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吾心之重》
———— 讀後感(4)
范京生 (Paul Fan)
「橋樑教會」的行動家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的1970年代末期,中國政府逐漸實行對外開放的政策 —— 歡迎外人投資、商貿往來、和入境觀光等。港、澳同胞的回鄉、探親潮之後,台灣也開放「老兵回鄉探親」,教廷則順勢倡導「橋樑教會」來幫助中國大陸的天主教會,希冀「螞蟻雄兵」式的、華裔教友個別、點滴的行動能引發聚沙成塔的效應。董小姐是積極響應的一名天主教友 —— 一位單兵作戰型的鬥士。依照書中的敍述,「1986年至1997年之間的許多行動和措施,因涉及中國大陸上許多(天主教會的)有關人士和團體的安全,必須等待適當的時機才能出版(參閱本書515頁和533頁)。而在本書的533頁上,她說,「1997年以後,我不能再去中國旅行了。因為申請入境簽証被拒,也由於自己身體虛弱」。
為本書作序的青年耶穌會士姜有國神父是四川人,「與董教授相識將近三十載的歲月中,她的言行處處見証著基督偉大純樸的愛和犧牲,也激勵著我們這些後輩繼續努力奮發,繼往開來,在平凡的生活中,以具體的行動傳播愛、活出愛、見証愛。董教授數十年如一日的關愛中國和中國教會,多次不顧高齡,一個人隻身長途到中國很多偏遠的地區,尤其是西南大地,探訪教會團體、慈善及教育機構,提供許多無私的幫助」。姜神父用「我們尊敬的董奶奶」來稱呼董育德教授,可見他們彼此關係的緊密和親切。從姜神父在<序三>的文章中,能讓讀者嗅出上述待出版的「隱藏版」會有什麼樣精彩和令人欽佩不已的內容了。
姜神父繼續告訴我們,「她退休後搬到了香港,繼續關注中國西南部天主教會的發展,尤其是教堂的建設和重建,對神父、修士、修女們、和青年人的培養,可以說是傾其一生的奉獻和付出。羅馬教廷為表揚她促進對中國教會的發展而做出的貢獻,於1993年授予她「教會與教宗服務」(Pro Ecclesia et Pro Pontifice)獎章。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之後,她更是四處奔走呼籲,募集善款,幫助災區和教堂的重建,並開辦了一項「四川天主教聖堂重建基金」,用於四川省的教堂和天主教會的設施,例如寓所、醫務室、和幼兒園等」。
關於姜神父的這段文字敍述,我本人能非常深刻地感受和理解。因為,我也有類似的行動經驗。接受韓德力神父的委託,在1993至1998年期間,我每年撥兩週的時間到中國從事社會發展項目計劃的工作旅行,以陝西和內蒙古教會為主,也和陝西省政府進行合作。其中,協助修女們建立和開展散處偏鄉的「小診所計劃」最具成效。在這個成功的經驗上,進而和陝西省政府醫政處合作,進行鄉村衛生院內鄉村醫師的集中進修培訓計劃,也頗獲好評和佳效。至於和陝西農政單位合作的「甘露工程」—— 為散居在黃土高原山上的農戶,建立在其屋頂上接引天上的雨水,淨化後可供自家的飲水、菜園灌溉、和沖廁兼堆肥等 —— 更是創造了一個可供複制的社會發展模範項目。此外,因《湘西風雲路》譯書期間的查証研究,而與當地的沅陵教會結緣,也有持續數年的「搶救沅陵教區」募款活動。
結語
中國自1978年開始實施的「改革開放」政策,以有形可見的硬體建設的成就來看,基本上已快速地完成了中國的現代化(註:台灣的現代化過程,約在1990年代完成,亦即,「台灣錢淹腳目」的時期)。而中國天主教會也已從「求生存」的階段,進入了自立、自強的另一個階段,有著(或光明或險惡的)新環境、新發展、和新使命。有心繼續觀察中國的人們,且拭目以待。
—— By 范京生 (Paul Fan)
寫於2024年4月
寫於2024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