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象逵
說句家鄉話:「《若望默示錄》是幹啥的?」思高聖經學會在此最後一卷聖經前的引言中這樣回答:「當時各地的教友處境極為惡劣,外受迫害及敵視,內受邪說和冷淡的威脅。……本書的目的是堅固信德動搖的教友,鼓勵為信德受難的義士。」《默示錄》堅固、鼓勵用的是什麼方法呢?讓我們先看看教會內一般的情況。
傳統的牧靈措施為在「迷惘、憂鬱、自殺……氛圍中」(本文上)的姐妹兄弟,是勸勉他(她)們瞻想基督的痛苦。因此,祭台後面的牆壁,懸掛著很大的苦像:十字架上懸掛著基督的屍體;聖堂內的四周牆上是十四處苦路。教會內最普遍推廣的敬禮是「補辱」耶穌聖心。《默示錄》振奮人心的方法有所不同嗎?
先講個比方。某個鄉村的居民生活困苦真是接近了人能忍受的極限:飢餓、貧窮、疾病、地震震垮了房屋、對外交通極其困難……。然而就在此時,由外面不知怎樣,進來了一位本村村民,他剛由一座頗為富有的城巿千辛萬苦地回到本鄉。他說多年前,一位老鄉逃到那座城巿謀生,經過了眾多的痛苦、羞辱、不公道、歧視,……今天那位老鄉成功了,度著幸福的生活,光榮、快樂到了極點。
現在問:是講述那位成功的老鄉受了多麼大的痛苦,還是講他的光榮喜樂,哪個能使現今被痛苦壓得「迷惘、憂鬱、想自殺的」更能振奮人心呢?筆者的信仰體驗是:講基督苦難,拜苦路……,使我對天主、對基督生出的情感反應最大的是感激、是忍耐痛苦。然而,瞻想在永遠神國中的基督君王、完全成功、無限喜樂、絕對權威、美麗、「面容有如發光正烈的太陽」(默一16)……,帶給我的是充滿對生命的希望,有股勁兒讓我發憤且喜樂地向永遠的目標奔馳。
極少描述基督苦難,卻多講祂的榮耀
《默示錄》開門見山就說:本書是「對基督所見到的一切作證」(一2)。關於基督,作者見到什麼?「死者中的首生者、地上萬王的元首,以自己的血解救我們脫離罪過,使我們成為一個王國(《牧靈聖經》譯),成為侍奉他的天主和父的司祭,直到萬世萬代。……看,他要乘著雲彩降來,眾目都要瞻望他」(一5~7)。這幾句話是講基督的工作成績。但若望宗徒還要講他看到的基督是怎樣的。相關聖經文句夠長,可是如果不抄寫在下面,相當大的可能就是很多教友讀不到這幾句聖經,它們不在《彌撒經書》內。即使是有讀聖經習慣的天主教教友,大約也不會讀到它們。一般來講,教友較常讀《福音》,讀聖經其他章節的就少見了,讀《默示錄》的則更少見。
若望使徒看到的基督是怎樣的?「我看見有似人子的一位,身穿長衣,胸間配有金帶。他的頭髮皓白,有如潔白的羊毛,又如同雪;他的眼睛有如火焰;他的腳相似在烈窯中燒煉的光銅;他的聲音有如大水的響聲;他的右手持有七顆星;從他的口中發出一把雙刃的利劍;他的面貌有如發光正烈的太陽。我一看見他,就跌倒在他腳前,有如死人(按:記住在最後晚餐時,若望「斜依在耶穌的懷裡」【若十三23】)。基督說:『不要害怕!我是元始,我是終末,我是生活的,我曾死過,可是看,我如今卻活著,一直到萬世萬代;我持有死亡和陰府的鑰匙』」(一13~18)。
姐妹兄弟們!這位使若望宗徒看了,就嚇得如死人倒在地上的無限威嚴的基督,就是我們在聖誕節所看到的小嬰孩Baby!就是那躺在聖母懷中吸吮媽媽奶水的小可愛!在我們為基督君王的威嚴所震攝時,別忘記祂是我們的救主、長兄、好朋友。因此,我們更能因祂的光榮而喜樂,而不只是懼怕。
