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愛蘭
每次我和三個孩子出現在某些場合時,不熟的朋友都會認出浩耘和筱媛是我的兒子和女兒,當我介紹大女兒筱婷時,他們的臉上便會有著大大的問號,因為筱婷身材高大壯碩,外表看起來跟我很不像。還有人故做幽默地說:「妳怎麼偏心把好東西都給了這個女兒,把她養得這麼好?」我聽了這話也只能呵、呵、呵……,但內心實在感到很刺痛。
筱婷的身材和內分泌失衡有關,內分泌失衡是腦瘤的後遺症。她在九歲那年發現顱咽瘤,手術很成功,但腦下垂體被瘤壓壞的部分無法復原。她的內分泌必須靠人工補充,因而可體松(副腎皮質荷爾蒙)、甲狀腺素、抗利尿激素和女性荷爾蒙等藥物成為她的每日必用糧!
內分泌的專科醫生說這些藥物是在補充她身體的需要,並沒有超量,所以長期服用沒有影響。但筱婷的體重一直往上升,醫師要她去看營養師,得到了每日菜單的建議及勤做運動的叮嚀;大家提醒她吃東西要有節制、要慎選食物……這些好心的勸言不絕於耳。每次她聽了都很生氣,有時會躲起來哭,因此要她減肥成了敏感的話題。
其實筱婷自己很關心身體的。她買了很多教授養生減肥的書,也買些減肥茶之類的食物,但都不見效。她在網上查詢有關內分泌、有關肥胖的資料,也查有關水腫的問題,因為她認為自己是腫不是胖,是體內的水份和脂肪不易排出!然而門診醫師不這麼認為,讓她覺得很氣餒。
好朋友介紹一位特殊的中醫師,他的說法我們很能接受,他說筱婷所補充的內分泌藥物讓水和脂肪貯留體內,也就是水和脂肪的代謝不順暢造成肥胖。我們試了將近一年的中藥,但效果也不大。只要筱婷願意關心自己、照顧自己、愛自己,她一定會找到關鍵所在而與她的身體和平相處!
病苦折磨筱婷
不用說十九年前,就是醫療設備進步的現在,聽到「腦瘤」仍舊讓人陷入絕望的恐懼中。當年醫師說筱婷有可能是「腦瘤」,要等候通知住院檢查時,驚慌無助的我想要找尋一股支持的力量。我從台大醫院後門出來,走到不遠處的保祿書局,如獲至寶地找到一本玫瑰經九日敬禮小冊子。於是每天晚上母女倆跪在聖母像前念玫瑰經,緊緊抓住聖母,請她轉求天主行個奇蹟,讓檢查的結果不是「腦瘤」!在一旁聽祈禱的先生,聽了幾天之後,悄悄的對我提出質疑:「妳帶著女兒這樣祈禱,如果醫生證實是腦瘤,一定要開刀,那妳是開還是不開?」我反問先生:「那你呢?」「當然要開,怎麼能不開!」我知道對於女兒生病的這件事,他比我能面對現實。
開刀的前一晚要剃頭髮。我們去到台大醫院地下室的理髮廳,我看著女兒的頭髮一片一片地剃除,心也跟著一瓣一瓣地剝落。我忍住淚水,因為怕嚇到筱婷。牽著小光頭回病房,走在醫院的長廊,想著明天一早就要手術了,天吶!誰可以幫助我們?天主祢在那裡?聖母妳在那裡?我們的祈禱都沒有用嗎?我有什麼辦法能救我的女兒?在抱怨的同時,我的腦海裡閃進了聖母站在十字架下的景象,啊!聖母也經歷了耶穌死亡的痛苦!死亡,我怕的就是死亡!我要想辦法救我的女兒!聖母當年有沒有為營救聖子而到處奔走?聖經上沒有記載;聖母一定熱切的向聖父祈求,沒有回應?耶穌死了!死了!之後呢?第三天耶穌復活了!想到復活,使我有了力量!我不再被死亡嚇倒。第二天我平靜的在開刀房外安心等候,手術六個小時完成。筱婷復原的很快,兩個星期就出院回家,出院那天正好是她九歲生日。
一個多月後,民國七十七年元旦,為了感謝天主的恩典,謝謝聖母的轉求,我們爬上聖母山莊。那天下著小雨,山路泥濘,一路上不知滑倒多少次。艱辛的路程,讓小小年紀的筱婷印象深刻,到現在提起要爬聖母山莊她還會餘悸猶存。也許是我操之過急了,應該等她休養半年以上再去比較好。
