光榮形象」的教育。
二、天主教宇宙論和「生命教育觀」
宇宙論是關於人們對世界萬物的認知。天主教認為天主所造的一切在本質上都是好的,而且都有其目的和意義,人類文化也是如此。天主要人「選擇生命」[2],追求幸福,而教育是延續和發展人類文明進步,並讓人獲得幸福生活的重要活動。
人之所以能夠享有這個世界,是因為這個世界有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是因為它來自天主的創造。「天主是愛」(若一8),並且以愛維繫和照顧著世界萬物。
受這種宇宙論啟迪的教育,能讓人以積極的態度看待一切受造物和人的現世生活,肯定自己的生命價值,重視他人和社會的需要,並願意為人類的文明進步做出貢獻。忠於這種教育的學校和老師,常會鼓勵和培養學生的創造與奉獻精神,愛護大自然,關心受造物,努力促進人類社會的繁榮與進步。
三、天主教社會學和「社會責任教育觀」
傳統的天主教社會學認為人的本質是關係性的,沒有人能完全離開別人而生存下去。人的社會性本質反映和分享了天主的內在生命[3],天主的內在生命是關係性的愛的互動。人正是因天主的愛而被造生,從而分享天主的愛。因此,人的社會性的本質還反映在我們是其他兄弟姊妹的保護人,我們每一個人對社會的公共利益都負有責任。
天主教社會學要求教育不但要建設學校團體,而且要建設更寬廣的社會團體。天主教學校應該是一個賦予生命的團體,要真正尊重每一個人,為維護人的權利和增強人的責任感而發揮作用。天主教也要教育學生如何與別人好好相處,為社會培養良好的公民。
四、天主教認識論和「生活教育觀」
當代美國著名神學家伯爾納德.勞內根(Bernard Lonergan)汲取了奧思定和阿奎那的觀點,認為富有靈感的天主教認識論,把人看作一個整體而加以尊重。人的整體性包括:人在認知過程中的思想、意願、情感和身體。
要真正認識真理,就先要用我們的感官對所要研究的資料加以觀察,然後再通過我們的理性、記憶和想像來理解這些經驗性的資料。最後,人們的思想和情感要聯合行動,做出合理的判斷和好的決定。通過這樣一個過程,人就可以認識自己和萬物,獲得知識,甚至超越知識,走向智慧人生。
天主教的認識論鼓勵人們汲取自己個人的經驗,並對所經驗的知識加以理性探討和情感認知。天主教的認識論支持質疑和自由探究,強調激發人追求真理的興趣與熱情,這無疑會極大地促進人的批判性和創造性思維能力。
天主教教育鼓勵學生不但要追求理論或者技能知識,而且要追求生活實踐的智慧;不但要準備謀生的手段,還要追求幸福的人生。
五、天主教歷史學和「人文教育觀」
天主教的歷史傳統和文化積奠極其豐富,是人類永不枯竭的知識和智慧的泉源。美國大教育家約翰.杜威(John Dewey)把歷史資源稱為「累積的文明資本」[4]。
這種「資本」是值得繼承的,因為如果沒有它們,人類文化就會變得很貧瘠。但是,對傳統「資本」的欣賞和繼承,並非意味著被動的接受和簡單的重複,我們必須懷著對自己和現狀的深刻見解以及對未來的希望,謹慎而有創造性地運用過去的遺產,欣賞它的恩賜,質疑它的缺點和不足,繼往開來,創造人類幸福的未來。
天主教會持守著普遍性的真理和經過時間考驗的精神價值,比如,關於正義,可能在不同的環境中有不同的表達方式,但它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是需要維護的普遍價值,因為天主教相信,天主平等地愛每一個人。這對認為歷史和其所沉澱的文化遺產沒有多大價值的後現代相對主義是一種挑戰。天主教的歷史觀和其寶貴的精神遺產需要繼承和傳遞,並且還需要有聖經和教會傳承[5]的鑒別和評估。
因此,天主教學校必須開設歷史、人文、科學、藝術等方面的課程,以便學生能夠從中獲得教會的歷史觀和豐富的人文教育。但不應該只是學習傳統文化知識,而是要從傳統中學習那些能為我們這個時代做出獨特貢獻的東西。
天主教教育在傳統上一直給予人文學科很高的讚譽,認為它是促進人性解放的強大動力,一定能給個人和社會帶來自由和解放。
六、天主教政治學和「公正教育觀」
從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到當代巴西批判教育理論家和實踐家保羅.弗萊雷(Paulo Freire),很多有智慧的教育哲學家都已經認識到,作為一種政治活動,教育塑造了人們的社會生活,也教會人們如何參與公民生活。
