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的希望
加下7:1-2、9-14;詠17;得後2:16-3:5;路20:27-38
2015年2月15日,20名科普特基督徒和一名宣認基督信仰的迦納人,在利比亞海灘被穆斯林原教旨主義者斬首。一時間全球震驚,跪在海灘上的那些殉道者的照片即刻傳播開來。《瑪加伯下》中所記載的,是發生在西元前180-160年之間的事件,講述了安提約古厄丕法乃執政時期(加上1:10)對猶太人的迫害,他甚至連婦女和兒童也沒放過。那兄弟七人和母親的忠誠和勇氣,植根於心中懷有的對復活的希望(加下7:14):天主要使我們復活,獲得永生(加下7:9)。
然而,在今天的福音中,這種復活的希望受到嘲諷。撒杜塞人屬於司祭階層,在耶穌時代的猶太教中擔任領導職務,他們不相信復活(宗23:8)。他們提出有關兄弟七人和曾經嫁給他們的同一個婦人的困惑之題,旨在表明,在梅瑟的教導中找不到相信復活的根據。要求男人迎娶已故兄弟之妻的法律(申25:5),只能使死後的生命陷入混亂之中:「在復活的時候,這婦人究竟是他們哪一個的妻子呢?」(路20:33)另外,如果沒有復活,那麼諸位瑪加伯殉道者的犧牲,便將毫無意義。而且,「如果死人不復活,基督也就沒有復活」(格前15:16),因此,基督信仰的宗徒根基便會塌陷(格前15:17)。
撒杜塞人錯了,因為他們「既不明瞭經書,也不明瞭天主的德能」(谷12:24)。首先,他們對復活的理解太唯物主義。他們把死後的生命,想像成在世生命的一種延續。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婚姻是現世存在的一種關係,是會逝去的。」(《天主教教理》1619)復活後的生命有別於此,但它究竟是怎樣的,仍舊是奧秘(參閱格前15:44-51)。其次,耶穌以令人驚訝的方式解釋了「我是你父親的天主,亞巴郎的天主、依撒格的天主和雅各伯的天主」(出3:6)。梅瑟帶領以色列民出離埃及的使命,源於天主與聖祖們之間所建立的盟約。但是,很久以前就已去世的聖祖們,如何經驗這些恩許的實現呢?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亞巴郎、依撒格和雅各伯仍然活著,不是活在此世,而是與生活的天主同在(路20:38)。
撒杜塞人沒有存活到我們這個時代。他們在西元70年聖殿被毀之後消失了。而他們企圖挑戰教導有關復活的那一位,卻的確從死者中復活了(谷8:31,9:9,10:34,16:6)。「耶穌基督是死者中的首生者。」(默1:5a)得撒洛尼人是首先聽到這一好消息的歐洲人群之一(宗17:1-9)。他們遠離偶像崇拜,為的是「事奉永生的真天主」(得前1:9)。他們也經歷過迫害(得前2:14),也許其中一些人也為信仰而殉難(得前4:13)。是什麼在困難時期支撐著他們呢?那正是撒杜塞人所沒有的希望,即天主會使所有「死於耶穌內的人」復活起來(得前4:14)。那位愛我們的天主,也賜下「美好的希望」和「永遠的安慰」(得後2:16),這希望和安慰給予他們力量,使他們能在充滿敵意的世界中,克服基督徒面臨的挑戰(得後3:5)。
「願我因我的正義能享見祢的聖容,願我醒來時能盡情欣賞祢的慈顏。」(詠17:15)科普特基督徒在臨終前祈禱:「啊,我主耶穌!」他們死後便被宣佈為殉道者。他們實際上並沒有死,而是進入了生命,如今他們目睹主耶穌的聖容。
然而,在今天的福音中,這種復活的希望受到嘲諷。撒杜塞人屬於司祭階層,在耶穌時代的猶太教中擔任領導職務,他們不相信復活(宗23:8)。他們提出有關兄弟七人和曾經嫁給他們的同一個婦人的困惑之題,旨在表明,在梅瑟的教導中找不到相信復活的根據。要求男人迎娶已故兄弟之妻的法律(申25:5),只能使死後的生命陷入混亂之中:「在復活的時候,這婦人究竟是他們哪一個的妻子呢?」(路20:33)另外,如果沒有復活,那麼諸位瑪加伯殉道者的犧牲,便將毫無意義。而且,「如果死人不復活,基督也就沒有復活」(格前15:16),因此,基督信仰的宗徒根基便會塌陷(格前15:17)。
撒杜塞人錯了,因為他們「既不明瞭經書,也不明瞭天主的德能」(谷12:24)。首先,他們對復活的理解太唯物主義。他們把死後的生命,想像成在世生命的一種延續。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婚姻是現世存在的一種關係,是會逝去的。」(《天主教教理》1619)復活後的生命有別於此,但它究竟是怎樣的,仍舊是奧秘(參閱格前15:44-51)。其次,耶穌以令人驚訝的方式解釋了「我是你父親的天主,亞巴郎的天主、依撒格的天主和雅各伯的天主」(出3:6)。梅瑟帶領以色列民出離埃及的使命,源於天主與聖祖們之間所建立的盟約。但是,很久以前就已去世的聖祖們,如何經驗這些恩許的實現呢?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亞巴郎、依撒格和雅各伯仍然活著,不是活在此世,而是與生活的天主同在(路20:38)。
撒杜塞人沒有存活到我們這個時代。他們在西元70年聖殿被毀之後消失了。而他們企圖挑戰教導有關復活的那一位,卻的確從死者中復活了(谷8:31,9:9,10:34,16:6)。「耶穌基督是死者中的首生者。」(默1:5a)得撒洛尼人是首先聽到這一好消息的歐洲人群之一(宗17:1-9)。他們遠離偶像崇拜,為的是「事奉永生的真天主」(得前1:9)。他們也經歷過迫害(得前2:14),也許其中一些人也為信仰而殉難(得前4:13)。是什麼在困難時期支撐著他們呢?那正是撒杜塞人所沒有的希望,即天主會使所有「死於耶穌內的人」復活起來(得前4:14)。那位愛我們的天主,也賜下「美好的希望」和「永遠的安慰」(得後2:16),這希望和安慰給予他們力量,使他們能在充滿敵意的世界中,克服基督徒面臨的挑戰(得後3:5)。
「願我因我的正義能享見祢的聖容,願我醒來時能盡情欣賞祢的慈顏。」(詠17:15)科普特基督徒在臨終前祈禱:「啊,我主耶穌!」他們死後便被宣佈為殉道者。他們實際上並沒有死,而是進入了生命,如今他們目睹主耶穌的聖容。
也可以直接上作者的網頁:Reading Bi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