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瑞鼎
最近媒體對於台梵及中梵關係,以及香港主教陳日君任命樞機的報導,讓筆者一度疑慮新任教宗對台海複雜情勢尚未透徹了解,即做出一些讓台灣四面受敵的決定。雖然至今中梵尚未建立邦交,但筆者仍願提供幾點想法給各位參考。
一、從梵蒂岡立場而論:據《中華日報》報導,教廷國務卿索達諾曾在一記者會上說:「為了回應台梵斷絕關係,中國必須以宗教自由為酬謝。」可見教廷看重的是中國宗教自由(主教任命權、教友信仰自由、教宗可訪問中國……等),然而若因此犧牲台梵邦交關係,豈可謂正當?不過是中梵雙方各得其所的利益交換。
然而,當前情勢就好比中共挾持人質(許多中國神職人員仍被關在監獄,據傳八百萬教友多在「地下教會」進行宗教儀式),教廷若不先設法安撫中共,以免去大陸教友痛苦為第一優先,也說不過去。所以聖座目前才會想早日解決此一問題。可是,「犧牲台梵邦交」與「放棄營救人質」兩者,不管如何選擇,均會造成另一方的傷害。
所以在改善中梵關係時必會顧及台梵關係的梵蒂岡教廷,目前何不蕭規曹隨,繼續執行前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的作法,忍耐及等待中共轉變,再來努力中梵的建交。2008年中國大陸舉辦奧運,也許屆時中共將釋出更多有關人權的自由保障。
假使梵蒂岡仍然急於求成執意擇一,在處理中梵建交的顧問團中,除了有香港樞機主教顧問外(「民視」報導,陳日君樞機說他願意擔任中梵建交的顧問,並期盼中梵在奧運前建交),煩請再增加台灣主教顧問,以求平衡、客觀與公正。
二、從我國立場而論:目前中國大陸與中華民國台灣的關係,並非如中共及世界絕大多數國家單方面所稱:台灣是中國的一省。事實上中華民國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因此,在中華民國台灣撤離而改在中國大陸設立大使館,無異與台灣斷交;可是過去梵蒂岡又從未主動跟盟國斷交,這點是否該重新審視?筆者有以下兩點看法:第一,若出於無奈,上段已有清楚說明,教廷應該繼續等待;第二,若是便宜行事或認定不清,認同中國大陸文過飾非所謂的一個中國,則後果不堪設想,因為不論軍事、經濟、國際地位……等各方面,台灣都處弱勢局面,再加上中共對我國威脅及打壓處處可見,梵蒂岡此舉無異間接助長中共霸權,儘管沒有政治操作的動機但很可能造成「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的嚴重後果,有違聖座濟弱扶傾的公義精神。
目前梵蒂岡是台灣在歐洲唯一的邦交國,將來還可能導致中共煽動中南美洲我天主教友邦轉向與中國大陸建交,使我國在國際空間上更形萎縮。總之,教廷應重視公義及事實勝於國際現實。《聯合報》報導,天主教教廷外長勞耀樂(Giovanni Lajolo)總主教表示:「中梵建交時機成熟,並願意從台灣撤館。」我們衷心希望教廷及早懸崖勒馬,放棄從台灣撤離大使館的行動,否則台灣政府及全民都難以接受被視為第二個香港,更影響台灣天主教的福傳。單以此論不但不該撤離大使館,反而應提供台灣更多的資源才是,比方:派駐更多年輕的外國神父來台福傳。
三、若從個人信仰立場而論:基督徒生活的中心在主耶穌身上,所以要學習並不會因為梵蒂岡的取捨,以及他國外交上的打壓而影響心中的平安喜樂,反倒是在磨難的環境中更加能夠發出歡欣的微笑。「給予」 讓人學會感謝及讚美;「收回」讓人學會堅忍及知足。義無反顧、隨遇而安,我個人願意犧牲梵蒂岡的支援以及承受他國的漠視,完全只為幫助中國大陸天主教教友能夠自由地朝拜主耶穌基督,而且,雖然這麼做會愈來愈困難,我相信天主總會親自下來照顧那些無助卻又依靠祂的子民。
總結來說,從第一點論,中梵不宜建交,因為儘管出於無奈,但動機似乎不夠純正;從第二點論,中梵不可建交,因為後果極其堪慮;從第三點論,雖願意自我犧牲而支持中梵建交,但一己之見又不代表全體教友。該怎麼辦呢?聖依納爵說:「全心仰賴於主,彷彿我們所願望的完全是由天主賞賜的一般;全力以赴地工作,彷彿事情的成敗全憑我們的努力一般。」
建議台灣教會內部充分討論凝聚共識,由主教們代表全台灣教友清楚地主動地與梵蒂岡溝通;也建議所有教友,在福傳愈困難時,愈要多讀聖經、祈禱、分辨及依靠天主,耐心、勇敢地接受迎面而來的所有困難。加油!彼此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