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振興
在電視上經常可以看到,一堆年輕人為了看某一位明星的演唱會而漏夜排隊,甚至跟隨一位明星全省跑透透,社會上給這樣的年輕人一個名稱,叫做「追星族」。我身旁有很多同事,都認為這是年輕人的迷思,是一種價值觀不健全的反應。可是,我卻因為跟這樣的年輕人往來談話,使我從他們的身上看到追求生命理想的熱力!
在一些不經意的交談當中,我發現這些年輕人,他們也期待著自己能像他們的偶像一樣被群眾關注,在舞台的表演上發光發熱!當他們有機會站上舞台,不管表演得是否精彩,我都可以感受到他們生命中有一種圓滿的喜悅!這種經驗使我關注,到底是什麼力量,在他們生命中燃燒著!這與成年人對他們的批評完全相反,我無法將生命的迷失、價值觀錯亂等名詞加諸於他們的身上!相反的,我逐漸肯定這些追星的年輕人身上,具有一種美好的特質。就是他們追星的熱力,只要有人給予恰當地引導轉化,這股動力將會往正面發展,形成追求夢想的動力!
其實,在所有大學生身上,我們都看到年輕人愛作夢的基本特質,他們花費很多時間在一些不實際的浪漫事件中。有一些老師及家長也非常反對還在唸書的年輕人花時間在愛情或者不實際的團體活動當中,總覺得這些事情無助於他們將來事業的發展;可是我卻從年輕人的夢想中,看到年輕生命對美好事物永不懈怠的追求。同樣的,只需要耐心陪伴、真心的肯定,並給予足夠的鼓勵與指引,便可以使這股追夢的動力,發展成對生命的熱愛,對正義的堅持,以及實踐理想的勇氣!我們可以從每一次的社會運動,看到學生青年對社會的關懷及期待,而他們的投入常常是一個社會運動成功的關鍵!
年輕人從對社會的關懷、對民主政治的熱誠,轉化成對真理的信仰,是一個需要長期陪伴的過程。不只是鼓勵、指引就可以達成,還需要藉由信仰經驗的深刻化,才能使人不只是一股熱誠與勇氣,而是對自我生命的認識,以及對基督生命的體會。這是一個皈依,以及被召喚的過程。需要具有經驗的基督徒向年輕人提出挑戰,如同當年基督對門徒所說的:「獲得全世界,卻喪失了自己的靈魂,為你有什麼好處?」或是說:「哪一個強盜不愛自己所喜歡的人?如果你也只愛自己的喜歡的人,那與強盜有什麼區別?」這些話,都能讓年輕人重新反省自己愛世界的動機,而在基督內重新發現一種新的力量。
不是來自自己,而是來自他人的愛!年輕人會發現,在他們愛世界以前,首先應當是自己已深深地被愛過!那一股愛的力量便從內在最深處油然興起!是連自己也擋不住的。於是,年少時候的追星熱力、追夢勇氣,都融化在這股愛的力量當中,那份陶醉跟追星沒有兩樣!那份浪漫跟追夢也無區別!唯一不一樣的是,不再以自我為中心,不再是為了滿足自己,而只是因為那份對愛的召喚完全沁入心中了。
這是很有趣的畫面,從生命的荒誕到生命的理想完全被同一股力量貫串起來!荒誕與理想不再是對立的兩端,而是年輕生命的成長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