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玉
青少年常覺得自己是沒有人瞭解的一群,除了同儕團體之外,其他長輩如:父母、老師等,對他們的心可真是摸都摸不透呀!加上社會急遽變遷,網路科技的發達,聯絡通訊的方式方便了,但人與人、心與心的距離卻愈來愈疏遠。進步,讓我們的物質生活條件更好,生活不再單純,身邊出現許多誘惑,更促進了青少年追求刺激的旺盛好奇心,防止青少年出現偏差行為,最重要的關鍵還是在於強化家庭親子間的互動才是上策。
但我們卻聽到許多有心無力的家長這樣說:「 我們真的很擔心孩子,不知道他為什麼凡事都放在心裡不肯說,他為什麼不能了解我們對他有多麼關切,我們渴望陪伴他面對成長過程中所遭遇到的問題,雖然我們不是萬能的,不是什麼事情都知道,但至少我們有一些經驗嘛!小孩子有時候真的很不會處理事情,簡單的事情搞得很複雜,容易的事情又想得很困難,有些事情其實只要父母親出面就很好解決了嘛!真不了解這年頭的孩子都想些什麼?」
聽到許多無可奈何的青少年這樣講:「爸媽真的很矛盾,如果我不跟他們說話,他們就說我什麼事都不讓他們知道,故意製造跟他們之間的距離;如果我有事想跟他們說,他們卻沒有一次好好地聽。說真的,我不知道要怎麼跟他們溝通,有時候我好希望告訴他們我的困擾、我的麻煩,可是我不想讓他們為我擔心,而且弄不好會遭來痛罵,再不然就是得聽他們碎碎唸,說他們對這事多有經驗,然後急忙塞給我一堆他們認為妥善的處理方式,更誇張的是還要出面幫我解決。拜託,我都已經多大了呀!有事情還讓父母出面,這也太丟臉了吧!唉唷!我真的很不喜歡他們老是說,我遇到的問題是小事情,沒什麼大不了。你知道嗎?雖然是小問題,可是對我來說影響很大嘛!都已經夠煩,夠頭痛了,告訴他們恐怕還得承受更多壓力,不如不講……再不然就只能來個報喜不報憂好了,唉!我怎麼那麼可憐呀!」
這是許多家長和青少年的心聲,雖然雙方都站在愛的角度出發,卻難掩滿是無奈的語氣。到底親子間的溝通哪裡出了錯,演變成這樣的景況呢?其實很多事沒有絕對的標準答案,也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只是彼此間需要有更多的了解與認識。
筆者根據自己跟青少年相處互動時的一些觀察,歸納出一些青少年與成年人在溝通上的「小撇步」,僅僅提供給青年人和成年人互動時的參考:
給成年人:
──青少年並不是不願意分享,只是他們選擇那些真心想瞭解問題,願意傾聽他感受的人。他們談論自己的困擾與難題,並不是期待得到立即的解答。
──青少年願意培養自己面對處理事情的能力,不希望成年人把他們當小孩子看,一手幫他處理掉一切事情。那會讓他感覺很沒面子。
──人際關係對青少年而言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不要小看青少年和同儕間的人際問題,更別輕易斷言「你碰到的只是『小』事情」。
──當青少年願意開放自己跟你談話時,請保持「多聽少說」的原則。漸進式地引導他澄清迷思,一味教條式的勸導只會徒增青少年的焦慮與罪惡感。
──當青少年逐漸發展獨立特質時,「信任」往往是成年人能送給他最佳的禮物。愛孩子不是勉強他事事按照你的模式過生活,而是信任他也尊重他的選擇,當然你可以提供他一些因應問題的建議。但並不是強迫他一定得那樣做。
──在耐心傾聽青少年的心聲之外,也培養自己引導他練習從不同的角度來思考、面對問題,增強思維的寬度、廣度、彈性。
──相信天主會照顧你的孩子,祂的照顧一定比我們能想到的更周全,把你的孩子放在天主的手中,恆常不斷地為他祈禱。
給青年人:
──成年人不是不願意傾聽,只是他們愛你的心過於急切,他們想幫助你,但有時候也許不懂你真正需要的是什麼,請清楚地告訴他,你希望他用什麼方式陪伴你。
──成年人不是什麼都知道、什麼都懂,但是他們有一些經驗可以提供給你參考,面子不是最重要的事,況且學會開口尋求協助需要很大的勇氣,那才是真正的勇敢,而非丟臉。
──同儕間的關係很重要,家人間的關係也同樣重要,很多時候人際關係的問題真的會讓人很傷腦筋,找個時間靜下心,列出你心目中所有人、事的先後順序。這樣,當你在面臨難以抉擇的情況時,你心裡的那把尺可以幫助你衡量出所有人事物的輕重緩急。
──找一個你覺得很棒的大人:你敬重他、喜歡他、信任他;邀請他分享你的快樂,分擔你的憂愁,邀請他當你的啟明之星。如果真的找不到,給你個良心的建議:耶穌是最好的導師,不妨好好認識祂。
──如果你希望自己能被信任,請努力使自己達到值得被信任的程度!做你該做的事,說你該說的話,學會善盡自己的本分和義務,如果連自己都不能要求自己,那就別想得到別人對你的信任。知道自己是誰、要什麼,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練習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和面對問題,站在別人的立場,體會別人的處境,增強思維的寬度、廣度和彈性。
──相信天主愛你,祂會把你照顧得好好的,雖然生活難免會遭遇困難,但天主透過這些磨練我們,使我們更勇敢、更堅強。請把自己的生活放在天主的手中,恆常不斷地祈禱。
人與人之間溝通和了解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因此,良好的溝通有助於人際關係,因為它可以幫助人們彼此瞭解雙方的意向和情感,減少猜忌、扭曲及誤解。特別在青少年階段若能建立起良好的溝通模式,更可以幫助提升青少年處理問題、解決事情的能力。以上是筆者提出的一些小小經驗,希望可供青少年反省,也幫助成年人多了解青少年的思維。誠願雙方都可以跨大步、越過兩代之間的小水溝,增進親子間的了解與融合,家庭也更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