從天主教豐富的社會訓導傳統裡,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天主教一再強調,政治必須為所有人的公平正義而服務。天主教教育人不但要在自己的生活中活出正義,而且要為世界的正義與和平而奮鬥。這裡的正義包括個人、團體、社會所有層面的正義,而且應該是各種正義,如交換正義、分配正義、社會正義、修復正義。
每一個基督徒都要有促進公平正義的承諾,要在教會和社會的各個層面追求公平正義,要承諾反對所有有罪的社會架構,致力於建立一個更公正的社會架構。這就要求我們首先要能夠認識到社會的現實狀況。
因此,天主教教育必須鼓勵人們批判地觀察和思考他們所處的社會環境,能夠意識到它的不公正性,並考慮如何去矯正它們。
七、天主教靈修學和「靈性教育觀」
天主教教育的根基是天主啟示的信仰,而信仰反映的是人與生俱來的靈性追求。在某種程度上,天主教學校參與的是天主的救恩和解放世界的工作。那麼,天主教學校的整個課程都應該受到天主教靈修學的浸潤。
人在被造時分享了天主的生命,人由此獲得一個「原始恩寵」,是它點燃我們心中的靈性。因此,人心對天主的渴望是無法阻擋的。正如法國哲學家布萊斯.帕斯卡(Blaise Pascal)所言:「天主在人心裡造了一個洞,(除了天主本身)沒有任何別的東西能夠填滿它。」[6]
天主教學校是培育學生靈性修養的地方,給他們提供「靈魂的照顧」是學校的首要責任。學校的所有課程都要符合「促進學生靈性生命成長」的辦學宗旨。天主教教育必須尊重人的靈性本質,觸及人的「心靈深處」,要幫助人養成祈禱的習慣,與天主建立更密切的關係,要在日常生活中效法基督、愛主愛人、知恩圖報、有禮有節、樂善好施,要教導人把修德養性作為一生的良好習慣而努力持守。
八、天主教的普適性和「大公主義教育觀」
天主教也被稱為「大公教會」(the Catholic Church, or Catholicism),「Catholic」來自臘語文「kathaholos」一詞,其字面意思是「包括每一個人」。
基督徒團體從一開始就強烈地意識到,要接納每一個尋求基督的人,並且要致力於關懷一切有需要的人。聖奧思定也喜歡用該詞表達向真理開放。真理無所不在,天主教願意向一切真理開放,其大門向一切人開放。
狹隘主義和封閉意識與天主教的這種普適性(universality)是相對立的,當然也與天主教教育相對立。天主教尊重一切人和一切宗教,並願意向其學習。
天主教學校要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的包容心和普世性價值觀,使他們能夠接納和走向每一個人,特別是那些有需要的人。它鼓勵學生對每一個「他人」有深深的尊重和感恩。也就是說,它要學生具有開放的思想、心胸和作為,時刻準備向別人學習,積極為有需要的人提供說明。
如果學生經過幾年的培育走出校門的時候,還是帶著宗派主義的思想觀念,那麼他們接受的就不是天主教的教育。
以上這八大「教育觀」相互依存,相互交叉,沒有一個能夠獨立存在。它們作為一個整體,呈現出來的是一幅美好的天主教教育願景。
[1]參見Groome, Thomas H. Will There Be Faith?—A New Vision for Educating and Growing Disciples [M]. New York: HarperOne, 2011: 237-259.
[4] Dewey, John. My Pedagogical Creed.inDewey on Education, compiled by Martin S. Dworkin.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1971: 19.
[6]轉引自Groome, Thomas H. Will There Be Faith?—A New Vision for Educating and Growing Disciples [M]. New York: HarperOne, 2011: 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