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印君
今年暑假國內舉辦了幾次與動漫相關的活動,包括七月二十九日的「動漫祭」與八月十日的「台灣動畫博覽會」。與此同時,香港也舉辦同性質的「動漫展」。這幾次的活動不僅參與人數眾多,動漫迷更是漏夜排隊,以便能買到自己所希望的限量商品,或者能拿到畫家、聲優(配音員)的簽名;並且,更花錢置裝角色扮演(一般以cosplay稱之)。這些舉動引起國內某位教授的批評,認為在當前的政治情勢裡,這些學生素質低落,對國家事務漠不關心,參加動漫祭卻徹夜排隊,甚至扮成動漫角色,簡直是「扮傻瓜、裝傻子」,更在媒體上以「墮落、吃大麻」來加以形容。究竟這其中有什麼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否能因世代有所斷層便輕易地帶過?
一般認為所謂的動畫(或者俗稱「卡通」)與漫畫,都是屬於兒童與青少年的層次,並且在媒體的營造下,許多漫畫甚至與「暴力」、「情色」劃上等號。但如果仔細觀察參與動漫的人,會發現到不僅青少年而已,許多有消費能力並且自行號召組織漫友會的,都是已成年者,甚至不乏許多三十幾歲的人參與。
如果進一步深入動漫世界,會發現其並不同於一般所認為,是由幻想與低俗的情節所構成。動漫的內容其實相當深廣,許多漫畫家在創作之前,花費相當多時間研究與創作主題相關的知識。至於動畫部分,相信大家耳熟能詳的宮崎駿,他的作品即是內容相當好的創作。那麼,為何這些動漫會吸引人著迷,甚至要將自己化身為其中的角色(或者這樣說,以自己的行動將動漫角色「真實化」)?
法國學者拉岡(J. Lacan)曾經提出「鏡像階段」(mirror stage)的說法,內容大概是說人在嬰兒期時,會向自己以外投射一個想像的完美形象,並將這個完美形象內化當成是自己。這一完美形象因為是「想像」出來的,所以是一個虛假的形象。之後因為心理作用的過程,即使脫離嬰兒期,人會在許多事物上尋求這個完美形象,也就是虛假想像的完美自身。這樣的說法,讓我們瞭解到人在追求自我認同時,其實伴隨著的是對於自我完美形象的投射與被吸引。因此也就不難瞭解,特別是對於青少年而言,為何汲汲於讓自己融入或者扮演成為某些角色。動漫提供了這些迷哥、迷姊們想像與認同的夢想,那麼我們如何從信仰的角度來加以思索?
如果仔細深入動漫的世界,其實會發現到動漫之所以吸引人,並非只是單純的提供想像;亦即,其所提供的想像,就某個層面來看,是非常地切中青少年的心理與對自我肯定的需求。但也就是在這樣的需求上,教會的信仰有了著力的場域,也就是說,如果能在這些想像裡提供信仰向度的詮釋與反省,動漫的內容反倒成為吸引青少年的最佳題材,同時,也藉由他們希冀瞭解更多的動力,協助他們進一步從教會的信仰思考、反省動漫的內容。
時至今日,青少年的生活已然是大部分由網際網路、圖像視覺等所構成,教會實在沒有理由不去重視這些領域,甚至藉由深入這些領域,以信仰的角度重新加以詮釋。法國另一位學者里克爾(P. Ricoeur)有本著作名為《惡的象徵》,大致是探討一般認為惡是遠離恩寵與救贖的,但是在他的研究中發現,「惡」並非遠離恩寵、救贖,反而是通往救贖的迂迴道路,其中就是要透過對「惡」所具有的象徵加以信仰的詮釋,也就是說,通往救贖的道路並不僅限於所有與惡無關者,而是我們如何以信仰的眼光來加以詮釋。就這樣的思考,當我們在探索如何接近青少年的需求以及他們所感興趣的事物時,更是要重視動漫所吸引青少年的部分。
(作者為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