又過了一個多月,農曆除夕夜筱婷發高燒到四十度,全身打冷顫。我曾聽過腦膜炎的症狀是發高燒、打冷顫、脖子僵硬、盜汗等。筱婷的脖子還好,給她睡冰枕熬到了天亮,去附近的綜合醫院看診,醫生看了筱婷的情況,不認為是腦膜炎,開了感冒藥並說「按時吃藥,到晚上如果不見好轉,再來複診或到大醫院看診。」我們拿了藥準備回家,但轉念一想,為什麼要等到晚上,等到嚴重了不就太晚了!於是我們就直接到台大醫院,大年初一的早上,急診室裡還是門庭若市。值班醫師做了腰椎穿刺,馬上證實是腦膜炎。他連絡了筱婷內分泌科的主治醫師,他也在最快的時間內趕到,交待住院醫師做了處置。盤尼西林的療程是兩個星期,從初一到十五我們就在醫院裡渡過。感謝聖神帶領我們當機立斷的抉擇,沒有忽視症狀的可能性發展,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痊癒以後,筱婷每次感冒我們都很小心的照顧。次年春天也是春節假期──大年初二,筱婷又一次腦膜炎住院,醫生覺得很怪異,因為通常一個人一生只會得一次腦膜炎,但檢查也查不出原因。民國七十九年的清明節後,筱婷又發高燒、頭部巨痛無法動彈,我們叫了救護車把她送到醫院──第三次腦膜炎,這一次醫生決定要徹底檢查,因為太奇怪了。做電腦斷層的結果,發現口腔上顎和腦部底層之間的組織有縫隙,所以細菌會從口腔直闖腦部。於是再一次手術,醫生從筱婷的左腹部取了一塊組織,從口腔植入腦底的缺口把縫隙填滿。自此終於杜絕腦膜炎的發生!民國八十年夏天,筱婷肺炎住院,那次危機也是安然痊癒,感謝天主!
直到現在,每次感冒我們都還是小心留意,每次筱婷都跟正常人一樣經過一段過程感冒就好了,在在證明那次補強手術有效果。目前筱婷要專心的就是留意體重的進展。
恩典來自天主
筱婷的病帶動我們熱切的用玫瑰經祈禱,每端奧跡的經文和禱詞在我腦海裡勾勒出耶穌的生平,讓疏離天主的我重新認識祂;從命令天主行個奇跡到信靠天主、接受腦瘤的事實,這悔改的態度是我靈修生活裡的一大轉變。
我面對生病的筱婷,提醒自己不要嚴格要求她的課業成績,這個改變也造福造了她的弟弟和妹妹,他們也少受了許多來自於我的不必要的壓力。
我心疼她受了這麼多折磨,希望她能快樂的生活。聽到暑假有信仰生活營的活動就高興的為她和浩耘報名。但是又不放心她七天都沒有我的照料,於是決定去做服務員,好能陪伴她。做服務員必需要請八天的休假,這是我第一次這麼大方的用休假陪孩子玩。以前的觀念都是把休假留著不得已時才用,因為沒用完可以算加班,有錢可領。但筱婷讓我覺悟了,難到我要把休假留著,等孩子生病嗎?我用休假陪孩子玩多好!也因此一連十五年,我和信仰生活營結下不解之緣。
2000年世界青年日筱婷與生命之母的團體一同去了義大利和法國,說是讓她二十一天在外面學習獨立,其實是讓我自己學習放手,因為我始終戰戰兢兢,把她捏得很緊。
筱婷一向很獨立,二專畢業後自己上網找工作,第一次面試我不放心她一個人去,由弟弟浩耘陪著。後來換工作,她都自己小心的去面談。會用她的人是有大智慧的人,因為她是一個聰慧負責的電腦高手,有一顆細緻敏銳、善解人意的心。
在堂區筱婷自告奮勇地擔任會計志工,每月編製報表;也是地下室「聖家玫瑰園」咖啡屋的服務志工,為教友們端咖啡、上點心。
筱婷出生的時候,我的母親很高興地跟我說:「頭胎生個女兒很好,將來能是你的好幫手。」現在還真應驗了呢!她不但是我的好幫手,也是我靈性成長的隱形推手,推動我在耶穌基督內重生。
耶穌問伯多祿:「你說我是誰?」(參瑪十六15);即使面對比拉多的問題:「祢是猶太人的王嗎?」耶穌回答說:「這話是你自己說的,還是別人對你說到我的呢?」(參若十八33〜34)耶穌在乎的是我們自己對祂的認識。如果耶穌問我說:「愛蘭,妳說我是誰?」我要回答說:「主,祢是筱婷和我以及我們家的救主!祢戰勝了死亡,祢是復活的君王!這話不是我聽來的,是祢託給我管轄的筱婷親身經歷的恩典,是我們共同的生命經驗。阿肋路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