死亡是澈底的挫折、生命則指向圓滿
讓我們仔細體味聖經中每句文字的涵義。「死者中的首生者」。人人都要屈服死亡的權下;死亡是悲哀的:一位生活的、對萬物有感情的人,也許臨終時被親友圍繞著……,終於這一切都停止了,逐漸身體僵硬、毫無反應:「完了!」屍體發爛、發臭……。聖博爾日亞看到美麗的西班牙皇后的屍體,澈底感動,說:「不再侍奉能死的人。」一句白話詩道出人對死亡的無奈:「城外土饅頭,餡草在城內,一人吃ㄧ個,莫嫌無滋味」。
死亡是最大、最徹底的挫折(frustration),它使一切努力與計畫均成為泡影:白白地努力了;也許此人死後仍會影響別人,然而他(她)自身卻歸於灰土。「死者中的首生者」是說基督重新掌握了生命:一切美善的基礎、源頭、萬物進化、昇華的指標;基督可以把美好、不會再死的生命賜給人。於是祂是地上萬王的元首:最大的權力,不能想像更大的權力就是掌握了生命,也就是成了「阿耳法」和「敖默加」,元始與終末(參默廿二13)。
年輕的姐妹兄弟本身充滿了生活力,也許感覺不到死亡是最大挫折,生命是最大滿足。但是當「人過四十,天過午」,第一次在劇烈的體力或腦力激盪後,突然覺得胸膛悶悶的……明智的你會減低動力,避免更壞的情況出現,不明智的你會繼續興奮,之後會發生悲劇……那時你才體會出一點點「死亡與生命的決鬥」。
基督將要把自己戰勝死亡的光榮賜給我們:「我必要賜給你生命的華冠」(默二10),「領他們到生命的水泉那裡」(七17),「以後再也沒有死亡」(廿一4),「生命的水賜給我們喝」(廿一6)。
基督同雅威一齊掌管我們的宇宙
《默示錄》描寫無限尊威的天主坐在寶座上,看來好似水蒼玉和紅瑪瑙;讚美的聲音出現:「上主,我們的天主,你是堪受光榮、尊威和權能的,因為你創造了萬物,……」(默四11)。祂的右手有一書卷(按:思高聖經註:是密封的天機,是天主對全人類和對全教會所有的計畫)。只有基督、被殺的羔羊能閱讀它,並將書卷中的預言啟示給若望(參默五及註釋),也在世代中一一實現。
自此之後,《默示錄》中的讚頌歸於天主時,必然也歸於基督(被宰殺的羔羊):「一切受造物都說:願讚頌、尊威、光榮和權力,歸於坐在寶座上的那位和羔羊,至於無窮之世!」(五13)「救恩來自那坐在寶座上的我們的天主,並來自羔羊!」(七10)……「唯有羔羊當得起開啟那書卷……,因為你曾被宰殺,曾用你的血,從各支派、各異語、各民族……把人贖來歸於天主,並使他們成為國度和司祭,事奉我們的天主;他們必要為王,統治世界」(默五9)。唯一受命實行天主對世界計畫(即卷書)的就是基督。
許多天使,他們的數目千千萬萬(按:希臘文數字有「萬」字,不是英法文的「拾個千」),他們歌唱歡樂讚美基督:「被宰殺的羔羊堪享權能……」(五12)。提醒讀者,天使是極其美麗的,《默示錄》十九10;廿二8兩處說:若望使徒看到天使這麼美麗,就想那位天使是雅威上主,「若望宗徒就俯伏在他腳前朝拜那位天使。」現在,千千萬萬這麼美麗像似天主的,大聲喊說:「被宰殺的羔羊堪受權能、富裕、智慧、勇毅、尊威、光榮和讚頌!」(五12)在筆者的祈禱默想中,有如下的感受:基督一定具有天主性,如果只是人,受到千千萬萬美麗如天主的天使的讚美,如何「活」得下去?一位極其美麗的人讚美我、尊敬我──我就要昏倒,什麼什麼都忘記了!
