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
我在私立大學擔任學生輔導工作。在幾年的輔導工作中,經常聽到不同的師長對學生的無奈與無力,似乎難以理解學生的許多作為。
場景一
晚上十一點,學生幹部共融營惜別晚會活動結束之後,幾名輔導在寢室的對話:
輔導甲(兩名成年子女的母親):我真搞不懂這些學生,為什麼一個簡單的晚會,他們要如此大費周章?場地距離不近,還要來來回回搬桌搬椅,既麻煩又費事。不能就地取材嗎?
輔導乙(主導的輔導):我也叫他們不要這樣,但是他們堅持一定要這麼作,才能營造他們希望達到的氣氛。
輔導丙(大學畢業兩年):以前在學會當幹部時,我也覺得應該像這樣作,但現在開始工作,就有些不同的想法了。
作師長的很容易以自身的經驗來評價學生,覺得學生很愛找麻煩的事來做,而忘記自己的經驗也是由許多錯誤中累積而來的。輔導甲強調自己辦活動時,會事前審度現場有那些可利用的資源,再決定以何種方式辦理活動,如何以輕鬆,而不勞師動眾的方式達到活動的目的是最高工作原則。
不過,學生顯然不是這樣思考。就某方面而言,年輕人熱情熱心,每次辦活動總要把自己的精神與力氣消耗殆盡,彷彿不如此,就不足以表達自己的努力與用心。再者,這一輩的年輕人常常是被家人捧在手心的寶貝,過的是茶來張口,飯來伸手的日子。沒有真正操勞,不知道什麼是辛苦,什麼是累。多辛苦幾次,多經驗幾次累,大概就會重新檢討自己的作法了。
場景二
中午,幾位老師開會討論學生的學習輔導計畫。有鑑於學生學期成績二分之一不及格的比率偏高,校方希望針對學生的學習困難,提供學習上的輔導,以促進及誘發同學主動學習的精神:
老師丁:現在的學生很迷糊,連自己是否選到課也不清楚,結果沒去上課,連號稱「營養學分」的課也會被當掉。
老師戊:我覺得這與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關係。
老師己:前幾天有一位家長打電話來,為他的女兒詢問我關於博士班考試如何準備,我問:「你女兒多大」,他說:「女兒在大學教書」,我說:「應該由他自己來問吧」,他就說:「女兒沒空,我來幫他問」。一個成年人還得父母出面代勞,唉!
學習成績不理想原因有許多,因為遲到或缺課而被當,還比較容易理解;因為抓不到重點而被當,就不免令人懷疑,大學生不是經過無數次大小考試才進得大學門內,怎麼還不知道如何讀書?
不像中學時代,有人逼著讀書,還有師長幫忙劃重點,學生只要單純讀書;大學強調自主學習,一切都得學生自己來。沒有人耳提面命的結果往往是,大學生忙交朋友,跑社團,打工賺零花,諸多外務纏身,生活嚴重失序,也就顧不了讀書這回事。既然連生活自主都很困難,更遑論學習自主。自己找問題、抓重點本來是作學問的基本功夫,不過從前因為師長的好心,而失去了學習的機會,只好到大學裡來重新開始了。
家長的態度也常常是重要的關鍵。
不像中學時代,有人逼著讀書,還有師長幫忙劃重點,學生只要單純讀書;大學強調自主學習,一切都得學生自己來。沒有人耳提面命的結果往往是,大學生忙交朋友,跑社團,打工賺零花,諸多外務纏身,生活嚴重失序,也就顧不了讀書這回事。既然連生活自主都很困難,更遑論學習自主。自己找問題、抓重點本來是作學問的基本功夫,不過從前因為師長的好心,而失去了學習的機會,只好到大學裡來重新開始了。
家長的態度也常常是重要的關鍵。
場景三
學生庚是大一新生,人際關係不佳。導師很頭痛,到輔導室請求支援。
導師:上次我請學生吃飯,他一就坐,其他人都趕快換座位,離他遠遠的。寒假期間,他擔心自己成績不好,好幾次深夜打手機找我,所幸最後只有實驗一科較差。不過,開學後,他父親打電話到系辦公室,抱怨教實驗的老師不公平,只偏心女學生。他也常找系主任與院長談,我們實在不知道怎麼幫助他比較好。
輔導:他曾經幾次主動來輔導室,總是神色匆匆。一旦開始講話就停不下來,請他坐下來,他會說有事要忙,馬上就急急地走了。似乎很難讓他靜下心來審視自我。看來我們得想其他的辦法。
我們說現在的年輕人是「草莓族」,抱怨學生不能吃苦耐勞,不負責任,卻忽略了是什麼原因促成這樣的現象。我們努力輔導學生,但學生一回家就破功了。除了學生自身的問題,家長也是問題的根源之一。
家長最普遍的反應是:「兒女不會或不想作,我只好替他作啊!」好像連家長自己也很無奈。事實真是如此嗎?表面上是兒女依賴父母,實際上,往往是父母放不下對兒女依賴的依賴。家長以對待年幼子女的心態,過度保護成年子女,是導致成年子女幼稚化的重要原因。
無怪乎有同仁感嘆:「現在的大學生與小學生沒兩樣。」家長不放手,希望學生成熟長大還真是緣木求魚啊!
問題是我們可以輔導學生,但是誰來輔導學生的家長呢?
在學生輔導的過程中,若是單純的學生個人問題,我們需要的是耐心的聆聽與陪伴。若是學生的問題帶著複雜的家庭因素與糾葛,就不是單靠輔導學生可以處理,也需要家長的配合。一旦家長能夠放下對子女過度干預的渴望,必然會見到當初苦心培養的小樹苗,長成一顆大樹,也能欣然享受大樹下的綠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