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錦文
今年元月十五日天主教耕莘文教基金會應台北市溫州街、羅斯福路與汀州路各書店合組的「溫羅汀聯盟」之邀請,提供場地舉辦「晴空書展」活動。籌備期間雖有不少波折,但最後該基金會在耶穌會的指導,以及全體工作人員的努力下,接受了該項邀請,也滿全了最初對溫羅汀聯盟與台北市文化局的承諾,在耕莘文教院如期舉行。但這項活動在教會內毀譽參半,筆者願就該事件探討教會與社會的關係。
溫羅汀事件在教會內引起爭辯的主要原因是,該聯盟有關於女權與同性戀的書籍專賣店,如果讓該聯盟展出,也就不能將這兩家書店拒之門外。反對者恐遭人誤會,以為教會當局支持同性戀之種種議題,有損教會的倫理與教義。其實不但教會內部有人反對,某新教教堂也拒絕參展。
因此,耕莘文教基金會也邀請了光啟出版社同時參展,將教會立場以展品的方式展出,以維持平衡。結果那間女權書店卻因新教教會拒絕參展,以為耕莘文教基金會的立場也是如此,不但拒絕參展,還在網路上發表攻擊文章;反倒是同性戀的書店應約前來。
教會中人反對溫羅汀事件,大多是認為教會機構若讓同性戀書店參展,就等於支持同性戀之相關議題。但從另一面來看,目前台灣天主教會雖然做了不少社會福利事業,但仍一直被人詬病,原因之一便是與現實社會的疏離,而其中最大的問題便是缺乏對社會議題的論辯能力。
身為教友,我們當然支持教會在信仰上的立場,然而當我們要向社會傳達時,不能只是用「道不同,不相為謀」或「教訓」的方式。例如對同性戀或婚前性行為等議題,教會就常用「不准」來處理。這種態度不但得不到效果,反而常導致外界對教會產生誤解。
所以教會面對社會上各種問題,應積極回應,而且不論別人與教會的立場是否相同,都要作坦誠、對等的溝通,而不是嚴厲冷峻的教訓或拒絕溝通。從亞巴郎為索多瑪求情的事件(參創十八16~33),便可以看到天主善於「聆聽」,那麼作為祂受造物的我們,似乎更應好好學習這種態度。
面對溫羅汀事件,耕莘文教基金會以一開放的態度與不同理念的團體對話,自然會令不少較為保守的教會人士不安,或許他們認為對話就代表認同。其實我們對話,仍可以堅持本身的理念,並以論辯的方式將這些議題作更深入的討論。或許我方不能立刻說服這些理念不同的人;然而能夠「對話」,便表示重視對方,以及對該議題的關切,而不是拒絕溝通。更重要的是,「對話並不表示投降」,但對話可以增加我們對社會不同議題的真正關心,以及更深入的瞭解,同時增強我們的論辯能力。
綜觀教會歷史,由於新教興起,導致特利騰大公會議做了許多針對性的決定,有些似乎「為反對而反對」,也使得天主教會的福傳工作碰到很大的困難。經過多年的反省與思辨,教宗若望廿三世召開的梵二大公會議,為教會注入新的精神,不但鼓吹與新教的合一運動,還鼓勵與其他宗教交談,使得天主教會有更大的空間與更活潑的精神。
所以教會面對不同理念者的態度,應如梵二精神所鼓勵的,要勇於面對這些議題,並與不同理念的人士作正面、懇切的溝通與對話,強化我們的論辯能力,使我們從論辯中更為深入思考這些議題的本質,而不是一味的拒絕它們,造成自我封閉、與世隔絕的危機。
(作者為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