基督在永遠中,與天主一齊統治世界:「世上的王權已歸屬我們的天主和他的基督,他要為王,至於無窮無世!」(十一15)在新天新地、新耶路撒冷「城內,我沒有看見聖殿,因為上主全能的天主和羔羊,就是她的聖殿。那城也不需要太陽和月亮光照,因為有天主的光榮照耀她;羔羊就是她的明燈。萬民都要藉著她的光行走」(廿一22~24)。
想想現在基督多麼愛我,再想想祂是誰
看基督走苦路、被釘死,……由心裡感謝基督,但基督受苦是過去的事,雖然它們的救贖功效今天在,永遠在。為筆者最感動的是,基督現在在聖體內,現在我領聖體,我信那個小麵餅就是基督!「基督使自己空虛,取了奴僕的形體,與人相似」(斐二7)。現在基督在餅酒形下,來到我的體內,住在天下無數的聖體龕內。聖誕節時,我看到基督是小嬰孩;今天我獻了彌撒,使得餅酒成了基督聖體聖血,之後進入我的體內,同我一起打仗,直到我嚥下最後一口氣。我再也不能懷疑天主及基督對我的愛。當我領了基督聖體、聖血之後,默想《默示錄》所描述的、啟示中的基督的絕大權能與光榮(見上),這絕大的光榮與權能是我最好的朋友所永遠享有的(祂現在在我體內),是我最親的親人所享有的,……我怎能不快樂興奮呢!
而且我知道、也相信基督「現在的」喜樂光榮,也是我「將來的」喜樂光榮。當我疲乏,覺得在人生道路上寸步難行時,想幾個純潔美麗的面孔,就感到又充滿生活的力量。那麼,想基督現在是無限美麗、無限光榮,又極其愛我時,我便覺得生活好有勁兒啊!看來我們該多讀《默示錄》:基督不只是溫柔的,祂還是擁有無上權能的。
在迷惘、憂鬱、自殺……的氛圍中,有不少姐妹兄弟也感到這氛圍的沉重,有的離開教會,有的投入東方靈修……。今天教會內的宣道,許多人、許多次將重點放在對社會弱者的關懷上,也常舉瑪廿六「公審判」為證:「對最小兄弟所做,就是對我做。」他們不講基督也說過「人除非由水和聖神而生,不能進天主的國」(若三5)。他們主張單單行善就夠了,而故意地漠視聖事。那我們千萬的傳教士有什麼必要受盡辛苦創立教會呢?此外,《默示錄》廿章11節還記有由雅威作判官的另一公審判,不得進入天國的罪,是「怯懦、失信、殺人、姦淫、行邪術、拜偶像以及一切撒謊的」(廿一8)。
筆者傳福音和自己的靈修經驗告訴我:我們太忽略「末世論」了,尤其是《默示錄》一書,天主教很少講。當姐妹兄弟對我講他(她)們的「迷惘、憂鬱、想自殺……」時,我常回答:「增強對基督的愛,再想祂今天一直到永遠是多麼快樂、美麗、光榮……」─美,使人平安;快樂會傳染;何況是基督無限的美和快樂!當然天主無限的美是我們最應品嚐、最該多默想的。附帶一句話:多講天主,在與其他宗教,甚至儒家思想交談時,便有了共同的思想交叉點:誰都有「超越」的體驗、「永遠」都曾突然出現過在我們意識內……。講基督,會有「三位一體」的難題。別多講、無必要時就不講「三位一體」──利瑪竇的《天主實義》便是如此傳福音:多講天主(是首要的誡命),也講基督,但無必要就不講「三位一體」──聖經中根本無persona(位)此字!(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