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天恩
1999年4月4日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寫了一封給藝術家的信。在信中教宗指出藝術家的獨特聖召與使命,及基督宗教藝術的偉大,他也特別鼓勵藝術家與教會,相互交流合作,服務人群。
表達「美」並引發對「美」的渴求
教宗首先指出藝術家的使命與「美」的關係密不可分。「坦白說來,因著造物主所賜的藝術天賦,『美』是祂對藝術家的召叫。」(no.3)。的確,藝術家是一群對「美」特別有感受的人。他們以洞悉萬物的獨特眼光,累積對美的獨到經驗,也透過藝術品以各樣不同的方式來分享他所經驗到的「美」;更進一步開啟人心,引發人渴望超越物質、更為高尚的真理與美善。因為美與善之間有很隱密的關係,所以美可以成為尋求善的途徑之一。
藝術──造物主的恩賜
教宗指出創作力是造物主給予人類的一大恩寵,並明示藝術家「使命」的偉大。教宗很清楚區分上主獨具大能的創造與人的藝術創作不同:天主從「虛無」中,藉著全能完美的創造,達成祂依照己意所完成的「萬有」,而人即使運用身邊現有的材料,也永遠無法完整呈現出內心深處的靈感。但是,通過藝術人以某種方式相似創造者。因此,正如天主所創造的萬物,使人亦步亦趨地朝著真實的美善邁進,同樣,藝術家也可以藉著他的作品幫助人找尋人生的意義。
藝術家也在作品中分享自己
莫札特(Mozart)曾說:「如果你是我的朋友,我願為你奏樂;如果你不是朋友,我寧可靜默無聲」。這句話特別闡明,藝術家在創作或傳遞作品給他人時的敏感。他們不只藉藝術品傳達美感與技術,同時,也分享個人內在世界與人生中最真切的渴望;他們更扮演「先知」的角色,激發眾人心中相同的渴慕:「每一個真正的藝術直覺,會達到超越感官所及的境界,它藉著深入事物,盡力闡明事物其中所隱藏的奧秘。」(no.6)
藝術品中的「奧蹟」
藝術品包含三個部份:「可感覺的部份」,例如:顏色,聲音,石頭、木材等等;「意涵」(作品的基本內容);以及「象徵性的臨在」。藝術品不只通傳給我們「意涵」,同時它也引起某種「感受」,通傳某種「臨在」。在梵谷(Van Gogh)「一雙鞋子」這幅畫中,所呈現的是一雙勞動者的鞋子,觀賞者可以從這幅畫作中了解勞動者辛勤工作的一生,更能感覺到這位勞動者的辛苦,體會到這雙鞋子所代表的人生苦悶。觀賞林布蘭所畫的「浪子回頭」時,我們不僅了解寬恕的道理,而且能體會這位父親的仁慈,甚至連自己都好像被引導成為慈父所寬恕的兒子。
藝術的「奧蹟」與基督及教會的奧蹟
藝術的象徵功能可用來表達信仰、服務教會,及幫助信徒的祈禱生活。尤其因著天主聖言降生成人的奧蹟,教會更願意藉著藝術的功能,來表達神性奧蹟。比方說,基督宗教繪畫藝術,特別是聖像藝術,以某種角度而言,讓基督的奧蹟繼續臨現人間,「就某種意義而言,聖像是一種聖事:事實上,它以一種類比的方式,相似聖事中所完成的事。聖像使得降生成人的奧蹟在其自身所具有的某一個層面中臨現」(no.8)。「聖像」藉著可見的形象,能引導信徒們臨在於主面前,進入聖像所代表的奧蹟,也幫助他們瞻仰神性的奧蹟,朝拜聖像所代表的主,「我們並非敬禮聖像本身,而是聖像反映出來的表達主題」(no.7)。
教會需要藝術
若望保祿二世表示教會需要藝術:「為能傳達基督所托付給她的好消息,教會需要藝術。故教會應竭盡所能地將精神、無形無相、天主的世界成為可以讓人觸及且陶醉的境界。藝術必須將不可言喻之事,以具有意義的表達方式通傳出來。然而,藝術的特出功能在於它能接收訊息的某一方面,並將其轉化為顏色、形狀及聲音,滋養每位閱聽人的直覺。這並未減損訊息自身的超性價值與奧密的榮光。」(no.12)。並且,「當神聖藝術能夠將作品以某種方式反映天主無窮的美,進而引領人心歸向天主時,就可以毫不遲疑地被稱為是『一項高尚的職務』了。」(no.11)
藝術家需不需要教會?
