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抱朴
臺灣民主化的過程中有諸多現象,其中之一就是民眾普遍喪失了對世俗社會中所有權威的信任感。行政、立法、司法三權是如此,監督這三權的第四權──大眾媒體,也沒能逃過這個劫運。
說來極其吊詭,過去威權體制時,各種權威幾乎不受外在監督,但民眾反而可以有一種近乎天真的信任,而今所有的權威都受到相當地監督,民眾反而不信任一切。
「不信任一切」其實是對人生感到不堪負荷。是因為「民可以使由之,不可以使知之」《論語泰伯》?如今民眾必須在民主體制中,找回彼此的信任感,這才真是當前臺灣社會嚴肅的一項課題。
媒體社會學的ABC告訴我們,媒體所呈現的社會現象,其實都是經過精挑細選後的產物,因此,都只是事實的部分而已,這原是媒體的特性,不光是臺灣媒體如此。但「只呈現部分事實」不正是「異端」的特性?原來,我們每天收視的新聞都有異端之嫌!
更糟糕的是,在資本主義社會中,所謂「媒體自律」其實是服從「市場規律」;而受制於市場機制的媒體,很容易從資訊業轉為「製造業」,將「新聞」化為純粹的「商品」。這情形之悽慘,有如群魔進駐被驅魔後的人身上,耶穌說:這種情形就更壞了!(參瑪十二45)
偏偏媒體的新聞報導透過影像傳達後,經常讓人產生一種身歷其境的錯覺。在充滿不信任的社會中,人在疑神疑鬼的同時,又特別容易相信符合自己願望的資訊。如此一來,當臺灣人活靈活現甚地談論著公眾人物或事件時,宛若親身經歷一般;嚴格說來,經常只是在運用想像力不停地攪拌那少得可憐的部分事實而已。
11月12日臺中教區有兩位神父晉鐸。熙篤會108歲的高師謙神父因其侄孫高豪神父也在晉鐸之列而親臨現場。神父晉鐸對外面媒體來說,原無「賣點」,但108歲的老神父則具新聞「價值」,也因此引來一些媒體的注目。
我自己有幸親身參與整個過程,因此可以從自己的經驗,去檢視媒體。在網路上我只發現相關的兩則新聞:一則在自由時報的網站上;另一則在TVBS的網站,並廣為其他網站引用。
我仔細閱讀這兩則報導,相當有趣。自由時報文長519字,而TVBS的報導僅其4/5,是配合影音報導的旁白。兩則新聞的焦點都是高師謙神父,其他的都成為背景,晉鐸的姪孫高豪神父則是重要佈景,但同時晉鐸的王友良神父則根本不存在。
大體上來說,自由時報的報導內容比較能夠還原當天的場景,對晉鐸典禮,高豪神父的生平、發言都有較為詳細的掌握;而TVBS的報導則專注在報道「人瑞神父」個人,其餘都只是背景。
兩則新聞在遣詞用句方面有些不同。自由時報說他是「華人」社會中最年長的神父,生於「中國」福建省,而且,文中不稱「天主」,而稱「上帝」;但TVBS則不見「華人」或「中國」的字眼,而且稱「天主」為「天主」。
除了選用不同的詞彙外,大體而言自由時報的報導比較正確,但也犯了三個錯誤。其一,高師謙神父「共祭」被寫成「觀禮」;其二、文中寫神父72歲離開「台灣教區」加入熙篤會;其三、「執事」寫成了「執士」。這三個錯誤都錯在教會的專用語上,但不影響還原現場的作用。
TVBS的報導則全在高老神父本人,所報導的內容也顯得浮誇而充滿戲劇性,涉及教會的事情,則顯得荒腔走板,令人覺得真是個大外行。
首先,TVBS有一整段文字說高師謙神父「主持」晉鐸典禮。神父怎能「主持」神父晉鐸?如果TVBS的影像也照到了主禮的王主教,必定會令人覺得影像與文本衝突。文中最後一段說高神父「72年來在東南亞傳教」,令人不知該從何說起?高老神父在彌撒中致詞,說他每天唸玫瑰經,在TVBS的報導中成了「每天讀經」;TVBS又說,「2000名教友」參與。這真是個五餅二魚的奇蹟,在場的我竟絲毫未察覺!
兩位神父晉鐸,經媒體報導卻成了人瑞神父來臺的事件。從媒體認識世界,本來就會將一座花園弄成一件插花作品。但即便是一盆花,也有優劣之分。
其實,媒體的報導,常會有問題,但有時「不報導」可能問題更大。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的殯葬彌撒是個世界傳媒的焦點,但全球各大媒體莫不在這個焦點上鎖定其中一個更小的焦點:臺灣總統飛抵梵蒂岡參加葬禮。這件事其實是中華民國與教廷外交史上最大的一件事。怪異的是,臺灣的天主教報紙對這件事並無隻字片語的報導。
幸好,在我所詢問過的許多神父、修女乃至任職於媒體、從事牧靈工作的多位教友中,沒有人覺察到這件事。
民眾對媒體缺乏「信任感」其來有自。簡而言之,一切的關鍵來自於媒體的「公平性」與「正確性」倍受質疑,但這兩者其實都反應出媒體的「專業性」。教會中人士在哀歎媒體淪落時,耶穌也許會說:為自己哭泣吧!(參路廿三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