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芝苓
宗教交談與聯合祈禱大會
十一月十二日(2006年),在巴黎十二區一個市政單位的會議廳聚集了六百多人,分屬天主教、基督教、猶太教、穆斯林、佛教(藏傳)、錫克教等不同的宗教團體,大家聚在一起交談,並為和平祈禱。錫克教團體則是第一次參加。
1986年,前教宗若望保祿二世開先河,在亞西西舉行第一次的宗教交談並為和平祈禱,到今年已經是第二十年了。在法國,方濟家庭包括方濟小兄弟會、嘉布遣會、聖佳蘭隱修會、正規第三會(各個不同的福傳女修會)在俗第三會,一直努力促進宗教交談與祈禱。每四年有一次大型的聚會,平時則按月分區進行,與各宗教團體接觸、建立友誼,一起交談與祈禱。為考慮不同宗教人對某些宗教象徵的感受,因此每次都會選擇非宗教性的場所來聚會。
十一月十二日的「亞西西精神日」當天,有三分之二的時間是各宗教代表輪流分享二十分鐘的交談經驗,或是曾參加前教宗首次亞西西精神日的回顧與影響、或是介紹該宗教的精神例如:錫克教。接著是各宗教人為和平的祈禱。在每個主講者發言的空檔,宗教聯合小樂團和歌手則帶領大家唱一些以和平為主題的歌曲。
這個宗教聯合小樂團,是特別為這次的大會而組成的,樂團成員包括有基督教的鋼琴手、一位穆斯林吉他手、一位猶太教女吉他手、一位穆斯林女鼓手(從倫敦特別過來),其他如小提琴手、大提琴手(筆者)、笛手各一,則都是天主教;當天下午又有兩位錫克教鼓手加入樂團,他們毫不困難地將鼓聲融入,增添了不同的特色。歌手方面以天主教居多,還有猶太教與兩位穆斯林女大學生,其中一個也是從倫敦過來的。音樂的演奏更增加了現場和諧的氣氛。
很令我感動的一點是,不同宗教的小朋友聚在另一個小廳,一整天玩在一起,並製作和平鴿海報,其實原來的目的不是為做海報,而是希望孩子從小開始培養宗教交談的態度。
樂團排練
記得二00一年的那場大聚會,我也參加了宗教聯合樂團,那次的樂手只有天主教、基督教、與猶太教,樂器項目比這次豐富,但是這次樂手與歌手的宗教比較多元。這次我們花了四個週六下午,每次兩小時的時間來練習。負責樂團排練的是方濟薩威修女會的初學生(第二年),就是小提琴手Agnes。練習場地選在我的修會另一棟建築的會議廳。平常外面的機關團體可借用,酌收場地費,為了表達對「亞西西精神日」的參與,場地是免費提供。
第一次排練,到場的樂手,穆斯林方面有吉他手、小提琴手,及歌手各一位,都是大學生,基督教方面有一位鋼琴手,天主教則有一位笛手、一位小提琴手、一位大提琴手(筆者)、四位歌手。很有意思的是,大家在排練時都很客氣,即使主要負責排練的Agnes也不堅持一定要怎樣,但每個人還是會表達意見,重要的是要把曲目練上手。
穆斯林吉他手R,看起來溫和、靦腆,早在抵達練習場地時,一看到我就強調他只是業餘的,而且才學沒多久,我則回答他說:「重要的是我們可以一起玩音樂啊!」
練習時,他調好吉他的音,卻把吉他放回盒中,然後混在歌手群中。看他不彈吉他,我問他怎麼不彈呢?Agnes是稍晚才到的,聽我這麼問,才知道R彈吉他,於是大家都鼓勵R:「現在就是讓你練習的機會啊!」「每個人在某方面都是初學者」……,後來R靦腆地再拿出吉他,將近兩個半小時,R在鋼琴手T的幫助下抓住了和弦的訣竅,而且我們可以很清楚聽到他的琴聲。我跟R說,「你哪裡像初學者啊!你彈得很好ㄟ!」
R和其他穆斯林女學生都是「國際蘇非學校」的成員,他們是穆斯林開放教派,有些人會度團體奉獻祈禱神修生活。而R之後的三次排練都很用心彈奏吉他。
第一次練習完畢,大家因為在過程中彼此交換意見,互相聆聽配合,因此多了些熟悉感。第二次練習,有一位猶太教的拉比加入,教歌者唱希伯來文和阿拉伯文,同樣一首歌輪流以西、阿、法三種語言詠唱。聽說這位拉比都會參與宗教交談的月聚會。
總之,四次的排練下來,歌者、樂手因為音樂拉近彼此的距離,這是在音樂中的宗教交談,主題是和平、包容、鼓勵、欣賞,但卻是無所為而為之。
(本文作者為瑪利亞方濟各傳教女修會修女)