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玲珠
感謝天主,讓我從小就浸淫在藝術氛圍中。小學時代,迷上電影;中學,常看畫展、攝影展;大學,參加合唱團,還著迷於「雲門舞集」。既愛董陽孜蒼勁有力、瀟灑豪邁的書法,也喜歡東海大學典雅古樸的仿唐建築……。所以,雖然天主忘了恩賜我藝術創作的天分,我卻常享受藝術為我生活帶來的清揚與靈動之美,這美,也豐富了我的生命!
之後,我成為基督信徒。被天主召叫來讀神學,又被派遣到國外進修禮儀。1997年,在恩師帶領下赴義大利尋訪禮儀的根,短短18天的旅程,為我開啟了一扇通往璀璨天國的門!因為,宗教建築與藝術飽含信仰真義、又蘊藏盎然生命力的美,深深震撼了我,讓我驚豔又興奮!從此,心繫天主之國又喜愛藝術的我,一頭栽進這美麗的世界,快樂地博覽群書、辛苦地四處走訪、努力地殷勤蒐集、專注地仔細研究。並不斷把這屬靈的美,傳遞給別人,讓人和我一樣感動,也在這美麗璀璨中,凝視上主的容顏!
兩千年來,世世代代的基督徒,都按照當時對信仰的瞭解、文化背景,和禮儀的樣貌,不斷為天主建造世上的居所。在這居所中,基督與整個教會,一起慶祝聖三的救恩工程和教會的生命,也瞻望天鄉的圓滿。當我滿懷崇敬地穿梭在羅馬、米蘭、威尼斯、翡冷翠、拉文納(Ravenna)……等諸多偉大、經典、風格殊異,已經在世上屹立數百甚至千年以上的聖殿中,舉首仰望;當我滿心感謝地奔赴洛杉磯、聖地牙哥、芝加哥、華盛頓……等,許多明亮、壯闊、震懾人心的當代聖堂中,俯首祈禱,都能透過訴說著救恩故事的禮儀空間和其間蘊含的神聖藝術,更深地認識我的信仰!
基督道成人身,成為不可見的天主的標記,展開了人間的救恩工程。祂常用圖象故事講道,祂所建立的教會也追隨祂。由初期教會存留在地下墓窟中,「符號式」簡單樸拙的線條圖像,到兩千年來,在聖堂中、畫布上,所繪製、鑲嵌、雕塑的藝術品,或珍藏的禮儀器物與服飾,都堅定地表達出:我們的信仰與聖經、禮儀神學、教會的信理密切結合,彰顯基督「降生」和「逾越」的奧秘。尤其在文盲眾多的時代,這些藝術精品的無言之教,正以發聾振聵的巨響,傳遞著信仰!
義大利拉文納(Ravenna)的拜占庭式聖維他(Vitale)聖殿祭臺兩側牆面上的鑲嵌畫,以亞巴郎的祭獻,和亞伯爾、默基瑟德的祭獻,來詮釋基督的祭獻,以及我們今天在感恩禮中和基督一起的祭獻。美國首府的國家聖殿(National Shrine)中,將玫瑰經十五端的救恩故事,配上相呼應的舊約故事,以鑲嵌畫並陳於聖殿頂端半圓形壁龕的牆面上,以示舊約和新約的內在性聯繫。當然,米開朗基羅留在梵蒂岡西斯丁聖堂屋頂的「創世紀」,和牆面上的「最後審判」的不朽之作,更顯示了由「原始」到「終末」的永恆!還有,羅馬克來孟聖殿展現的天國景象,以及香港灣仔聖母聖衣堂天國聖筵的預嚐,都吸引著我們參與天國的宴席。
聖維他聖殿亞巴郎獻子
聖維他聖殿祭獻圖
羅馬克來孟聖殿
香港聖母聖衣堂
而聖堂的基本元素,也訴說著信仰的本質。古老的中東和歐洲,以及梵二後的美洲和香港,各種形貌的浸洗式聖洗池,都昭示著洗禮的真義:與基督同死、同生,進入教會,展開永恆的新生命。
香港聖多默堂聖洗池
最難忘的是一個夏天,到芝加哥附近的聖母大學(Notre Dame)去進修。校園裡有一個仿法國露德的聖母山洞。高高聳立在山洞中的聖母,面對著一片青翠草場和寬闊的湖水,湖中,各式美麗的天鵝、鴛鴦、鴨群,輕快遨游。每天黃昏,都有人自動聚集在這兒恭誦玫瑰經,之後,就在聖母慈愛的注視下,坐在湖邊的長椅、草地上,分享、憩息、或餵養在湖中悠游鴨群。有時,頑皮的松鼠也來湊熱鬧,跳躍乞食的可愛模樣,真叫人疼!一個敬禮之所,彷彿是天國的一角遺落在人間!
這些美感經驗,再次證實:信仰、藝術和生活,是可以完全融合,也應當如是!所以,往昔的石棺外槨,常雕刻著信仰的徽記,和永生的希望。東方教會的基督徒,不僅聖堂中充滿聖像畫,沒有任何留白;家中也供奉著聖像,成為家庭的核心;每個人還隨身帶著聖像。因為,聖像正代表著「本體」,見像如見人。
石棺
成立了「禮儀研究中心」之後,教學、研究和服務的工作,更加吃重。雖然極其辛苦,卻也甘之如飴!我開始四處周遊,在教會內、外宣揚福音,並分享研究成果。讓非基督徒,透過聖像或以聖經為主題的畫作,成為基督的朋友,認識祂的愛、生命、價值觀,以及救恩。讓基督徒,透過以藝術方式呈現的基督,而更能划向祂靈性之海的深處去。
曾有一位非基督徒的朋友說,她很喜歡歐洲古老莊嚴的聖殿,如果台灣的聖堂都如此,她早就成為基督徒了。原來,令人心靈悸動的上主的家,是真可以吸引人,回到天主之國的!
所以,如何建構充滿屬靈之美的天主和天主子民的家,讓一家人在這裡喜樂地共融,汲取生命的滋養和力量,並信任的交付自己,在生活中捨己為人;如何讓這美麗也悠遊在每天的生活中,就是我們必須認真面對的功課了。
其實,歷代以來,教會一直給予我們許多相關的教導。《禮儀憲章》第七章,更是專論聖藝,期許每一位天主子民,都有藝術的涵養。
牧者,是教會的明燈,所以,在領導羊群之前,要先充實自己。《禮儀憲章》因此要求修士在培育期間,就修習與聖藝相關的課程(SC 129)。至於地方教會最高牧者──主教,則更應高瞻遠矚,重視並提升聖藝水平,甚至設立聖藝學院,並培養、照顧藝術家(SC 127)。
藝術家既享有天主特別的恩賜,就更要善加珍惜,在技術上磨練,在靈性上深耕,在祈禱中創作,好在聖神的帶領下,創造出引人向上的精采之作。
至於每一位屬神的人,就某種角度說,都是藝術家!可敬的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1999年復活主日寫給藝術家的信中(註1)就勉勵我們:要以期盼和謝恩的眼光去認識自己和整個宇宙,並不斷以美麗的藝術形式讚美上主。天主委派我們用雙手去「塑造自己的生活」,那該是美麗的、彰顯天主的面貌與光榮的生活!1
所以,讓我們每一位受過洗、屬神的生命藝術家,都和上主合作,一起雕塑我們的生命,讓上主永恆的容顏,在我們的生命與生活中,美麗璀璨地彰顯!
註:教宗信函的中文譯文,請參閱:《神思》,42期,(香港:思維出版社),69~8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