教宗提出,現代世界中某些遠離天主、甚至拒絕天主的人生觀,造成了藝術界與信仰之間的某種分離。的確,在現代世界當中,有不少藝術品所傳達的訊息與教會的信仰相去甚遠,甚至水準低下!雖然藝術家可以在很多不同的範疇中,找到引發靈感的源頭,但是基督信仰對人生意義提供了深刻的答案,是藝術家豐富靈感的根源:「實在說來,基督信仰的信理以天主聖言降生成人的奧蹟為中心,這樣特別提供給藝術家一個格外豐富的境界來啟發靈感。」(no.13)
教宗也強調真正的藝術,因其本身渴求絕對,故與信仰有某種聯繫。在一個失去了人生意義的世界中,藝術境界也會受損而成為空洞的作品。而信仰的訊息可以鼓勵藝術家以「超越平凡的想像力」來創作意義深遠、內涵豐富的作品。
結論:回應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的呼籲
在一個越來越重視「數量」、「效率」、「速度」,而忘記瞻仰「美」,欣賞真正具有「品質」事物的世界中,藝術家的確應該喚醒人追尋高尚的人生。學習渴望並瞻仰「美」,要求我們白白地付出時間,停下來觀看、仔細聆聽,以發現世界的「秘密」。藝術家可以在「有價值的作品」中,引導我們培養這樣的態度,進而尋找人生意義,渴求屬於精神層次的事物。
願我們在教會中,以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此封信所傳遞給我們的精神,領受「藝術」成為一個不斷渴求天主奧蹟的途徑。
(本文作者為若望使徒修會神父)
附註:
「在每個國家廣泛的文化領域中,藝術家們獨具一格。明確地說,他們順從自己的靈感,創造出兼具價值與美感的作品,不僅充實了每個國家以及所有人類的文化遺產,同時也以一種高尚的社會服務來促進公益。」(no.4)。
「因著愛的眷顧,天主這位神聖的藝術家,將祂自己超凡智慧的火花通傳給人類藝術家,召喚人來分享祂創造的大能」(no.1)。
「當完成一項傑作時,藝術家不僅是創作了作品,在某方面它透過作品,也顯露自己的人格。在藝術中,藝術家找到了一個新的方向,和一種令人讚嘆的方式來表達精神生命成長。藝術家藉所完成的作品與人交談溝通。因此藝術史並不只是作品的歷史,也是人的歷史」(no.2)。
「每一個真正的藝術形式,以自己的方式,是一條通往人類與世界核心的道路。」(no.6)
「因著降生成人的奧蹟,天主的獨生子成為可見的…事實上,藉著降生成人,天主子將所有福音『真』與『善』的寶藏,引入人的歷史中;藉此祂也揭開『美』的新幅度,即在其中洋溢著福音的訊息。」(no.5)。
「事實上,即便超越了最典型的宗教表達,真正的藝術是與信仰聲氣相通,以致於就算在文化與教會相去甚遠的情況下,藝術仍持續建構一座宗教體驗的橋樑。因為藝術追求美,而美是對超越平凡事物的想像,所以藝術就其本性便是一種朝向奧蹟的渴求。就算它探索靈魂深處最黑暗或邪惡最駭人的一面,藝術家自身也成為某種普遍期待救贖的呼聲。」(no.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