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駿
最近秋風撩人,令人懷思起石牌後山隨風搖曳的秋芒草原。於是趁著傍晚到榮總去牧靈探訪患病住院的王老先生,順道經過榮總後山隧道,攀上軍艦岩,尋找這日漸籠罩的秋意。
大屯山區的芒草由於受到陽明山硫磺氣息的薰陶,開出來的芒花為紅色,而非尋常的白色,因此有別於其他地方的秋景。當我正陶醉在這草山先祖們望景詠嘆的「丹山草欲燃」的絕美景致中時,一陣陣東北季風襲來,並且搭配著熾紅夕照,使得原本靜止的芒花,風吹成浪,金紅搖曳。此時胸中的縱橫,惟有大千的讚嘆。
在這風來你搖,風去你飄的丰姿綽約中,我在想,秋風與芒花彼此的關係該當是何等細針密縫,否則怎能織成這等的自然錦繡!而它們的關係又是如何地彼此順服相屬,否則怎能以如此優雅調和的韻味來描繪秋景,擊節秋舞!
芒草在秋風前的順服,讓我想起了我自己在聖秩晉鐸禮儀中的情景。一九九五年一月二日,我五體投地地俯伏在祭台前,經由台北總主教狄 剛在我頭上覆手,就這樣,我在士林天主堂領受了服務聖事。到現在,我都還可以感受到在那一刻的怦然心動,而眼前的這片火紅,映照著我的回憶,更讓我內心散發出熾熱無比的喜悅。
祂在十字架上捨棄生命,為能向所有的人敞開生命,並召叫人們去慶祝生命,共同成為天父的子女。如此,任何一個參與禮儀的天主子民,只能視自己是基督這位慶祝者的微弱反照而已。基督的順服向每一位生命的慶祝者指出了這慶祝的最基本條件:對天主的順服。他該當是能夠聽從天主的聲音,並把他所聽到的,向那些參與他慶祝行動的人們宣告,同時也挑戰人們以順服的心去慶祝生命。
這「順服」是一種怎樣的「心的姿態」?記憶中我青澀年少時期的第一本法文小說讀本,是法國二十世紀最重要的作家之一Antoine De Saint Exubéry的代表作《Le Petit Prince》(《小王子》),用童話般的趣味來向我們敘說那能撼動我們生命的萬象原質、浮塵實義。
擁有一頭燦爛金髮,以及一雙可以從帽子看見大象、蟒蛇和原始森林不一樣眼睛的小王子,只因和他所栽植和澆灌的玫瑰花發生一點小誤會,於是負氣離開了他的小星球和他美麗的玫瑰花,踏上了星球之旅。當他來到地球時,他碰到了一隻狐狸。狐狸請求小王子馴服牠,小王子卻不懂馴服真義,狐狸向他解釋,馴服乃是建立連帶關係:
「對我來說,你不過是個小男孩,和成千上萬的其他小孩沒有兩樣。我不需要你,而你也不需要我。對你來說,我也和成千上萬的其他狐狸沒有什麼不同。但如果你馴服我,那麼我們便互相需要了。那麼,對我來說,你就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對你來說,我也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
「我抓雞吃,人們抓我。所有的雞都一樣,所有的人也都一樣。因此,我有點厭煩了。如果你馴服我,陽光就會照亮我的生命。我就會認出一種不同的腳步聲。別的腳步聲會使我匆匆忙忙躲回地下,而你的腳步聲會像音樂,喊我從洞裡出來。你看見那邊的麥田嗎?我不吃麵包,小麥對我沒有用。麥田與我也沒有什麼關係,多麼可悲。但是你有金黃色的頭髮。想想看,如果你馴服了我,那是多麼美妙!金黃色的小麥,會使我想起你的頭髮。同時也會愛上傾聽麥田裡的風聲。」
「你們很漂亮,但是你們很空虛,沒有人會為你們死。當然,一個普通的過路人,一定會認為我的玫瑰花和你們一樣。但是,她要比其他許許多多的玫瑰花更重要。因為我曾為她澆過水;因為我曾經把她放在玻璃罩下;因為我曾經為了她的緣故弄死了許多毛毛蟲(只留下三隻變蝴蝶);因為我在她抱怨、吹牛或悶不吭聲時,都在聽她說話。因為她是我的玫瑰花。」
是啊!只因為我順服於祢,在彼此相屬中一切都不同了。滿山遍野的風芒真美,令人不禁要以三島由紀夫的《金閣寺》一書裡,當他初見美麗金閣時,所發出的大哉問來讚嘆這等美麗:「如果妳的美真是舉世無匹,也請你告訴我,為什麼你會那麼美?為什麼非那麼美不可!」至此,頓悟也開始浮上我的心頭,因為在秋芒的丰姿綽約中,有祢。
風吹芒踊,讓我們感受到在光耀燦爛中與造物主共舞。而在聖神的風偃中,我們順服於天主內,與天主的生命彼此相屬並相互擊節共舞,於是禮儀乃成了天主奧祕活現的一方天地。但奧秘是隱藏的、是神秘的,是既超脫又超越我們,然而這奧秘卻又根藏著我們的生命意義、命運及根源。這奧祕是如此迷人,但卻又讓我們害怕,因為它讓我們既難以進入,更說不明白。
奧祕具有「神聖」的特徵,按照奧脫(R. Otto)對神聖的解釋,它乃是超越理性和感官的經驗。既是如此,那麼我們要如何去把握住如此撲朔迷離的奧祕實體?如何貫穿那所不能穿透的?如何才能找到那個奧秘的入口? 這些問題若靠哈利波特的九又四分之三月台,鐵定無解地撞破頭,而只有透過禮儀的慶祝才能有了然的喜悅,而「順服」更是開啟這令我們欣喜的天主奧祕的鎖鑰之一。
無怪乎以色列人之所以成為選民,正是因為他們離開埃及的目的不是為了如同其他的民族一般,擁有一片土地,建立一個國家;而是為了順服於天主、相屬於天主,並在順服中敬拜天主。的確,只有天主所統屬的地方,才能是預許實現的福地。因此之故,在四十年的曠野其間,天主藉著許多衝突來教導以色列人如何順服在天主的方法和度量中來敬拜祂。
是啊!藉著禮儀,紅塵世間的時間嵌入了耶穌基督的時間裡,甚且進入祂奧祕的臨在當中。禮儀慶祝正是這樣一個救恩過程的轉捩點,在這轉折點上,善牧把那隻迷失的羔羊扛在肩膀上,帶它回家,順服於祂,並相屬於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